标题: | 县工信局“六大赋能”奏响优化营商最强音 | ||
---|---|---|---|
索引号: | 11370323MB28642910/2021-5180491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1-07-30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
县工信局“六大赋能”奏响
优化营商最强音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如何优化营商环境,确定了“企业有困难,工信走在前”的快速反应机制,以实施“六个赋能”推动“六个专项行动”落地,让来沂源的项目能落地、能开花、能结果。
一.主要工作
(一)技术改造赋能,实现企业智能化“加速跑”。一是开展“技术改造+”专项行动。对医药、纺织、轻工等优势传统行业,实施“技术改造+云平台”“技术改造+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改造,实施了28个重点技改项目,建设30个智能车间和4个智慧工厂。二是淄博卓意玻纤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无氟无硼玻璃纤维数字化生产线项目入选山东省第二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实施了瑞丰高分子4万吨MBS等一批“新赛道”项目,打造了药玻、瑞丰等一批智慧赋能企业典型。
(二)精准服务赋能,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转变。一是开展落实政策普及服务专项行动。疫情期间迅速研究相关政策,整理印制《应对新冠疫情支持工业企业发展28条》200份,涉及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援企稳岗、金融支持、优化服务方式等5个领域的优惠政策,并迅速到镇办、企业开展宣传,精准对接,服务到家。二是组织企业参观学习市内传统企业“五个优化”先进典型,在企业智能化改造上下功夫,开展“智能化技改沂源行”培训活动,使卓意、瑞阳等一批骨干企业在智能化改造上实现了“加速跑”。
(三)“金牌店小二”赋能,确保项目落地有温度。开展项目落地金牌服务行动。在技改项目备案审批上,实现“提前预判办事需求、备案审批一次性办好、后期跟踪落实成效”。凡是企业的问题,做到“马上办,办就办好”。及时向每一位投资者推送新旧动能转换等政策,使企业能够享受红利得到更好发展。
(四)深情关爱企业家赋能,培植干事创业的沃土。一是开展深度关爱企业家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落实为企业家站台、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机关干部送政策等十余项制度。二是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建立台账,确保反映的问题有人接、有人管、有人督、形成高效闭合的工作模式。上半年县领导共与企业联系1000余次,已协调解决问题200余项。年内培训企业家1500人次,提高本土企业家素质。
(五)技术创新赋能,以第一的优势抢占市场。开展创新扶持专项行动。推进药玻、瑞泰等骨干企业实行“标准化+技术创新”,利用我们的技术优势来抢占第一市场。例如山东瑞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透明MBS树脂项目,项目产业化后超过日本三菱公司,成为全球前列的MBS生产制造商之一。以四强产业标杆引领,形成了全县典型带动、跨越发展、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六)运行监测高效赋能,倾听企业呼声。一是落实合理分析经济指标专项行动。利用好运行调度平台,做好对各行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更好加大招商推介力度。二是在疫情时期,当得知沂源县源能热电公司运行有困难,煤炭采购困难,资金紧张时,县工信局第一时间到企业,帮助企业协调信用社贷款,解决企业燃煤之急。真正实现让服务走在前面,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路。
二、存在的问题
(一)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认识程度还有待提升。少数工作人员还存在优化营商环境与己无关的思想偏差,对重大、重点项目主动服务、全程服务、优质服务的意识、能力和水平不足。走访基层、帮扶企业实地考察与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具体,主动宣传和服务的意识不足。
(三)企业共性问题。部分企业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销售渠道受阻,订单减少,生产受影响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深入企业宣传国家、省、市、县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相关法规政策,让企业知晓政策、享受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帮企业、送温暖"县领导带部门挂点帮扶企业制度,对企业反映的问题不作为、慢作为的部门及单位,建立约谈、通报等机制。
(三)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招商兴工等相关的政策,及时兑现企业奖励扶持资金。加强督促检查与考核奖惩,形成干部热心服务、企业办事方便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