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沂源县第三中学美育评价(2023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 ||
---|---|---|---|
索引号: | 11370323493219886F/2024-5276505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5-21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
沂源县第三中学美育评价(2023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沂源县第三中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学校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艺术教育工作的有关政策,健全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职责,规范管理,全面保证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艺术课程
(一)规范课程开设。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等,开齐开足艺术类课程。目前学校开设合唱、舞蹈、口风琴、书法、素描等学校课程,每周开课,做到了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深受学生欢迎。
(二)紧抓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为规范艺术课堂教学,提高目标达成度,音乐美术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注重指导过程,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音乐学科充分发掘教材的内涵,从乐理知识、歌曲演唱、名曲赏析到简单的乐器演奏、和声等等,无不传递着音乐世界里的美的元素。美术教学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手工制作、书法、素描等,引导学生走进艺术殿堂。美术教研组的老师还把美术课堂搬到了校园里,让学生们用自己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画笔,描绘美丽的校园。
(三)多维艺术评价。
艺术评价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学生在音乐、美术课堂、艺术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包括课堂纪律、小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艺术作品等;二是期末考查。每学期初,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制定相应的考查方案。学期末,学校统一组织考查,美术包括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音乐包括乐理知识、识谱能力、演唱能力等,最大限度的确保了课程的开设质量。
二、艺术教师配备
(一)队伍结构合理。
学校现有音美教师5人,本科学历5人,专业结构合理。音美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中和其他教师同等待遇;在教师考核中,对于音美教师的课外艺术活动辅导计入了工作量,有单独的量化赋分,保证了老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队伍发展稳定。
(二)队伍素质高。
音美教师爱岗敬业,较好的完成了艺术教育工作。在工作碰到困难和问题时互帮互助,团队合作意识在各级各类艺术展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校的合唱表演、舞蹈表演、口风琴表演多次在镇百灵艺术节中获奖。 (三)坚持做好师资培训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我校音美教师积极参加县区教研活动、远程研修,老师们除了参加县区级的业务培训之外,更是积极寻找机会自主学习。音乐教师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县区级展演活动,认真观摩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美术教师不定期的外出写生,与全县美术老师交流心得,并带领学生共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三、艺术教育管理:制度设施保障,严格监管教学。
1.落实规章制度,做到规范管理。
学校严格执行《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把艺术教育列入学校工作日程,制定学校体育艺术发展规划,确定艺术教育的实施措施,努力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2.设施完备,资源丰富。
学校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实施情况评比方案》的要求配备功能室和器材室,满足学生上课和训练使用需要。
3.强化教学管理。
(1)组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
(2)定期进行课堂教学研讨。每学期要组织艺术学科的教研活动。艺术任课教师人人进行课堂教学研讨交流,通过研讨,提升艺术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学校期初教研计划,积极规范地开展教研组工作,使教研组工作落到实处。具体做到每周开展教研活动一次,做到活动常规化。
四、艺术教育经费投入方面:重视艺术,加大投入。
学校高标准装备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劳技活动室、舞蹈教室等功能室,并按标准配备了艺术教育所需的器材、设备、教学用具等。每年学校预算中艺教投入充足,及时更新艺术课程所需的教育设备、用具,完善的配备,保证了学校的艺术教育顺利开展。
五、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方面:耳濡目染感受文化氛围。
1.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教学楼各楼层走廊的墙壁上,都挂上了学生的艺术作品,绘画、书法、摄影异彩纷呈。
2.美化校园,让墙壁说话活动。
音体美技能测试活动、秋季运动会暨校园落成大型开幕式表演、 每学期两次黑板报评比活动、校园广播定时播放励志歌曲、诗歌,让学生耳濡目染,充分感受到浓浓的文化艺术氛围 。
六、课外艺术活动方面:多姿多彩,硕果累累
(一)艺术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参与面广。
为了让学生在校园能有艺术氛围和熏陶,学校在艺术教育活动方面非常重视,经常举办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美、表现美的舞台,展示了学生的艺术才华,涌现出许多在艺术上有特长的学生及优秀作品。
(二)艺术教育活动组织有序,效果显著。
学校除了正常开设的艺术类课程,还有课后服务中各种社团活动,学校的多位音美教师都参与了这项工作。每学期初,教师提交课程方案和计划,学校统一安排,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由学校负责过程督导,满足了艺术特长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有些在其他学科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通过参加学生社团活动,挖掘了自身的亮点,找到了自信。
(四)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结出了累累硕果。
我校师生在每年的百灵艺术节中多次获奖,这是学校艺术教育扎实开展结出的硕果。
七、重点项目推进
(一)学校传统项目继续搞好落实,合唱节、艺术节等活动越办越精彩。
(二)我校从培养艺术人才的角度出发,为有潜质的学生提供成长和发展平台,为高中学校选拔适合的艺术人才提供服务。对音乐、美术特长生开展专项训练、专业提升、艺术实践等艺术活动。主要任务是加强艺术专业的指导,为艺术特长生提供更多艺术实践、升入理想高中的机会。
八、自评制度
学校将艺术教育纳入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并予以公开,接受师生群众的监督。对参加学校文化艺术节、各级各类文艺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教师和团体,都按照学校相关的制度进行评比和奖励。我校在评选先进、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时,艺术教师享有和其他教师同样的待遇;其工作量(包括艺术课和课外艺术活动辅导等)计算合理,同时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公示。
九、艺术素质测评方面:制度依据保障,落实到位
(一)测评依据。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等文件; 2011年颁布的普通中小学义务教育音乐、美术课程标准。
(二)测评内容。
把学校艺术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过程、课外活动;中小学音乐、美术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欣赏及艺术表现能力;学生课堂学习、校内参加艺术活动、校外自主参加艺术实践等活动的效果。测评结果依据指标体系制定的得分标准呈现。
(三)测评时间。
每学期进行两次全员测评(期中和期末),每学期艺术素质测评上报成绩,依据过程性成绩和期中、期末测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