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大张庄镇人民政府

 

 

 

 

 

 

 

202231

 

关于印发大张庄镇新冠肺炎疫情应急 处置预案》的通知

 

责任区,各村,镇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大张庄镇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大张庄镇人民政府

                             2022922

 

 

大张庄镇新冠肺炎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为依法、科学、从严、精准处置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时间隔离救治,第一时间流调溯源,第一时间阻断疫情传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全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通过预测新冠肺炎疫情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加强我镇疫情应对准备,指导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公众生命 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落实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实施精准管控,做到早、小、严、实,有力有序有效处置疫情。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最坚决的态度、最科学的方法、最硬实的作风,实现最少的影响、最小的代价、最好的效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坚持从严从紧、科学统筹。按照找到危险点,切断 传播链的基本逻辑和早发现,快管控的基本方法,立足于 早,认真落实四早”“四集中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实战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处置水平。着眼于防,严格落实差异化精准防控策略,统筹推进人物环境同防、多病同防,防住四个源 头,做强三个探头,构建多渠道动态监测和多层次联防联控 机制。聚焦于控,健全完善以感染者为核心的处置链条,统筹 提升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转运、医疗救治、物资储备、民生保障、信息化支撑、舆情应对能力。 

(三)坚持平战衔接、迅速转换。按照平战融合、以战为 主思路,理顺指挥部—工作组—专班三个层次,压实第一责任—领导责任—直接责任三级责任,动态调整组织架构,明确平时与战时领导体系、职责分工、切换阈值,实现常态化防控和突发本土疫情应急处置平战融合、实体运行、即时切换。进一步强化干部力量配备,做到各区域联动、部门协同、镇村一体平战转换,确保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四)坚持条块结合、分级负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疫情防控、管业务必须管疫情防控、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疫情防控”原则,不折不扣落实“四方责任”和“五有”要求,建立链条式模块化协同推进机制,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强化工作协同,提高实战能力。

(三)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编制。

(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不同情景,采取相应防控措施,积极应对和有效处置疫情。

二、组织管理及工作职责

(一)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指挥部

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指挥部

总指挥:宋作锋   党委书记

指挥长:李树春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指挥:宋金福   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员:张付军   人大主席

郭传祥   党委副书记

任维峰   党委委员、副镇长

李  波   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杜培霞   党委委员、宣统委员

张欣彦   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党建工作办公主任

刘相龙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县监委派出大张庄镇监察室主任

秦昌华   副镇长

     人大副主席

唐彦娣   副镇长

姜  忠   大张庄镇派出所所长

任海雷   大张庄镇市场监管所所长

齐元兵   沂源县医院大张庄分院院长

培义   大张庄镇教体办主任

任秀云   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李良宝   综治中心主任、曹家庄责任区党总支书记

  凯   专职纪委副书记、县监委派出大张庄镇监察室副主任

刘启财   张庄责任区党总支书记

陈桂明   明末责任区党总支书记、信访助理

李  强   旋峰责任区党总支书记

杜池昀   于土地责任区党总支书记、科委科协主任

亓玉军   松崮责任区党总支书记、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

王树娟   南岩责任区党总支书记

孙雪榕   妇联主席

王德宝   赤坂责任区党总支书记

刘绵英   卫计办主任

左桂娟   财政所所长

魏佳君   文旅办主任

各村支部书记

镇指挥部负责全镇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制定全镇疫情应急处置重要政策措施,研究解决全镇疫情防控中的重大问题。

(二)六组一办

1综合办公室。

组  长:李树春   党委副书记、镇长

成  员:张付军   人大主席

任维峰   党委委员、副镇长

齐元兵   大张庄卫生院院长

联络员:任维峰(联系电话:18560702552)

负责统筹协调疫情应急处置期间指挥部日常工作;统筹协调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分析研判疫情防控风险点,提出处置意见;及时发布通告;负责交办国家、省、市专家组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处理来文来电、档案资料管理、机要保密等工作;组织会议等日常工作。

2、医疗保障组。

  长:杜培霞   党委委员、宣统委员

  员:赵振华  大张庄卫生院副院长

刘绵英  卫健办主任

联络员:赵振华(联系电话:13468410909

负责在县疾控专家的指挥调度下,督促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和信息统计分析研判工作;开展分类分级落实人员排查、隔离及管控工作、院内感染控制、重点场所消毒等工作。

3、核酸采样组

  长:张功叶  大张庄卫生院副院长

   成  员:刘发英  大张庄卫生院医生

周晓洁  大张庄卫生院医生

各核酸采样

联络员:张功叶(联系电话:13675337499

负责疾控专家的指挥调度下,协助开展政策宣传、人员组织、秩序维护、信息登记、样本转运、医废处置、消毒消杀等工作。

4、应急处置组

  长:宋金福   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李  波   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成   员:秦昌华   副镇长

              岳跃伟   武装部副部长

              全体基干民兵

联络员:秦昌华(联系电话:18560705101

负责疾控专家的指挥调度下,一是开展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严格落实社会层面的防疫管控;二是牵头负责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管控,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治安事件,确保辖区和谐稳定。

5、舆情管控组

  长:杜培霞   党委委员、宣统委员

  员:孙雪榕  妇联主席、兼职宣传办

联络员:孙雪榕(联系电话:17865961966

负责疫情指挥部的领导下,落实专人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并做好舆情风险点监测、研判和不当信息及时处理工作,避免造成群众不必要恐慌。

6、消毒消杀组

  长:张欣彦   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员:秦昌华   副镇长

娄延华    环卫所所长

              卫生院疾控科全体人员

              各村乡村医生

联络员:娄延华(联系电话:18553371565

负责疾控专家的指挥调度下,做好隔离区及重点场所消毒消杀工作。

7、后勤保障组

  长:宋金福   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左桂娟  财政所所长

娄延华    环卫所所长

联络员:娄延华(联系电话:18553371565

负责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力保障好工作人员及隔离区群众医疗、生活物资。本次应急演练负责所需药品、器械、设备、通讯和防护物资的准备和后勤保障工作。

三、应急处置

(一)疫情报告

通过多渠道监测预警(包括医疗机构就诊人员监测、风险职业人群监测、重点人群健康监测、集中隔离场所监测、病原监测、物品和环境监测),镇医疗机构发现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初检阳性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并经县疾控中心复核确认后,立即将患者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

(二)流调溯源

做好流调队员遴选和更新,选拔业务过硬、反应敏捷的疾控人员与公安、村干部组成平时流调队,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最小作战单元,加强日常培训。要组建两支以上流调队伍,流调人员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年开展1-2次卫生应急演练。流调队伍轮流排班,随时待命,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平战结合,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流调工作要采用四个相结合运行机制,即:上、下级疾控人员相结合,疾控流调和公安排查相结合,疾控流调与大数据比对相结合,专业流调与发动群众相结合。

一旦发生疫情,应立即派出流调队,按照防控要求开展流调。为确保信息真实可靠,流调前,履行知情告知,被调查对象应承诺签字,提供真实活动轨迹信息。24小时内完成基本信息、发病与就诊、危险因素与暴露史、实验室检测及疫苗接种情况等调查,撰写初步流调报告。第一时间将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推送隔离转运组;涉及外地人员,及时推送有关协查信息。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全基因测序比对、核酸扩大筛查、血清抗体动态检测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从人、物品和环境等方面逐一分析论证,综合研判疫情性质、输入来源和传播途径。

(三)病例救治与院感控制

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统一收治在定点医院。落实四集中(集中病例、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和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团队救治原则。镇卫生院应做好平战转换,及时腾空病区,保证充足床位。

发热门诊和卫生院应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建立合理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分诊流程和分病区管理措施,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建立发热病人快速排查和转运隔离机制;落实闭环管理、闭环转运、三区两通道设置;出院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后,落实三段式接续管理服务。

(四)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和重点人群管控

严格实行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采取“7 天集中隔离医 学观察+3 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采取 7 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对有高风险区 7 天旅居史的人员,采取 7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有中风险区 7 天旅居史的人员,采取 7 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对在轨迹地点室内场所驻留的同时空伴随人员,开展 7 天居家健康监测。对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应安排集中隔离。对于隔离期间旅居地疫情风险等级调整的,仍执行隔离第 1 天风险等级对应的隔离天数。对所有入沂返沂人员严格落实集中(或居家)隔离观察及健康管理措施,加强发热等症状监测,发现可疑症状立即报告并按规定送医诊断治疗。

严格落实核酸检测。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 12357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第 3 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以下简称密接的密接)在第 147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对有高风险区 7 天旅居史的人员在集中隔离第 12357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对有中风险区 7 天旅居史的人员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 147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对驾乘交通工具途径风险地点,本人没有下车或驻留的同时空伴随人员,3 天内开展 2 次核酸检测;对在轨迹地点临近的室外区域驻留的同时空伴随人员,开展 7 天健康监测,在第 137天开展 3 次核酸检测;对在轨迹地点室内场所驻留的同时空伴随人员,开展 7 天居家健康监测,在 137 天开展 3 次核酸检测。

对所有高、中风险等疫情重点地区入返我镇人员,必须在抵达目的地当天完成健康检查和第 1 次标本采集,并在 24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及时通过核酸检测信息系统上传。公安机关将登记与检测信息进行每日比对,及时发现漏检人员,做到应检尽检。

根据防控方案,判定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者。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应于12小时内全部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单人单间,足不出户。落实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集中隔离;落实重点人群居家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

若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检测阳性,其次密接者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做好一般接触者登记,及时告知健康风险,开展核酸检测。

(五)疫情分析与研判

为了能在应急处置时充分发挥疾控机构参谋部和信息枢纽作用,应选择既懂业务,又善于组织协调的班子成员带队,组建疫情分析和研判工作专班。运用大数据管理软件系统,实时收集汇总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和防控措施落实等信息,及时分析研判疫情态势。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区域内扩大核酸检测、隔离点及管控单元等疫情防控情况,召开风险评估会议,根据流行特征、传播链、传播途径、潜伏期等研判疫情态势,提出防控建议,形成评估报告提交县指挥部。

(六)风险管控

根据流调结果,组织开展传播风险评估,精准划定管控区域,管控区域划分范围至最小单元(如到户、病区、村组等)并实施封闭管控。做好人员转运、流调、环境采样检测以及终末消毒等工作,加强居家观察人员的管理服务、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等。按照相关程序,经专家评估后可进行有序解封。

(七)核酸检测

疾控机构负责对次密接者和其他重点人群,以及消毒前后环境物品等样本开展核酸检测。及时联系县疾控中心负责对密切接触者样本检测、重点场所外环境样本检测。同时,要储备两个隔离点,疫情发生后,能在6小时内启动储备集中隔离点。

(九)社区管控

健全村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建立乡镇干部、网格员、基层医务工作者、民警、志愿者五包一社区防控工作机制,每年进行1-2次演练,一旦发生疫情,即刻启动对村居的封闭管控。

落实健康宣教、环境整治、人员排查、居家管理、关爱服务等网格化管理措施,重点加强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管理和健康监测,严格足不出户。按照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封村、密切接触者封组、次密接者封户的原则,做好居家观察人员的管理服务、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等工作。

经专家评估后,按照程序对实施管控的村组进行有序解封。

(十)信息发布

疫情发生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指挥部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疫情信息应以网络直报数据为准。

应急处置期间内每日进行信息发布。及时解疑释惑、普及防护知识,及时回应热点问题。

(十一)物资调运与保障

后勤保障组统筹调配医疗和基本生活物资应急保障。及时掌握疫情处置期间应急医疗物资需求动态和生产、流通、库存及资源保障情况,协调防控应急医疗物资供需、生产、储备、运输等方面事宜,对防控应急重点物资实行统一征管、统一调配、统一保障;及时掌握疫情处置期间应急重要生活必需品保障需求动态和生产、流通、库存情况,协调防控应急重要生活必需品保障供需、生产、储备、运输等方面事宜;加强疫情处置期间应急经费保障。

医疗卫生机构加强物资储备,保证能满负荷状态下运转30天。

(十二)宣传与舆情处置

宣传与舆情把控组做好新闻发布和日常宣传,加强舆情监测处置。及时发布新冠疫情信息,传播正能量,预判风险点;制订疫情应急时期宣传教育相关工作方案;指导各村做好疫情应急时期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疫情,回应群众关切。针对舆情,及时澄清事实;及时收集、整理和提供舆情监测等相关信息,积极正确引导舆论与处置。

按照相关规范开展 各行业、各场所日常卫生管理。充分开展科普宣传,引导公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尽量减少聚会活动,餐饮行业大力推行分餐制。加强被隔离人员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做好相关工作。

四、奖惩

(一)公民按照职责要求或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其所在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可视情给予补助;对新冠疫情处置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奖励。

(二)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新冠疫情重要信息,应急处置不力,或者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