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山东省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项目落地淄博沂源 | |||
| |||
11月13日,山东省沂源县龙子峪小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项目签约仪式在沂源县举行。此次交易转让水土保持碳汇量5万吨,金额150万元,平均每吨30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项目是山东省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项目。 山东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嘉雷表示:“此次交易签约,是山东省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实现从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的跨越,也为“两山”价值转化、新质生产力和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沂源县走出了一条绿富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首单为何落地沂源?沂源如何把水土保持 “碳库” 量化到“钱库”,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近年来,沂源县坚定推进生态立县,抢抓全国水土保持空间管控试点县机遇,积极探索以水土保持碳汇为中心,以林业碳汇、水面碳汇等为脉络的“1+N”碳汇交易沂源模式,实施鲁山小流域等水土保持治理工程16项,治理面积163.2平方公里,带动产业增收50余亿元,沂源先后获评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县。 “一年肥、两年瘦、三年漏出干骨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当时沂源满目疮痍凋敝形象的真实写照。“经过多次治理工程,龙子峪小流域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功能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御体系,水土流失的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年减少土壤侵蚀量70%以上,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领域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土地产值明显提高,并以此为基础,实施沂河源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成功入选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沂源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立兵介绍。根据《沂源县龙子峪小流域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碳汇量核证报告》显示,2002-2024年期间,沂源县龙子峪小流域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形成了水土保持碳汇量8.31万吨。 据悉,此次碳汇交易中,沂源源能热力有限公司以30元/吨的价格购买碳汇量3.3万吨。“现在买下这些碳汇指标是对我们将来扩展产能之后最好的一种资源蓄积。”在沂源县源能热力有限公司董事长盛新太看来,碳汇交易是工业与环境共同发展的一种很好的探索。 如何将生态之路走长久?是沂源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用之于民,成果共享。据悉,此次碳汇交易的收益将继续用于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项目,进一步提升改善沂源县小流域内生态宜居环境。 生态之变:从水土流失到绿水青山 困境之痕,龙子峪的生态挑战。山东省沂源县曾面临严峻的生态挑战,据上世纪九十代末水土流失普查,龙子峪小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达23.1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9.99%。大地仿佛被岁月刻上斑驳的伤痕,沟壑纵横,土壤肥力流失,生态环境脆弱不堪。 水土流失不仅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也让乡村的美丽容颜逐渐黯淡。农作物产量低下,农民辛勤劳作难以获得丰厚的回报,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难以喘息。生态的恶化也让这片土地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河流浑浊,植被稀疏,野生动物的踪迹难觅,整个小流域仿佛陷入了一片死寂。 决心之路,沂源人的生态征程。面对严峻形势,沂源人民坚定踏上生态治理征程。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治水改土、发展林果为主体的山区高效农业发展,探索实施小流域“一体五段”治理模式。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地提出一系列治理措施,为小流域的生态修复奠定坚实基础。 2002年以来,累计投资1983.9万元,实施龙子峪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引入工商资本3000余万元,对该小流域进行配套提升。此外,农民群众也积极参与到生态治理中,主动配合、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积极投身于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工作,为小流域的生态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复苏之美,龙子峪的生态蝶变。经过不懈的努力,沂源县龙子峪小流域的生态环境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达到 8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如今的小流域,山峦叠翠,绿树成荫。清澈的河流在山间流淌,鱼儿在水中嬉戏。野生动物也纷纷回归,为这片土地增添勃勃生机。生态颜值的明显提升,不仅让当地居民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富民之路:从生态资源到生态资本 产业新程。将水土保持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转型。充分利用小流域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同时,积极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拓展市场。 经过四轮次治理工程,流域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施集艺术研学、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为一体的沂河源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农文旅融合“齐鲁样板”的龙子峪发展模式,创建省级美丽村居,成功入选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沂源人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绿富共赢。生态优先治水土,富民为本兴产业。在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沂源始终坚持绿富共赢的理念,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生态治理提高土地的肥力和水资源的涵养能力,为农业生产和乡村旅游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产业的发展也为生态治理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绿富共赢,不仅让沂源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也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画卷正在沂源徐徐展开。 红利释放。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产业的蓬勃发展,沂源县龙子峪小流域的红利逐渐释放出来。培植以山农酥梨为代表的水土保持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1100余亩,有效带动村集体增收200万元,村民增收100万元。依托项目区建设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先后举办全省乡村振兴政策研讨会、全国乡村振兴鲁村论坛等学术会议,有力地提升龙子峪流域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促进沂河源田园综合体片区研学教育与农文旅产业有机融合发展。 红利的释放进一步激发沂源人民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政策杠杆,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形成全社会多元化投入格局,实现“山青、水净、村美、民富”。 战略意义:从“两山”转化到助力双碳 “两山”价值转化。沂源水土保持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是对“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通过生态优先治水土,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生态治理过程中注重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态资本的增值。 推动新质生产力。水土保持碳汇交易,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生态治理赋予新的价值。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更是可交易的宝贵资源。随着碳汇交易的深入推进,沂源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生态美与产业兴紧密结合。 碳汇交易将持续发力,引领沂源成为生态、产业、民生和谐共进的美丽乡村典范,为全国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 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碳汇交易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次交易,将小流域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不仅为沂源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国家的碳减排工作做出贡献。 同时,碳汇交易也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碳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