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六届县委审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 |||
| |||
8月31日,中共十六届县委审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上传达学习了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审议相关文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县委书记边江风主持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涛,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车春雷等县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要高点站位,把牢审计监督方向。要时时对标对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扛牢政治责任,确保审计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要坚决听令景从,不断强化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把党中央部署把握准、领会透、落实好,切实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要服务中心大局,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党委政府需求为导向,围绕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事项,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服务大局、保障执行、促进发展。 会议要求,要高度聚焦,把准审计监督重点。要聚焦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持续加大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真正起到政策落实“监督员”作用。要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对医疗、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资金项目的审计力度,确保相关政策资金落到实处,惠及群众。要聚焦保障财政良性运转,始终把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列为重点审计内容,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聚焦政府投资重点工程,盯紧重大项目、重大投资,更加关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管理和使用绩效,确保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用在紧要处。要聚焦权力规范运行和责任落实,坚持依纪依法、容纠并举,客观审慎作出评价和结论,鼓励探索创新、狠抓落实,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会议强调,要高效统筹,完善审计监督体系。要加强“上下联动”,建立健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准确把握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的程序、范围和流程,对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提交县委审计委研究,合力推动问题解决。要加强“内部协调”,审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内部审计指导监督职能,推动内部审计在促进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和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作用,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全方位的审计监督体系。要加强“齐抓共管”,认真落实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措施配合、成果共享工作机制,推进各部门联动协作,构建审计“大监督”格局,实现从“独角戏”到“大合唱”转变。 会议要求,要高质整改,提升审计监督效力。要全面推进清仓见底,建立健全问题销号制,盯着不放、持续跟进问题整改,确保整改一项、到位一项、销号一项。要全面推进标本兼治,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性原因和机制性缺陷,提出针对性审计建议,实现源头治理。要全面推进问责问效,将审计结果和整改作为人大、纪委监委、巡察监督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要移送有关部门依法依纪追责问责,予以严肃处理。 会议强调,要高标建设,锻造审计监督铁军。要强理论,坚持以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成为指导工作的思想武器。要强专业,常态化抓好业务培训,做到“既能查、又能说、还能写”,不断提高审计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强作风,坚持从严要求,深化作风转变,正确处理好“监督别人”与“管好自己”的关系,以更高标准加强审计队伍作风建设,以过硬作风展现审计干部的良好形象。要强纪律,把纪律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严守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引导审计干部干干净净做事、规规矩矩做人。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