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灰瓦,错落有致,108套徽派风格的乡村别墅,在群山掩映之下分外祥和、迷人……
这里是沂源县燕崖镇桑家峪村,这108套别墅便是桑家峪村民2020年底刚刚入住的新房。
很难相信,就在不久之前,桑家峪村还是燕崖镇位置最偏僻、基础设施最落后、集体经济最薄弱的“空壳村”“落后村”。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周边十里八乡人人羡慕的“幸福村”“明星村”。
“旧房子换成小别墅,感觉像做梦一样……”提起已入住半年多的新房,71岁的侯念利老人还是幸福满满。老人告诉记者,老宅基地由村里统一开发,换来的这120平方米的新房,不仅没有掏一分钱,还又找回了3000多元。
“按照大宅大户型、小宅小户型的原则,一共盖了4种户型、108套新房。原有老宅基地由专业公司评估,多退少补,最多的一户也仅仅交了5000多元。”朱家户联村党委委员、桑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焕安告诉记者。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还深刻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让桑家峪村的老人们尤其高兴的是:“原来村里年轻人在县城打工,不愿意回来,现在好多每月都回来一趟。村里平时人多了,热闹多了!”
产业兴,才能让乡村振兴更有“底气”。在燕崖镇党委政府的主导下,桑家峪村还通过产业导入与浙江天尚集团合作,投资1.5亿元实施文旅度假村项目,预计至2021年7月1日前完成精品民宿、游客接待中心等10余项建设内容。
沂源县副县长、燕崖镇党委书记宋传伟告诉记者,一条山沟里,坐落着朱家户联村党委包括的12个村,由于偏远贫瘠,好多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要饭村”“光棍村”。头雁选人难、单村发展空间窄、村级产业小而散等问题尤其严重。有的村子几年推不出一个党员,村干部可有可无,存在感极低。在这12个村中,桑家峪村位置最偏、底子最薄。镇党委政府把桑家峪村推到前面,就是要让其他村看看,桑家峪都能做到的事情,其他村更没有问题。
事实也正是如此。
桑家峪村的“脱胎换骨”,不仅让村民们挺直了腰杆,也使村干部们有了威信、有了底气、有了干劲,更树立了以“有解思维”破解难题的信心。
王焕安告诉记者,项目一开始推动时,村民们普遍都持有怀疑态度,虽然听着是好事,但是不相信这个事情能做成。现在真的做成了,村民们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现在村里的工作好做多了,上级政府推动的事情基本上也是一呼百应。
村民从“反感”到“好感”、干部从“无感”到“有感”的背后,就是我们始终坚持了“群众的意愿要求就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宋传伟介绍说,无论是老宅基地评估、新房选址、户型设计,“所有细节都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最大程度让利于民,让群众满意。”
燕崖镇党委、政府坚持以“有解思维”破难题,“平台思维”聚合力,“链式思维”谋发展,创新性探索推行联村党建,推动政策、资金、人才等发展要素有效统筹和聚集,构建起了党建引领、资源共享、管理高效、抱团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燕崖镇因村而异,产业化、专业化发展,让每个村都感觉到不是在单打独斗,都能在乡村振兴中抢占先机,都能找到切合自身特点的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宋传伟介绍说。这其中有朱家户村的一体化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有石井河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引领的3000亩“订制农业园区”建设项目,有流苏官庄村以“共享民宿”为主题打造的特色农家乐项目,还有计宝峪村以“后备厢工程”为主题打造的乡村旅游项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