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夫旧居、夜校、友谊机灌站……村民赵圣贵带你走进红色教学点

发布日期:2020-01-14浏览次数:字体:[ ]

        文/图 记者 王晓明 王兵 赵博文   来源   鲁中晨报

       “我叫赵圣贵,既是张家泉村的村民,也是和老朱共同工作了十几年的同事……”这样的开场白,赵圣贵已经说了不知道多少遍,最近他作为“人民楷模”朱彦夫同志事迹报告团成员,参加了在全省各市举行的报告会。用他的话来说,每次讲朱彦夫的故事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从2014年开始进行义务宣讲,一次次的讲解让他对朱彦夫的感情和认识有了进一步提升。

       朱彦夫旧居、夜校、棚沟造地、友谊机灌站、红山梯田……当年朱彦夫带领村民战天斗地、脱贫致富的场景依然能在村中见到。始建于2014年2月的朱彦夫事迹党性教育基地,于2017年重新改造提升,同时改造了棚沟造田、夜校等教学点7处。

       2019年12月13日,74岁的赵圣贵老人与记者一同前往这些红色教学点,共同感受当年战天斗地的豪情。

       场景一:朱彦夫旧居

       记者探访:朱彦夫旧居内,中间是客厅,西边是朱彦夫的卧室,简单的木头床、书桌和书架;床边的石头是朱彦夫的垫腿石,坐在床边或穿卸假肢时要经常用到。朱彦夫就是在这里写材料、写书。

       东边的卧室是朱彦夫妻子陈希永和婆婆住的地方,房间里有个药箱,陈希永结婚之前干过护士。朱彦夫身体不好,家里备着不少药。那时,村民遇到小病小灾、磕磕碰碰,都来这里简单包扎、治疗,朱彦夫的家就成了村里的“免费卫生室”。

       赵圣贵解说:1956年,朱彦夫从部队回到家乡,政府部门给他盖了3间草房。朱彦夫和家人在里面住了近20年,房屋成了危房,朱彦夫一直勉强居住,不愿向组织求助。1974年夏天,沂源县民政局借朱彦夫外出治病换假肢之际,新建了这处房子,朱彦夫在这里住了17年,1991年才搬到县城。这房子见证了朱彦夫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付出。

       场景二:夜校

       记者探访:张家泉村的夜校经过三次搬迁。最初的夜校是在南山上,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乡亲们拼凑、垒砌石板石凳,做了一块小黑板,夜校就开起来了。

       为了学习方便,夜校搬到了现在朱彦夫旧居南边的几间平房内。白天,村里的小学生上课;晚上,朱彦夫就带领乡亲们上夜校。

       再后来,夜校就搬到了现在的地方。现在的夜校,还能看到黑板、桌椅等设施,似乎在讲述着当年的往事。

       赵圣贵解说:谈起夜校,我们一点都不陌生。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们利用农民收工后的时间开办夜校,教大家识字学文,传播革命思想,凝聚革命力量。

       当时,村里要建图书室,但是条件简陋,连书架都没有,朱彦夫就找母亲商量用寿材板做成书架。老人一开始不答应,朱彦夫跟母亲“动心眼”,他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吃不喝,谁叫也不理。母亲心疼儿子,这才答应了他的要求。母亲答应后,朱彦夫在床上给母亲重重地磕了个头。夜校办了7年,朱彦夫坚持了2000多天,不少村民当上了村会计、副业会计、保管员、记账员,村里很多有出息的中年人也是这个夜校培养出来的。

       场景三:友谊机灌站

       记者探访:友谊机灌站的建筑上面,还保留着当年的红色五角星;水井四周,砌筑排列整齐的石块如同士兵列阵一般,令人震撼;友谊机灌站南侧的井壁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标语,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

       赵圣贵解说:友谊机灌站位于和张家泉村相邻的涌泉村。在打井出水之前,张家泉名为张家庄,涌泉名为赵家庄。以前,这里缺水,村民挑水最远要走6里地。朱彦夫带领村民在张家泉村打出了龙王庙大口井后,张家泉解决了吃水问题,部分农田也得到灌溉。这一举措,带动周边的其他村掀起了打井抗旱的热潮。1971年,在朱彦夫带动下,张家泉村联合周边的大家万村、山西万村、刘家庄村、涌泉村共同在这个地方打井。

       没有机械设备,只能肩挑人抬,最好的设备就是小独轮车。村民们吃住在工地,冬天冒寒风,夏天顶烈日。1974年,友谊机灌站全部完工。友谊机灌站边上的那棵柳树,是我当年栽下的。当年栽下的小柳枝,现在一个人都抱不过来了。

       围栏上有826块青石,这在当时得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完工。带领村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朱彦夫真的做到了。

       场景四:棚沟造地

       记者探访:从村内果园的小路穿过,来到棚沟造地教学点,沿途有棚沟造地搭建起的涵洞,其中一处涵洞口设置了梯子,游客可以沿着梯子下去,近距离参观涵洞。

       张家泉村有3条大沟:赶牛沟、舍地沟、腊条沟。这3条沟把土地分割得七零八落,其中的“赶牛沟”南北长2000余米,最宽处50多米。如今的“赶牛沟”种满了苹果树,涵洞上整整齐齐的石块鳞次栉比,全部由村民们砌成。

       赵圣贵解说:张家泉村的地形是三道沟、两道梁,如何解决土地问题?1974年秋天,朱彦夫悄悄出了家门,一路艰难上到南山顶上查看地形。

       随后,朱彦夫召开党员干部会,能不能用石头棚起一条能泄洪的暗渠,再在上边填土造地。这样沟下淌水,沟上造地就可以种庄稼了。

       200多个村民分工合作,有开石头的、有负责运输的、有专门棚石头的,两年的时间硬是造出了40亩良田,小麦增收上万斤,加上后来的红山梯田和其他完成的造田工程增加的土地,多了200多亩良田,张家泉村成了真正的“粮囤子”。

       场景五:红山梯田

       记者探访:从村居中穿过,沿着水泥路往上走,能看到红山梯田。这里原是一片荒山,乱石满山,荆棘丛生,人难走,牛羊难攀。由于山体被红页岩覆盖,故名“红山”。以前,张家泉村的村民世世代代守着大山过着穷日子。

       赵圣贵解说:从1970年开始,朱彦夫带领乡亲们经过7年奋战,动用人工8800人次,营造梯田78道,采石垒堰1800立方米,挖土填地26000立方米,让贫瘠的荒山变成了良田。

       红山梯田东侧的一座山头,与未改造前的红山差不多。通过对比,我们能感觉到张家泉村党支部敢打、敢拼的精神面貌。这梯田就是张家泉村全体村民共同筑成的堡垒,这满树的果实像胜利的号角,仿佛像大家展示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

       从朱彦夫事迹展览馆开始,一直到龙王庙大口井教学点,每处教学点都令人心生感触。

       从下午1点出发,全程驾车通行,看完最后一个教学点已经下午4点。结束的时候,赵圣贵老人说:“朱彦夫打下的机井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村民生活得到了提高。直到现在,这些机井依然发挥着作用,每当清清的泉水流到地里,每当秋天村民采摘果实的时候,村民们都没有忘记朱彦夫在这里洒下的汗水。朱彦夫精神的根在这里,要想全面奔小康,还得学习朱彦夫战天斗地的精神。”

       ■新闻点评

       争当乡村“全域旅游”的区域龙头

       朱彦夫教育基地红色片区旅游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形成朱彦夫旧居、夜校、友谊机灌站、棚沟造地、红山梯田等多处景点,张家泉村是省级传统古村落、涌泉村有沂源县水利展览馆、大家万村是省级美丽乡村试点、山西万村有“沂源红母树”6棵、大刘庄村是特色民族村,附近山上植被茂密,河流蜿蜒而过,景观资源丰富,可以围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采摘,带动亲子体验等研学活动。

       然而,这些景点之间的连接道路还不够通畅,线路串接尚不完善;除了朱彦夫教育基地接待中心正在建设外,游客集散中心、停车场、餐厅、住宿等旅游配套设施尚不完备,很多参观学习团和游客在此短暂停留后,往往转往他处就餐、住宿,片区不能承载大规模的旅游接待任务。

       从旅游微观层面和操作层面上考虑,建议加快提升建设步伐,带动旅游配套措施,提升接待能力,完善红色旅游体系,丰富旅游项目类型,加强整个片区未来发展的研讨和论证;从红色文化教育入手,引进创意团队开发“红色文创产业”,寻求合作伙伴集中建设以现代产业园区为基础的田园综合体;利用周边环境探讨“极限人生”前提下的极限运动,比如攀岩、骑行、山地马拉松等;以“山好水好”的优势,发展“养生度假”“医养结合”的养老产业。

       统筹规划,逐步推进,朱彦夫教育基地红色片区坚定“全域旅游”的思路,在“吃、住、行、游、购、娱”上全方位、立体化推动,整合所有红色文化与生态景观资源,以红色旅游业为主线,依托乡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村文化等资源,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型支柱产业。

       突出项目引领,着力推陈出新,立足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红色旅游”高地,积极推进红色旅游已有业态提升,培育新型业态和消费方式,建议整合朱彦夫事迹党性教育基地、618战备电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沂源县委旧址、师德楷模李振华教育基地、朱家户村等乡村振兴示范点资源,将沂源红色旅游点统一整合为红色文旅品牌,以红色文化旅游引领沂源全域旅游发展之路,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沂源“红色+绿色+旅游”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假以时日,沾临高速开通,朱彦夫教育基地红色片区交通将更加便利,可联络周边区县优秀景区,成为临朐、沂南、沂水、蒙阴、博山、莱芜等旅游区的“景点枢纽”,组合优质线路产品,实现双赢、多赢局面。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