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扶贫站”造血能量大

发布日期:2019-04-01浏览次数:字体:[ ]

       近年来,沂源县立足山区地形复杂、土地资源紧缺、无法大面积推广扶贫车间的实际,采取“协会+企业+小微扶贫站”扶贫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以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造血式”扶贫路子。截至目前,全县发展“小微扶贫站”660多个,带动85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据沂源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经过深入调研、论证、试点,从桔梗加工、玻璃贴花等项目门槛低、见效快、技术要求不高、工时灵活、生态环保等传统产业出发,充分利用闲置农房、简易仓库等,就近吸纳贫困户进站务工,重点吸纳无法或不便外出打工的贫困劳动力就业,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尤其是老弱病残贫困群体劳动能力差、收入低、易返贫的问题,巩固提升了脱贫工作成效。在站点打工的贫困户,通过自己劳动获得一份稳定收入,实现了脱贫转变;贫困户聚在一起工作,有效促进了邻里和谐,对村里工作也有了更大的支持;“小微扶贫站”还解决了企业“用人难”的问题,实现了贫困户和企业共赢,促进了企业良好的发展。
  同时,该县制定出台了对小微扶贫站点扶持的优惠政策,吸引当地的企业、合作社或个人自发参与到“小微扶贫站”创办中来,采取技能培训、政策扶持、用工对接、就业服务等帮扶手段,积极促进适合当地发展的小微扶贫站点落户投产。出台资金扶持政策,按小微扶贫站带动贫困户人数多少,对站点主体负责人进行奖励;且对每带动一名务工贫困户收入达到4200元以上的小微扶贫站,给予100元奖补资金,带动人数越多、带动贫困户致富收入越高,享受到的奖励金额也越高。通过实施奖补政策,有效增强了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了小微扶贫站的布点范围,提高了覆盖率。
  在沂源,遍地开花的“小微扶贫站”,不仅增强了贫困户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还激活了农村经济,提升了企业效益,促进了农村稳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淄博日报》记者 孙春晓 通讯员 万秀军 任昌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