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趟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发布日期:2018-08-09浏览次数:字体:[ ]

    从40年前的颗粒无收,到今天坐拥千亩果园,户均年收入超8万元,山东省淄博市双泉村依靠生态林果和乡村旅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双泉村山脚下,层层梯田直上云天。“这都是大伙儿一点一点垦出来的。”干了43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刘宝吉说。 
  双泉村三面环山,“山多石头多,出门就是坡”,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 
  “古有愚公能移山,如今咱也能造地引水!”挥锨抡镐、手搬背驮,五年整地,两年引水,为了生存,为了改善环境,双泉人在工地上连续过了六个春节,终于换来了今天的青山绿水。 
  上世纪90年代,双泉村在当地率先引进大樱桃种植,到现在种植面积超1000亩。双泉村在石头山上种出了生态果林。 
  如今,双泉村全村252户773口人,几乎家家户户种大樱桃,村民添房子、娶媳妇都靠大樱桃。2017年,全村种大樱桃实现收入1500多万元,大樱桃已成了双泉老百姓的“致富果”。 
  随着“绿水青山”颜值的提升,双泉“金山银山”的价值也随之增长。 
  “这几年来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多。”55岁的杨希富介绍,进园费一人15元,樱桃一口价18元一斤。每到节假日,老杨家的采摘园一天要接待上百人。 

  2017年,双泉村累计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0余万元,旅游带动户均增收近3万元。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