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沂源时讯>基层动态

“小小工艺品”编制致富梦

发布日期:2017-08-29 09:58:52浏览次数:字体:[ ]

  8月24日,西里镇里江家峪村木艺坊里,摆满了各种各样、雕刻精致的桃木工艺品,村民朱庆波正熟练的雕刻着一个桃木看盘,边忙着手工活边高兴地对记者说:“真没想到我这泥腿子也能干这细活路。只要付出努力,人人都能实现梦想!”
  朱庆波是西里镇江家峪村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直以来靠种桃养家糊口,因要供养两个孩子,光靠种地一年的收入根本不够,他就四处奔波找活打工。
  后来,听说村里办了个木艺坊,用当地的桃木、果木加工工艺品。他就去木艺坊学习工艺品加工。据朱庆波说,从种地一下子转行干雕刻,开始确实有些力不从心,在师傅的精心指导下,他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现在的得心应手。
  “像我这样的,计件工资,做熟练了,一天赚80元没问题。不用出远门,也能挣钱,比种田划算多了还可以照顾家。”朱庆波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近年来,西里镇农民利用当地丰富的桃木、苹果木等资源,对老化果木进行工艺品加工,制成工艺品和家具等,昔日作为柴烧的废弃果木变成了致富增收的宝贵资源。据了解,西里镇果木加工每年可利用老化果木约5000吨,从业农民达到150余户,全镇年收入可达1200万元左右。
  无独有偶。在中庄镇种出来的沂源红苹果也是小有名气。这里的农民在种好苹果的同时,利用农闲的时间绣鞋垫、编篮子,也“编”出了一个个致富梦。
  “我们平时就聚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做手工活,轻轻松松每个月就能赚1000元以上。”富家庄村村民吕爱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以前多数村民在农闲时节没事做,爱聚在一起打牌消遣度日,既浪费时日又无经济收入。
  为充分发掘农村的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民增收,让村民不出家门就能发家致富,中庄镇积极引导村民们从事工艺品加工业,让村民待在家里也能挣钱。吕爱生说,镇上还给他们注册电商,使她们的手工艺品销路更广。
  “工艺品加工不分时间地点,不分男女老少,我们村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实现了就地转移。”富家庄村支部书记郑子生说,仅我们村农闲从事手工制品的有一百多户,户均年收入1万余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