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土才能种出好果

发布日期:2017-06-30浏览次数:字体:[ ]

  “好土才能种出好果来。”6月19日,在沂源县南麻街道中以果业科技示范园,业主张伟伸手抓了把土轻轻一捻,告诉记者,土壤里有蚯蚓爬过的痕迹,地里也有很多蚯蚓,“蚯蚓在这里安家,水肥一体化起到重要作用”。
  据介绍,南麻街道沟泉村因为用水方式不当、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耕地土壤退化、耕作层变浅,保水保肥能力下降,造成了土壤板结。“这些不合理耕种方式造成的土壤污染约占土壤污染总量的90%。”张伟介绍说,2015年建园区时担心土壤不好,先在地里推广秸秆反应堆技术,又普施了生物菌肥和微生物有机肥,“这样一养地,当年栽植的苹果树,没有一棵死的,都是水肥一体化的功劳”。
  与其他传统灌溉方式比较,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对果树生长各阶段实行有效水肥调节,提高果实品质、产量。同时,还能有效控制田间水分蒸发,通过雾化增加湿度,利于作物生长,减少杂草及病虫害发生。沂源县果树中心副主任齐海山介绍说:“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不但可以节水节肥,还保障了土壤的通透性,肥料的利用率提高了60%—70%。”
  几年前该县燕崖村果农杨纪明发现自家地里的土壤板结越来越严重,盐渍化现象加剧,蚯蚓也不见了,“土地越来越‘馋’,肥料、水分用得越来越多,大樱桃产量却开始逐步下降”。
  齐海山告诉记者,大水漫灌的方式会导致地下水的盐分上升到地表,高温蒸发后,留下了盐分,土壤含盐量越来越高,“大水大肥会使土壤有机质缺乏,结块变硬,土壤活力变弱”。
  自从两年前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杨纪明家果园树下土壤中又出现了蚯蚓。“果树结出的果子个头大,口感也好,很多游客都是慕名前来采摘。”杨纪明说。
  据悉,今年以来沂源县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近6000亩,节水60万立方,节省人工12万个,节省化肥农药48万元。
  “精致农业是当前发展的新潮流,要靠信息技术支持,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南麻街道党工委书记江贵军说,中以果业科技示范园在沂源精致农业发展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近年来,南麻街道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有新突破”的决策部署,积极引导和支持精致农业园区建设,努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精致农业发展中,以“高富美”园区建设为主,发力供给侧,在沂莱路沿线建起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现代设施农业观光园区,对资金缺口大的果业户,县农商行实行专项贷款扶持,解决缺资金的困难。沂源县通过金融政策招商,引来不少企业进驻。
  中以果业科技示范园就是沂源县工商资本反哺农业的成功案例。该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流转当地贫困村农民土地,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设,坚持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绿色化发展,全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引进国外顶级人才,高标准建设集生产、生态、观光、休闲、服务五位一体的精致农业示范园。
  “产出精品,园区坚持选用国际优质品种,从根本上提高果品质量”。张伟介绍说,从意大利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脱毒矮砧苹果苗木,采用宽行密植和网室保护性栽培技术,纵横形成支撑,让苹果苗爬上“葡萄架”,外覆半透明防护网,防风、防雹、防鸟、防虫、防紫外线,实现苹果的无袋栽培和综合管护,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有效防止了果实病害的发生、提高了果面光洁度,还避免了苹果袋造成的污染。
  除了产出精品,精致农业还要求经营精准、技术精湛。该果业科技示范园向智能化管理要效益,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科技生产管理模式,由以色列顶级专家人才队伍全程跟踪指导。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对园区内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空气湿度、光照、风速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在线分析,通过预设的控制系统和无线网络对果树生长条件进行自动调控。
  据介绍,以色列专家团队每月一次现场指导,平时主要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远程查询和远程干预,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云操作”。张伟说,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和滴灌技术,实现精准用水施肥,比传统施肥方法节省肥料50%以上,节省劳力90%以上,极大地降低园区运营成本,每亩效益收入是传统园区的一倍以上。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