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崖镇:农家院里的“庆国庆”体育比赛 | |||
| |||
“今年的比赛,光报名的就有34个孩子,”老桑介绍说,“还有好几个外乡镇的,也来参与。”一走老桑家的院子,就看见诺大的乒乓球台,摆在正中央。茂盛的银杏树下,陈列着老桑置办的笔记本、笔等活动奖品。 有好几个低年级的小孩子,等不及比赛开始,就已经围着乒乓球台练起来了。一招一式,都很像模像样。还有的,在院外简陋的篮球架下练习着投球。好多邻居,也纷纷赶过来观看,场面越来越热闹。 “我是石桥镇的,”一位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说,“是爸爸在网上看见桑伯伯的故事,就带着我来了。”像她一样来自数十里外的孩子,还有一个叫程振凯的男孩,据说他已经被选进体校了,这次的比赛没能来。 据说,这十几年来,桑本增义务建起书屋、免费开放。每当书屋开放日,他早早就赶回整理书籍、打扫场地,还免费为大家提供午饭。后来,还添置了体育用品,让孩子们可以锻炼身体,这样一干就是十几年。尽管当初经济条件不好,但他还是一直坚持着义务做这件事。 “周边村子的孩子都喜欢来这里玩,”一位邻居大婶说,“前几年,我也参加过这里的乒乓球比赛呢,现在眼睛有点花,打不了了。”不光是这位大婶,周边好多人都赶来观看比赛,大家看见好球都齐声喝彩,要是出个小差子,大家都善意的笑起来。一个才周岁的小娃娃,在爷爷的怀里一个劲喊着,“我打,我打——”小小农家院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老桑呢,也在不停忙碌着,一会子组织比赛队伍,一会子记录名次,还要为大家提供座位等。简单的开幕式后,比赛开始了,院内是乒乓球赛,院外是投篮比赛。比赛开展得激烈,不少大人也义务当起了捡球员。这期间,还有孩子陆续赶来,活动一直持续到上午11点多。 “给孩子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机会,一个锻炼成长的机会,是我人生最大的乐趣。”朴实的话语,道出这个外表朴素,却蕴大爱于心底的退伍老兵宽广的胸怀。原来,退伍回家后的他,看到村里的孩子一到周未,除了帮父母下地干活,就是三五成群凑到一块别无事事时,他那颗滚烫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痛。 “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没能够多读几年书,参军以后在部队接受了党的教育,是党培养了我,我得报答社会。”抱着这个感恩的思想,当时仅32岁的桑本增,用所有的退伍安置费在老家建起新房子,购置了适合青少年的报刊杂志和农民致富的书籍,免费向周边的村民学生开放。随着活动的开展,不仅吸引了本村几十名名孩子的参加,连周边不少村庄的孩子也成了这里的常客。从1996年起他每年都精心组织筹备一次以迎国庆为主题的乒乓球比赛,细心的他对每次活动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届届举办的非常精彩、相当成功。 听闻老桑的事迹,今年新上任的村书记王树群和第一书记冯念军,主动捐献1000元钱,支援老桑的善行义举,老桑的原单位鲁源酒厂也送来了赞助的奖品。“明年,我们村两委将大力扶持老桑,提升条件,把这项活动做得更好,让孩子们有个更好的锻炼平台。”越来越多的人,在老桑精神感召下,都参与到他的农家“文体学校”建设中来。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