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不如一秋忙”,秋分之后,农民在经历了一个春夏的耕作,经历风雨后,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在收获喜悦之余,留在田里的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该如何处理,今年的大张庄镇农民给出了不一样的回答。
“以前,村民为了图省事,秋收后的秸秆,各家各户都是直接在地里烧了,秋天天干气躁,很容易引起火灾,烧秸秆的黑烟熏眼睛很是呛人。”大三地村书记刘树艾说道,“现在不一样了,电视里天天放环保的公益广告,周二、周四包村干部驻村办公的时候,老跟我们村干部强调秸秆禁烧重要性。这不趁着赶集人多,镇政府在发秸秆禁烧明白纸呢。”说话间,张庄集上热闹起来了,宣传车播放着这次秸秆禁烧规定,工作人员在向赶集的村民发放秸秆禁烧明白纸,村民们三两个人凑在一起边看明白纸边讨论。大家都在讨论今年加大了处罚力度,不过对大家没啥影响,现在的秸秆可都是宝贝。
说到秸秆再利用多亏了村里的文化中心,配有电脑的村开展远程教育,用互联网学习农业技术,最近还专门学习了秸秆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没有配备电脑的邀请农学专家传授相关知识。这样秸秆返田做肥料,为农民省了一笔化肥钱。“不仅省钱,还能挣钱哩。”赤坂村民刘爱华高兴地说道,“俺和俺们村的妇女都学过玉米皮编织工艺,吃了饭没事就编,一会就能编好一个包。人家还定期来收,一天挣个饭钱是不成问题。”不仅如此,西顾庄的村民更不愁处理秸秆了,村里的几个养牛大户,把秸秆处理成了饲料,牛改善了“伙食”,肉质更好了,贡献秸秆的村民则可以拉牛粪回去当土家肥,一举多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