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苹果故事 掀营销革命

发布日期:2016-03-21浏览次数:字体:[ ]

  3月16日下午,“‘聚焦沂源红’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采访团来到沂源县燕崖镇双泉村。炸苹果圈、两米土豆丝、苹果里脊……一进入位于双泉村的醉美双泉山庄,一桌独特的苹果宴就呈现在采访团面前。
  “今年苹果行情不好,但我们的苹果节前已经销售80%,价格都很高,秘诀是什么?就和这苹果宴一样,我们的秘诀就是发展乡村旅游和种植高档苹果,苹果在树上就被摘走了,采摘价达到了4元。”在双泉村当了40多年书记的刘宝吉,人称“愚公书记”,这些年带领800多户农民“开山辟地”,如今又紧跟时代潮流,吸引资本进山,发展乡村旅游,沂源醉美双泉乡村旅游发展公司就通过现代传播和营销方式讲苹果故事掀营销革命,撬开了山村发展的新路径。
  资本进山
  乡村旅游让双泉苹果销价两旺
  携带资本进双泉的人,名叫艾伟,一个既懂营销又有着乡村情结的80后小伙子。“我原来是做广告传媒的,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刘书记,被他的精神所打动,加上对乡土的那种眷恋,我决定进村创业。”艾伟说,大家都在讲扶贫,其实回村创业就是最好的扶贫。
  艾伟以及他的80后团队,给这个小山村注入了“现代因子”,他们通过现代营销、创意思维将双泉村的农产品、古村落进行完美包装与推介,将自己的城市生活经验与农村原生态无缝嫁接,搭建起了城市与农村无障碍沟通的桥梁。
  这其中,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果农。
  2014年沂源县醉美双泉游客接待中心投入使用,游客到了双泉有吃有住,艾伟又通过设计亲子游、采摘游等旅游项目吸引大批游客来到这里,采摘苹果和樱桃,果农也开始尝到了甜头。果农杨希富说:“原来苹果熟了,都是等着苹果贩子来收,发展乡村旅游后,我家的2亩果园,自己不用摘,游客就摘走了,采摘价是4元,最后剩下的一些次果也卖到了2块多。”
  乡村游带动苹果销售,果农丰收致富,艾伟也掘到了第一桶金。但艾伟绝不满足于此,他眼里的苹果还有更多更多“金矿”等待挖掘。
  霜雪苹果
  用现代传播方式讲好苹果故事
  说话间,艾伟给记者拿出了几个苹果。“你看这几个苹果,卖相不好,却价值不菲,因为他们的糖度达到了18至22,普通的苹果只有12,原因就是这些苹果在树上多待了45天。”艾伟说苹果霜后出真味大家都知道,但以往果农害怕霜后采摘影响销售,所以往往过了十月一就开始采摘,但艾伟来了之后,用托底销售的承诺打消了果农的顾虑,如今双泉村三分之二的苹果都是霜后采摘,所以双泉苹果味道最纯正。
  在艾伟的手机上记者看到几张照片,红彤彤的苹果在霜雪中挂满枝头,十分惊艳,艾伟说就是这几张震撼的霜雪苹果照片在网络上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让双泉苹果闯出了市场。
  “苹果是一样的,这样的苹果更丰满,更有情怀。”艾伟说,讲好苹果故事才能挖掘更多内涵,他的团队精心制作了关于苹果的微视频、微电影、摄影作品定向发送给目标群体;利用新兴的媒体:微信、QQ、贴吧、论坛以及携程网、去哪儿网、美团网、糯米网等网站、手机APP,提高线上销售及苹果私人定制的便捷度;他还带领团队面向济南、青岛、北京、上海等城市展开有目的的推介,打响了沂源苹果的知名度,拓展了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的新路径。
  如此一来,双泉村的苹果畅销、价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双泉村,吸引资本进山,进入的绝不仅仅是资本,而是一场革命,不仅为沂源苹果的成功营销树立了一面旗帜,也为全省乡村旅游提供了发展样本。采访结束后,艾伟说,苹果的文章还有很长很长等着他去续写,比如他要在各大电商平台开办旗舰店,要通过网络视频公开种植全过程,要依托苹果种植发展乡村旅游,要建设高端民宿发展深度体验游……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