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沂源多地推行产业扶贫脱贫攻坚模式 助力农民增收

发布日期:2016-12-28浏览次数:字体:[ ]

  淄博市沂源县石桥镇、南鲁山镇等多地在当地脱贫攻坚战中,实施产业扶贫,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攻坚模式,全县17676名贫困人口通过产业扶贫实现增收脱贫,占全县贫困人口的69%。 
  
  据了解,为有效破解贫困户增收无门、致富无技,抗风险、闯市场能力弱的问题,沂源县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建立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把更多的农村贫困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与贫困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带动了贫困户稳定增收。目前,沂源县村级组织共创办、领办合作社76家,入社群众达2200余人,带动贫困群众年均增收3100元。 
  
  “今年初,合作社根据土地面积,免费向贫困户发放丹参苗、化肥,并推广丹参畦垄地膜技术。另外,还与贫困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大大提高了贫困户的种植积极性。现在,鲜丹参的收购价是2.5块钱,按照一亩地3000斤的产量,每亩纯收入在0.5万元以上。”12月27日,淄博市沂源县石桥镇扶贫办主任刘伟介绍说,石桥镇把推广丹参种植作为贫困户的主要脱贫路径,并与沂源县隆源果蔬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确保丹参种植户有产量、有销路,解除了村民种植保健药材的后顾之忧。 
  “自从来合作社的苹果基地打工,每个月都有2800元的工资收入,不仅让我家的收入大大增加了,还实现了在自己家门口打工的愿望,工作、家里两不误!”沂源县南鲁山镇北流水村“沂源红”苹果基地,在基地打工的贫困户陈作栋说。 
  在该村,因在基地打工日子红火起来的贫困户不止陈作栋一个,他们都得益于该村党支部领办的金飞扬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施“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运行模式,引导了201户村民实施土地入股,其中包括贫困户111户、299人,实现了全村贫困人口土地流转、入社全覆盖,共流转入股土地1300亩,新栽沂源红苹果苗木1000亩、平欧大榛子300亩。(完)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