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标题: 沂源县市场监管局2023年度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工作汇报
索引号: 11370323004223252G/2024-5474073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9-04 发布机构: 沂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沂源县市场监管局2023年度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工作汇报

发布日期:2024-09-04
  • 字号:
  • |
  • 打印

沂源县市场监管局民生项目督导汇报

 

一、推进食品安全升级版红黑榜

截至目前,县市场监管局2023年度红黑榜已发布21期,涉及南麻、历山、南鲁山、大张庄、东里、悦庄等乡镇的60余家市场主体,餐饮服务、食品生产经营等多种业态。

围绕南鲁山、大张庄、东里、悦庄等乡镇的公路沿线业户,针对消费者关心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展问卷调查。依据反馈结果,对每期调查问卷中消费者点名前三的市场主体,进行探店式监管,依据检查结果评出红黑榜上榜单位,并以视频形式进行发布。目前已发布4期,涉及30余家食品流通经营业户。同时结合当下创建国家卫生县工作,专题推出创城红黑榜”5期,20余家市场主体登上黑榜名单,成为创城工作的有力抓手。

工作难度加大。自红黑榜发布工作启动至今,共发布红黑榜124期,其中红黑榜上榜业户已达600余家,红榜培育范围逐渐缩窄,培育难度进一步加大,黑榜整改难度也进一步加大。

社会关注度降低。红黑榜发布之初引起社会的比较强烈反响和好评,但随着时间的推进,热度关注度逐步降低,社会共治效果有所减弱。

二、食品生产企业三标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规范食品生产行为,县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扎实有序推进三标行动,对企业深化亮标承诺、精准对标生产、严格核标出厂进行严格要求,推动全县在产的57家食品生产企业完成三标管理,覆盖率达98%以上,圆满完成预定目标。

一是坚持高位引领,实现高标推进。成立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挂帅,抓好三标工作的协调推进。主要负责人亲自抓部署,带头抓落实,今年以来,共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4次,现场指导企业12家次。召开全县食品生产企业三标工作推进会3次,培训相关责任人员142人次,对三标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

二是强化示范引领,实现重点突破。通过打造标杆企业,组织现场观摩推广经验的示范带动作用,助推三标行动的实施。在全县选取5家基础较好、积极性较强的食品生产企业,作为标杆企业进行打造。组织监管所、生产企业负责人到标杆企业现场观摩学习,通过学经验、找差距、补短板,促进三标工作全面推进。将三标管理与葡萄图考核相结合,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各岗位的考核细则和奖惩标准,实行每天一评比,每月一考核,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职务晋升相结合,充分激发了员工的参与热情,确保三标行动的真正落实。

三是抓好督导检查,确保工作实效。将企业亮标承诺、对标生产、核标出厂落实情况,列入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双随机抽查计划,用日常监督检查和双随机抽查推动工作落实。县局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并与监管所和企业座谈,了解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企业标准的整理、解读及落实执行情况进行指导,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精准高效、落实落地。

三标行动的开展,真正把最严谨的标准落实到企业的每个岗位、每个人员,营造人人敬畏标准,捍卫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三标行动的督导检查和帮扶措施,指导企业全面落实三标管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三、积极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

为有效推动2023年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智慧食安工程,我局拟培育发展食品类市级示范单位7家,前三季度已完成5家。主要采取的措施是:一是注重工作推动。成立放心消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积极营造创建氛围。以“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为契机,以各大商超、市场、餐饮单位、药店等主流消费场所为载体,通过张贴标语、消费警示等形式,营造放心消费浓厚氛围;三是结合智慧监管,依托全国12315平台,推进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机制建设,联合各市场监管所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单位创建,开展一线指导服务,对参创单位示范单位实行淘汰制动态管理,一经发现企业存在严重失信或严重违法行为,即撤销其示范单位资格。四是强化宣传教育,提升活动知晓率。将市场监管红黑榜作为开展放心消费宣传的重要载体,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提升放心消费创建知晓率。

存在问题:部分商户创建热情不高,存在应付对待的情况;经营业户规模较小,离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标准还有差距。

下一步工作打算:我们将继续在市场监管红黑榜等新媒体上发布消费警示、放心消费创建信息,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

四、巩固提升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成果

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20229月淄博市获批第五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马晓磊书记专门作出批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要。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全市各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担当作为、真抓实干,推动全市食品安全形式持续稳定向好。下一步,要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抓住关键、精准发力,把各项工作坐实做细,再接再厉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2317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动员大会,赵庆文市长作了讲话,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023215日,我县以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了《沂源县参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就创建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工作要求进行了明确要求,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依照职责职能成立了综合协调组、宣传教育与舆情处置工作组、经费保障工作组、源头治理工作组、食品生产经营监管工作组、卫生健康管理工作组、食品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组、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工作组等8个工作组。2023412日,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根据创建工作安排,制定出台了《沂源县落实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责任分工》和《沂源县落实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示范引领项目评审细则责任分工》,对创建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责任分工,以上文件在制定前都进行了征求意见,完稿后经县食安委主要领导同志签字印发并通过协同平台向所有参与创建单位进行了转发。

今年6月份,市里进一步夯实了各区县的创建任务,沂源县等3个县从参与创建调整为全域创建,这就要求所有参与单位必须按照工作方案和责任分工要求全力开展创建工作。

今年7月份,按照市里统一安排和部署,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各参与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度和汇总,并根据各单位工作情况形成了沂源县创建工作阶段性工作报告上报市创建专班。

83日,市里成立的督导组到我县对创建工作进行了督导,并明确指出,每季度第一个月对各区县创建工作进行督导调度。818日,市创建工作专班又对我县创建工作示范引领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督导评估,可以说,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我们全市更是全县,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6-9月,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和卫生镇为契机,县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责职能,积极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重点对城区2500余家、镇办2300余家食品生产经营业户的市场主体资格、证照管理、索证索票、场所卫生、三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提升。

存在的几个需要明确的问题

一是创建工作时间进度存在不确定性。淄博市获批的是全国第五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按照省市食药安委的信息,因为疫情原因,第三批、第四批目前都还没有进行评审,因此,我们评审的时间极有可能推后,这会导致我们的创建工作时间会进一步延长。

二是创建工作评价指标和标准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在2022年获批的时候,评审使用的是2021版评价细则,今年8月份,国务院食药安委又下发了2023版评价细则征求意见稿,对评价指标、标准、体系等进行了调整,因此,在具体迎接评审中适用的指标会发生变化。

三是就当前来看,全县还存在对创建工作认知程度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宣传氛围不厚等实际问题,同时受各单位人员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作不平衡、不均衡甚至有的还没有按照分工和责任开展创建工作。

下一步的打算

一是强化与省市创建工作专班汇报沟通,及时掌握最新要求和相关工作标准,并对我县创建工作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方向不偏、标准不降。

二是强化与县主要领导的汇报请示,及时获取县主要领导的指示,有的放矢的推进创建工作开展。

三是强化与各创建部门的沟通协调,特别是发挥8个专项工作小组的作用,齐心协力推动工作落实。

四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积极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不断提升创建工作认知度和群众满意率。

五、推进智慧监管,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

为解决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人少事多矛盾突出问题,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近年来,沂源县市场监管局在全县重点餐饮单位推广应用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通过设施配备到位、分工配合到位、使用管理到位、依法处置到位四个到位,将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变成两个责任落实的重要工具,趟出非接触监管新路径。

设施配备到位

一是选好重点。选取聚集性餐饮场所为重点推行对象,联合县教体局、民政局,制定出台学校食堂和养老机构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提质增效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发挥教育、民政等主管部门作用,将设施配备作为学校、养老机构食堂设立必备条件,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100%;联合县商务局发布大中型餐饮机构互联网+明厨亮灶倡议书,倡导安装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推动覆盖面提升,目前全县共有119家学校和养老机构食堂以及32家大中型餐饮机构安装系统,构建起覆盖全县重点餐饮监管领域的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

二是做好规划。制定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安装方案,县市场监管局配置服务器,满足系统运转需要;餐饮机构安装能够通过直播方式向社会公众实时展示食品加工全过程的摄像头、录像机、显示屏;移动公司提供线路保障和数据支持,确保系统运行畅通;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一企一码或下载“iSeure Center”APP,通过互联网看到食品加工制作的实况直播,画好规划图,确保系统能用、好用;增加即时通话功能,监管人员利用该系统可直接向后厨工作人员实施远程语音提醒,责令后厨工作人员当场改正 违法违规行为。

分工配合到位

一是强化部门合作。成立由市场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教育、民政、商务等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的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工作推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市场监管局餐饮监管科设办公室,牵头推进工作开展,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总结工作机制,发布工作通报16期、工作简报6期,召开工作推进会3次,3家单位作典型发言、2家单位作表态发言。

二是明晰职责分工。制作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建设管理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将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推动任务细化,逐一明确教育、民政、商务等部门以及市场监管信息中心、餐饮监管科、市场监管所等内设机构的工作职责,通过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厘清各自职责,推动工作开展。

使用管理到位

一是狠抓主体责任落实。推行“1+2+15”管理法,餐饮服务机构指定1人具体负责系统维护、数据存储管理;督促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2将线上巡查作为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重要内容,定期通过系统观看视频直播、视频回放,掌握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状况,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严格落实视频图像存储时间不少于15天的规定,确保原始数据真实性。

二是提升线上巡查水平。开展2互联网+明厨亮灶操作培训,全局100余名执法监管人员熟练掌握视频回放、系统抓拍、违法证据调取、违法违规行为处置等技能。依据智慧监管一张网检查计划、双随机抽查计划,结合日常监管制定网上巡查计划、发布网上巡查任务,目前共发布网上巡查任务16次。

依法处置到位

一是构建柔性处置体系。成立由餐饮监管科牵头、各市场监管所监管人员轮流参与的线上巡查专班,依托县局智慧监管指挥中心开展线上集中巡查。对于不戴口罩、工作帽、不穿工作服、食品未离地离墙、未按规定条件存储、环境卫生脏乱差等违法行为,能够立即整改的当场责令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留存视频证据;监管人员每季度梳理分析线上巡查情况,对存在问题较多或者问题多发的餐饮单位纳入重点监管;对问题整改不重视、不到位的采取通报、约谈、红黑榜公示等措施,今年以来,已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线上巡查658家次,发现违规现象162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4份,共排查出重点监管单位12家,组织开展约谈会3次,3家单位被黑榜公示。

    二是实现刚性执法突破。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未在规定期限内整改的,将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抓取的视频资料作为行政处罚依据,启动行政处罚程序,实现系统应用深度拓展和刚性增强。目前,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提供证据,立案查处餐饮违法行为2起,实现餐饮违法行为查处新突破,趟出非接触监管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