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委员第6号提案的答复
张四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 保障青少年依法文明用网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议题,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保障依法文明用网更是至关重要。近年来,教育部门坚持把网络安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将防止学生沉迷网络作为幼儿园、中小学德育工作和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自觉远离有害信息,提升网络文明素养。
二、办理情况
(一)大力开展网络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印发《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2024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和普法计划》,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列入科室普法任务清单,督促科室履行普法责任制工作职责,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普法活动,在“沂源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开设普法专栏,常态化开展普法活动和宣传工作。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各级各类学校通过举行“沉迷网络的危害”类主题班会、“远离网络危害”现场签名、手抄报评比、知识竞赛等活动,用生动的典型案例讲解和展示,引导未成年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增强自身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远离网络游戏。
(二)织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网。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学校、班级微信群推文、利用上下学时段播放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提醒等多种方式,向家长宣传防沉迷网络方式方法,掌握沉迷网络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知识,并提醒每位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提醒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特别要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广泛开展各类文体科创活动,举办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加强书香校园建设,督促学校严格落实体育锻炼要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后服务,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自觉远离不良网络诱惑。
(三)着力提升未成年学生网络素养水平。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围绕网络道德意识、网络使用技能、网络法制观念培育等内容,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对待网络,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约束能力。开展网络安全专题宣传周,组织线上答题、征集短视频等形式,使中小学生充分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网络安全技能、提升网络信息素养。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联合网信、公安等部门职能作用,落实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对网络平台的监管,依法打击和惩治危害网络安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完善网络舆情监测、收集、研判、处置机制,对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网络色情等有害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二)完善网络素养教育评价体系。探索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相关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对学校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效果引入社会评估和监督。重点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网络常识、网络技能、网络规范、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提升青少年学生网络素养水平。
(三)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将未成年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家庭教育培训课程,向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长的网络素养和科学教子水平,增强教育引导孩子上网用网的能力,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解决孩子沉迷网络问题。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8月14日
(联系单位: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联系人:唐传成;联系电话:3228091)
(可以公开)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提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