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的实践研究 | ||
---|---|---|---|
索引号: | 11370323493219886F/2024-5497211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12-29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
沂 源 县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批准号 2023YJG33
课 题 名 称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唐小红
所 在 单 位 沂源县韩旺中心学校
填 表 日 期 2023年10月
沂源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
二、开题报告要点 一、选题依据 (一)问题的提出 1.通过课堂作业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人力资源成为了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核心素养成为了各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培养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2016年9月我国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了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其中,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主要目标之一,这一目标对于课程及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均有相应要求和挑战。课堂作业作为教学中重要一环,它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产生巨大影响。而大单元下的课堂作业因其目标性、结构性和针对性强等诸多优良表现,是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 2.基于新课程标准和部编版教材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应依据各学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广泛收集课堂关键表现、典型作业和阶段性测试等数据,体现多元主体、多种方式的特点。” 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作业是链接教学和评价的重要桥梁。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课堂作业内涵和效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作业目标,创新课堂作业及评价形式,创设真实情景,给予学生实质性反馈,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效果。而从大单元角度进行课堂作业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学生应该具备的品格和能力,进一步促进着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落实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此外,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以双线组元的方式相互交织,在设计单元内容时,充分考虑到了每个单元内部各个部分间的相互联系,相比之前的旧版本语文教材,更加凸显了单元的整体性。编者着重指出教师必须具备系统性思维,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基础,大单元教学设计应运而生。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
年版)》课程实施这一部分中也明确提出了:“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体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因此,大单元不再是原有知识点的简单相加,而是最小的课程单元,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作业设计时,遵循单元整体设计的原则。大单元课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是目前操作性强且高效的实施方法。它提高了课堂作业之间的关联性,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任务设计重复、内容碎片化等问题,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素养发展的要求,落实学科育人的重要功能。 3.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需求 在调查我校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的实践现状时,发现存在着作业内容针对性不强、作业结构不合理、作业呈现类型单一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最终的作业效果,不利于作业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 (1)课堂作业内容单一。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依然采用题海战术布置作业,希望通过对知识点的轮番练习来巩固知识,课堂作业内容设计重复、零碎,课堂作业针对性不强,作业之间毫无关联度,严重违背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加之,合作探究、实践运用等个性化课堂作业内容少之又少,不利于学生知识理解、探究合作、问题解决等能力的综合培养。 (2)课堂作业呈现形式单一,难以实现多维评价。 目前,从小学语文布置作业的情况来看,课堂作业设计及实施形式呈现单一,脱离了真实的情景和任务,不能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发展需求,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固化,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于教师来说,课堂作业仅仅是帮助学生练习和掌握的工具,严重影响了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完成作业的时效性。与此同时,部分教师仍旧采用笼统的评语评价学生的作业,作业反馈不及时甚至是不恰当,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甚至是学生难以了解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出作业评价的激励作用。 (3)教师对作业地位与功能情况的认知不够充足。 就目前来说,大部分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到大单元模式的重要作用,毕竟教师对作业地位与功能情况的认识不足,包括作业能够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巩固知识与技能、培养习惯、发展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教师对作业的功能把握,会直接影响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类型、难度、时间等,从而影响作业效果,导致在大单元视域下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实施存在问题,同样影响作业的教育价值,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基于以上三大背景,我课题组开展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的实践研究,本研究立足于大单元教学、部编版教材编排特点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出如何通过大单元教学的理念进一步优化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和实施的效果,从而为一线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提供可以参考和借鉴的资料。 (二)核心概念界定 1.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是指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或专题、话题、大问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本课题研究的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学习单位,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围绕某一主题或活动(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教学过程。大单元可以是单元教材中呈现的单元,也可以是视实际情况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重组形成的新的单元,辅助学生同时学习具有共性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 2.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是指要求学生在课内时间完成的各种练习。本课题研究的课堂作业是指教师在大单元理念下,在仔细分析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横纵联系以及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确定作业目标,通过合理选择作业资源,对练习的内容进行选编、改编以及创编的过程,进而在课堂上进行多重巩固的练习,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体验的过程,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3.课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课堂作业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作业设计、作业的布置、作业的评改,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环节,才能够支撑起整个课堂作业,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课堂作业应用的教学效果。在本课题研究工作中,课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主要是指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的具体设计与实施,需要教师深刻把握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和要求,以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为出发点,围绕教材主题、语文学科素养等内容,充分考虑小学阶段特有的身心特征和成长规律,从大单元角度出发,赋予课堂作业新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强调课堂作业的整体性、阶梯性、灵活性、结构性以及情境性,提高大单元视域下课堂作业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和身心健康成长。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及综述 1.大单元教学的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课题组发现国外关于大单元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以“大单元教学”为主题,知网上共检索出48篇期刊文献。在国外,大单元视域的前身就是单元教学,单元教学理论在19世纪末就已经被提出,建议将教材内容看作一个整体,将内容与重点相近的部分整合成大单元,从整体角度进行教学。比利时可谓是最早提出大单元理论的教育学家,其关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的需求本应是教学的起点,支持教师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1999年,莫里逊在《大单元教学研究》一文中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细化,建议教师以单元为单位设置教学情境。在当代环境中,大单元理论已经不再只是局限于教学活动,而是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大单元教学设计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冯曼利伯提出来的观点,他认为在以往教学设计中始终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中包括学习任务分割化、 学习内容碎片化以及学习形式迁移化,此观点一经提出,在教育环境中受到了激烈反响,自此,确定了大单元教学设计模式的教育地位和价值。并在此模式基础上,强调了教学任务以及内容单元性、整体性的教学价值。在众多欧美教育学家的研究中,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方向一致。而以沙塔洛夫为代表的教育研究学者则更加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重视教材的教育价值,认为应对教材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划分和组合,主张大单元教学。这种教学理念的提出是对单元教学的进一步深化。 综上所述,国外的大单元教学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强调学习任务的整体性以及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生活体验。 在国内,虽然对大单元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到目前为止也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深度和质量也在稳步上升。以“大单元教学”为主题,中国知网上共检索出496篇期刊文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组长崔允漷教授在《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2019)中认为,大单元是一种学习单位,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因此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微课程。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大单元可以是单元教材中呈现的单元,也可以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需求重新规划整合的内容,所以大单元教学首先要立足于“破”。此外,崔允漷教授在《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2019)中分析了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的问题,指出教师必须把教学设计从设计一个知识点及课时转变为设计一个大单元,改变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为实现大单元教学设计与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指明了方向。王云峰教授在《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创设更广阔的空间:小学语文课程实施新探索试评》(2019)中指出,将情境、主题、任务、活动作为构成大单元教学的基本设计要素。陆志平在《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追求》(2019)中提出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单位,以“教材”为导向,以具体驱动任务为支撑,以充分开发课内外资源为保障,深入开发文本价值的语文教学方式。荣维东在《大单元教学的基本要素与实施路径》(2021)中认为,大单元教学最明显的特征体现为课程内容、教学材料或资源“更多”,用“大观念”进行内容统摄,具有情境驱动特征。王建芹(2023)认为大单元教学是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吃透本节课的知识,还要对整个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化建构,跨单元甚至跨学段地将与之相对应的知识进行整合,充分考虑相关知识的前后联系,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 综上可见,在国内大单元教学设计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必然取向,大多数学者认为,进行大单元教学时,从整体出发,根据教学实际需求,重新整合教材,落实单元语文要求,创建真实情景,注重学生的素养提升,使学生学习更加系统。 2.课堂作业的研究 在国外,在中国知网以“课堂作业”为主题进行搜索,限定在CSSCI期刊,检索到与课堂作业相关的探索和研究为较少。 在国内,在中国知网以“课堂作业”为主题进行检索,共得到384篇期刊文献,其中核心期刊47篇。高玉梅(2017) 研究发现,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课堂作业,对于教学目标的落实、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起着重要的作用。邵莉丽(2022)基于课堂作业的概念、设计原则和具体分类,提出了从明确教学目标、采用科学方法、控制作业数量、布置小组作业和实践作业来优化课堂作业设计。施丽燕(2022)从避免作业设计误区角度,提出了课堂作业设计要注意目标的适宜性、设问的规范性、思维的发展性和素养的拓展性,避免教与学隔离、设问偏难偏怪、思维缺乏深度和本本化等误区,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和学情分析等功能。程惠萍、杨 花、张智媛(2022)以作业设计为切入点,构建“一三一”模型,优化课堂作业设计,提升了教师作业设计的思维含量。张爱叶(2023)围绕课堂作业设计的着力点、把握课堂作业设计的侧重点、展现课堂作业设计的多样性、细化课堂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优化课堂作业设计的激励性五个方面展开研究,通过理性的作业设计促进小学生语文知识内化,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通过梳理国内有关课堂作业的研究发现,有的是基于作业设计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有的是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达到育人的要求。为我们进行课堂作业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3.大单元视域下课堂作业的研究 在国外,在中国知网以“大单元视域下的课堂作业”为主题进行搜索,检索到与大单元视域下的课堂作业相关的探索和研究较少。 在国内,在中国知网以“大单元视域下的课堂作业”为主题进行搜索,检索到与大单元视域下的课堂作业相关的探索和研究的文献较少。孔迎(2023)提出了大单元课堂作业设计的依据和策略,并且阐述了大单元课堂作业设计的基本框架,明确大单元课堂作业设计的流程,形成了作业设计的基本思路。 综上,从国内外同领域研究成果及现状来看,大部分学者对大单元和课堂作业设计、实施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这些成果对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研究参考。但是大单元教学大多数应用在我国语文教材编写和教学上,对具体课堂作业设计的聚焦较少,本课题所研究的利用大单元教学能够促进课堂作业设计具有切实可行性,提供值得借鉴的作业设计范例,力求丰富大单元视域下课堂作业的实践的成果。 (四)本课题对已有研究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对已有研究和成果进行丰富,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 1.理论意义 通过对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实践的深入研究,同时辅之以对作业设计者和实施者的访谈,研究出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思路、途径、方法以及进行单元作业设计时应该要遵循的一些要点,构建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路径,进一步丰富大单元视域下课堂作业的相关理论研究,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2.实践意义 本研究一方面能够让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经过实践认识大单元教学模式在课堂作业中所能发挥的积极效用,并促进自身教学理念和意识的更新,明晰大单元视域下优秀课堂作业设计的特点,为其提供可供参考的课堂作业设计路径;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教师反思当前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大单元教学为引导,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强化作业效果,优化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知识能力,充分发挥课堂作业的教育价值。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本校1-2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及学生。 (二)总体框架
(三)研究内容 1.开展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目标的研究 基于大单元理念,分析单元教材,明确单元作业主题及语文要素;分析课程标准、教材、学情和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作业的目标。其中,低年级学段由于没有明确的单元划分,也没有相应课文单元的主题,但经查阅资料发现,相关学者根据课文内容得出比较一致的单元人文主题;与此同时,由于所学内容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课题组研究总结可以从识字与写字、朗读默写背诵、思考与练习三个方面来看语文要素的训练点。 2.开展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内容的研究 大单元课堂作业内容的设计包含课堂作业情境的设计和具体课堂作业任务的设计。将各时段的课堂作业统筹整体安排,梳理出大单元课堂作业内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课堂作业状态,要让学生感受到吸引力,愿意去写作业,以达到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目的。其中,课堂作业资源,可以是选编、改编或是创编。 3.开展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形式的研究 基于大单元理念是将单元内容统整后来设计作业,因此作业形式也必须要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使不同形式的课堂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以及提高作业的兴趣都能有更好的帮助,进而提升学生素养。课题组结合低年级学段的教材内容,研究课堂作业的形式主要有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 4.开展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实施及评价的研究 向学生推送多元化作业,从评价的方式、评价的主体以及评价标准入手,发挥作业评价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探索多元化评价体系。 我们要看到每个学生的差异性与特性,在评价标准多元化的基础上,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运用起来,重视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形成性评价。其中加强学生的自主评价和学生间的互评。课堂作业评价的方式可以是符号式、评语式、奖励式等,形成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的评价体系。 (四)重点难点 1.研究重点: 明确单元主题,确定大单元课堂作业目标,梳理课堂作业内容,重构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低年级课堂作业形式和评价体系,打破传统的课堂作业布置形式,探索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高效途径与方法,优化学生的作业体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稳步提升,是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重点所在。 2.研究难点: 获得大单元背景下课堂作业设计和实施的相关数据,把握课堂作业设计和实施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对作业设计和实施的具体需求以及兴趣需求是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难点所在。 (五)主要目标 1.学术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理清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形成对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新的认识,研究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高效途径与方法,形成符合我校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丰富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既有的研究成果。 2.实践目标: 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和作业观,促进教师正确认知大单元教学模式和教学优势,以及进行大单元课堂作业设计的价值和意义,推动2022版课标在课堂作业设计中的深入贯彻,提高大单元课堂作业设计和实施的水平。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知识掌握水平,优化低年级学生的作业体验,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思路方法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研究初期,通过调查研究法,理清本校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的实施现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其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其次,利用文献资料法,理清有关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实践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第三,使用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从课堂作业目标、课堂作业内容、课堂作业形式、课堂作业实施及评价四个方面开展研究,探索出优化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效果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形成研究报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推进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提供支持。 (二)具体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库等,积极查阅国内外与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的相关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先进理论,掌握国内外关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方面的发展动态,梳理有利于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资料,夯实课题理论基础,应用于后续研究工作中。 2.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研究初期,面向我校低年级全体语文教师,设计有关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实践现状的问卷调查表,发现课堂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确立课题研究指明方向。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对教师采用有效全面的调查问卷,及时反馈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课题研究方向提供第一手材料。 3.案例研究法:通过考察其他一线教师在大单元视域下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质量和效果的有效策略,分析一些典型的作业设计案例,并总结出其特点,以此为本研究的课堂作业设计提供一些思路,赋予课堂作业新的价值和意义。 4.行动研究法:利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开展理清大单元理念的研讨活动,明确如何制定大单元下课堂作业目标,合理重组教材内容,设计符合我校小学低年级语文的课堂作业内容和形式;开展课堂作业的实施及评价,以不断的优化教师对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的正确认知,促进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能力和作业评价的提升,优化课堂作业的实践效果。 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利用经验总结法,按计划不断总结、反思、改进课堂作业目标、内容、形式、实施及评价;在结题阶段,给出有效的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效果的实践路径,形成结题报告和案例集。 (三)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3年3月----2023年9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查阅文献,认真梳理,为本课题寻找相关理论资料和理论依据,明确研究方向。 3.制定可行的课题研究步骤,制定课题方案。 4.运用调查研究方法,了解我校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和实施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曹长伟、张洪刚负责) 5.申报立项。 6.收集、整理、分析文献资料,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3年10月---2025年1月) 1.以本校低年级师生为对象,构建符合我校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单元目标。(唐小红、刘太清、房立芹、曹长伟负责) 2.设计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内容,并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作业形式。(唐小红、刘太清、房立芹、曹长伟负责) 3.通过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法,组织实施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的实施。(唐小红、刘太清、房立芹、郑子红负责) 4.基于课堂作业内容,优化过程性评价方式,形成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的评价体系。(唐小红、刘太清、房立芹、郑子红负责) 5.收集相关资料。(曹长伟、张洪刚负责) 6.探索与总结大单元视域下高质量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实践路径,并做好阶段性工作小结。(唐小红、房立芹负责)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5年2月---2025年6月) 负责人:唐小红、刘太清、房立芹、郑子红、曹长伟、张洪刚 1.整理研究过程性资料,全面系统地对比、分析,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研究报告。 2.形成课题结题报告,推广研究成果。 四、创新之处 在思路方法上,能够从课题组成员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科新课程标准、大单元策略等内容为依据,理论联系实际,从个别到一般,给出设计和实践大单元课堂作业的途径和方法,针对性、实践性更强。 在观点上,提出了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落实大单元课堂作业设计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尊重小学生的身心特征,赋予其趣味性,与之前相关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五、预期成果 (一)成果形式 1.《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总报告。 2.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的实践研究的相关论文。 3.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案例集。 |
(二)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 这些研究成果将在本校内推广使用的基础上,推广至东里镇内使用,以充实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作业实践既有的研究资料,丰 富既有的研究成果,构建高效课堂作业设计,为一线语文教师更好地设计和组织课堂作业实践活动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对作业兴趣的提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而确保学生学业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建芹.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这样做》[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26):65. [2]张爱叶.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有效性初探[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03):103-105. [3]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 (10):1-3. [4]孔迎. 美育语境下的初中美术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 2023.DOI:10.27829/d.cnki.ghfsy.2023.000022. [5] 王红霞.单元作业:核心素养导向下作业设计的迭代与重构——以第二学段为例[J].语文建设,2023,(06):25-2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7]袁鑫.小学语文中段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案例研究[D].导师:郑鑫.西南大学,2022. [8]张斌贤,褚洪启等主编.西方教育思想史I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9] 盛群力,马兰.面向完整任务教学,设计复杂学习过程——冯曼利伯论四元培训与教学设计模式[J].远程教育杂志,2010,28 [10] 莫里逊. 大单元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5. [11]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2):11-15. [12]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9, No.383(04):1. |
[13] 王云峰. 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创设更广阔的空间:小学语文课程实施新探索试评[J]. 语文建设,2019(4下). [14] 陆志平. 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追求[J]. 语文建设,2019(6 上) [15]荣维东.大单元教学的基本要素与实施路径[J].语文设,2021,(23):24-28+41. [16]张林青.统编版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研究[D].导师:艾兴.西南大学,2021. [17]高玉梅.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要则[J].教学与理,2017,No.690(05):30-31. [18]邵莉丽.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索[J].读写算,2022(22):136-138. [19]施丽燕.课堂作业设计的误区及对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6):67-68. [20]程惠萍,杨花,张智媛.“双减”视域下区域推进作业优化实践探索[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9):55-57. [21]居梅芳.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2]邱志凯.“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2(05):66-69. [23]朱玉茹.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大单元作业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22(Z3):48-50. [24]石祥.农村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内容优化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学,2017. [25]王月芬.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26] 许青青.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8):191-193. [27]杨茂华.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 [28]朱文辉,石建欣,冀蒙.“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的困境审视与思路转向[J].教育学术月刊,2022,(12):74-80.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三、专家组成员听取了该课题开题报告,认真审阅了有关课题前期准备材料,通过评议,形成以下意见: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日
|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五、所在单位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六、县教科室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