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沂源县实验小学基本简介
索引号: 11370323493219886F/2024-5488485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12-26 发布机构: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沂源县实验小学基本简介

发布日期:2024-12-26
  • 字号:
  • |
  • 打印

沂源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45年,原名南麻完小,1962年参加过全国文教群英会,1978年被定为首批省重点小学,1985年改为现名,1994年成为省级规范化学校,2007年迁入现址,2019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2021年立项全国文明校园,2023年学校入选中国质量奖受理名单,山东省共2个教育机构入选,我校为入选的唯一一所小学。20218月,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在教育和体育局的直接领导下,沂源县实验小学、沂源县新城路小学、沂源县新城路幼儿园结为“学校共同体”,2022年创建为“沂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激发活力,发扬传统,凸显特色,实现互动,全面推动校间优势互补,实现协同发展。

两处校区现占地面积100余亩,62个教学班,2634名学生,162名教职工。其中,新城路小学现有20个教学班,54名教职工,960余名学生。学校投资60多万元,对新城路小学的学校环境、设施、文化进行了全面改造和提升,极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先进的学习环境。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溯源求真、笃行致远”为办学理念,以办“滋养生命成长的齐鲁名校”为发展愿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领跑者”为目标,以党建为引领,以三年规划为载体,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科学应对挑战,积极务实作为,“溯源求真,致远笃行”,建设活力校园。

提升办学条件:2007年,学校迁入新址后,不断加大投入,办学条件大幅度提高。投资600余万元,实施操场全面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塑胶面积达12678平方米,建成400米标准塑胶跑道1条,人工草皮足球场2个,篮球场5个、排球场4个。投资200余万元,配置、补充了各类教学仪器和设施设备,按标准建成、改造高档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舞蹈室、科技活动室、音美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30余个。每间教室配备了先进的触控一体机。为全体教师、学生配备新桌凳,学校办公与学习条件得到彻底改善。投资150余万元,铺装校园大理石地面7000多平方米,改造地下管网,更新绿化苗木,极大提升了校园美化和绿化档次。投资300余万元,完善校园监控系统,粉刷了所有校舍外墙,对部分办公室、功能室进行内部装修,更换教室、办公室门窗,建设两口录播室6口简易交互式教室,学校的整个校舍面貌焕然一新。

打造文化品牌:学校制定了完善的制度,编撰了多维的校本课程、师生手册、学生手册。依托鲜明的地域特色,探索打造“源远文化”,溯“源”致“远”,让学生扎根沃土,培根铸魂,仰望星空,面向未来,厚植家国情怀。围绕 “日行一善,止于至善”的校训,浸润“融善于心,严精活实”的教风和“择善而行,与乐同在”的校风,努力做好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工程,激励师生择善而行,永不停息,止于至善。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张扬人性的幸福乐园。

坚持立德树人:认真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完善“以“善”为核心,融合文化传承、学科课程、综合实践、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师长示范”六位一体的德育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和习惯养成,实施多维教育,探索家校共同体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提高教育质量: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意识,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提升工作标杆,创新和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因材施教,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深化“多维·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建设过硬队伍: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一流”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大计。目前,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学能手、淄博名师、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教学能手、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20余人。

近年来,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提升,立项为全国文明校园,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全国阳光体育运动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和谐校园建设典型学校、全国语文教改示范校、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级规范化学校、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教学示范校、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艺术教育示范校、省电化教育示范校、省级绿色学校、省国际象棋特色学校、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市首批劳动教育示范校、市中华经典诵吟特色学校、市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特色学校、市诗词校园、首批市青少年阅读成长基地、市公园式单位、市平安校园、市五好基层关工委、市消防安全教育室等荣誉称号。原国家基础教育司副司长、督学王文湛来我校视察后,欣然题词:“齐鲁小教一枝花”。

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以建成绩卓著、特色鲜明的齐鲁名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领跑者为目标,构建完善“点、线、面”融合的多维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多维教育,以“教育教学工作课程化”推进的思路,“溯源求真,致远笃行”,建设活力校园。一是构建了六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整合丰富的德育课程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围绕学科课程、综合实践、心理健康、文化传承、师长示范、家庭教育方面全面推进实施,努力提高德育实效,形成德育特色,努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用专业的课程理念设计德育活动,确定核心素养目标,通过任务驱动、评价导引等措施实现精准化育人的育人模式。二是基于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的基本要求,按照基础、探究、拓展三个层面整合、重构、创生了学校“多维课程体系”的五架马车,暨学校的五育课程,学生在课程超市中徜徉,全面发展,特色发展,个性发展;三是以问题研究为导向,推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实践,打造“多维高效”课堂,探索出“四三五”课堂教学模式。

内设机构:内设办公室、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安卫办、工会、勤工俭学办公室。2000年建附属幼儿园一处。

工作职能:

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按教育规律办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学校规模,设置学校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方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使每个教师都热心于教育事业;做好安全防范,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学校信息:名称:沂源县实验小学;校址:沂源县城鲁山路25号;电话:05333241051;邮箱:yyxsyxx@zb.shandong.cn

办学性质:公办学校

主管部门: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