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沂源县沂河源学校教学研究成果
索引号: 11370323493219886F/2024-5364207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11-18 发布机构: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沂源县沂河源学校教学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4-11-18
  • 字号:
  • |
  • 打印

 

梯级教研“5+2+O”,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沂源县沂河源学校“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成果推广应用实践

 

2021年以来,北京市海淀区“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优秀教学成果在我市推广。作为实验校之一,我们认真学习海淀成果经验,结合校情、学情,努力探究海淀成果本土化的路径,实现海淀教学成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赋能学校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在学校梯级教研机制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促进了学校教研活动的转型升级,提高了校本教研效益,推动了学校育人质量的整体提升。现将我们的一点做法汇报如下:

一、明确重点完善机制

我们积极借鉴海淀“5+M+N”的教研模式,创新我校的教研形式,提出了“梯级教研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5+2+O”的教研模式。“5”是五大学科教研基地的积极创建“2”是两大教研团队的精打细磨“0”是optional的首字母,结合省市县的研修课程和学校开发的研修课程,提供给老师们丰富多彩的研修资源,供老师们自主选择。

实现项目推广的高效,我们学校建立了推广工作的常态化运行机制。

第一,校长负责制。学校校长作为推广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带领全校教师开展推广和应用工作。

第二,教科室负责的专业指导机制。学校教科室负责推广项目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聘请专家开展专业培训,过程性评价以及总结提升和成果的应用推广。

第三,建立成果推广激励机制。根据成果推广的需要,建立完善了成果推广一把手负责制、过程督查制度、奖励制度、评估制度,学校开展成果推广的优秀案例评选,积极申报县市级“优秀推广成果应用”的课题,开展“基于成果推广”的课堂展示活动,积极参加县市级的优秀推广成果的交流大会,学校还把教师的成果推广活动参与情况计入年度考评。

二、依托学科基地创建,强化多维校本研究

    1.学科课程建设研究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学习任务群的整体规划,以学习任务群为主要内容的学科特色课程,要突出不同学段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例如:小学语文学科组构建“兴趣为先,缓坡而上”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体系。一年级图画书、儿童诗阅读;二年级“快乐读书吧”、桥梁书阅读;三至五年级纯文字阅读。探索各年级阅读教学课型:一年级——读引领课、自读讲述课、绘本识字课等。二年级——激趣导读课、阅读分享课、创作积累课。三至五年级——导读规划课、阅读推进课、交流欣赏课。

提高教师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大阅读”氛围,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为解决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困难的问题,初中语文学科组集体研讨,确定“读、批、议、写”的阅读教学课程体系,用自主阅读课来完成“读”、“批”环节;用专题讨论课来完成“议”这个环节;用写作展示课完成“写”这个环节。各备课组通过阅读展示课、阅读批注展评、读后感评比、情景剧展示、辩论赛、朗诵各种活动来巩固整本书阅读成果。在开展多维阅读教学实践中,整理了多维阅读教材,有效解决了整本书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再如:英语学科组注重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与多样化校本课程开发。在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将国际、国内的时事热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将国家课程做校本化实施,立足本民族优秀文化,放眼世界。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奥运会等时事均被作为教育教学的契机。学科组教师通力合作,充分发挥英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统一的特点,让学生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此外,学科组相继开设了生活英语、英语报刊摘要、英语影视欣赏等基础类、实用类和拓展类的校本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需求。

    2.课堂教学改进研究

我们学习海淀成果,在全校所学科中开展基于制约学科发展的问题研究。2022年10月,全校科任教师以备课组和学科组为单位,积极筹备,认真研讨。科任老师们立足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制约学科教育教学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备课组内与学科组充分交流研讨,全校所有学科共确定出了制约学科发展的64个关键问题。11月-12月,全校教师针对本学科的关键性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反复探讨,通过学习结合工作的不断印证,通过感性上升理性的总结锤炼,进而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

例如,美术组为解决美育与德育如何结合的关键问题,开展校园“山水文化”美术特色课程研究。将校园“山水文化”建设与美育教学相结合,将美术特色课程与学校、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打造“一校一品”的美术特色课程。依据组内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创作形式分为五个系列,分别是游山玩水—综合画”“青山绿水—淡彩画”“重山复水—版画”“福山禄水—葫芦画”“云山雾水—扎染画。另外,美术组在美术特色教学中渗透“山水文化”的内涵,使学生不仅成为校园文化的接受者和体验者,更成为校园文化的创造者,提升美术素养和文化内涵,实现德育与美育的合作共赢。

关键问题精准,解决方法多样,教育教学效果良好。

3.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语文学科组开展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讨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深入分析如何通过研读单元语篇,聚焦大观念,提炼单元核心价值。在引导学逐步掌握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规律同时,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指导学生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指导学生在每一个大单元教学中,有层次分阶段地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4.教研共同体建设研究

学校的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和音乐五大学科组教研水平高,学科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高,教育教学成绩优秀,所以首先确定创建这五大学科的教研基地,以这五个学科为基础,辐射带动其他学科教研基地的创建,成立学校校本教研共同体,形成“5+N”的发展模式。

本学期一个典型的辐射带动案例是体育学科组在五大学科教研氛围的带动下体育学科教研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五大学科的教研氛围,教研方法,教研思路影响带动了体育学科组的教研活动而产生实效。体育学科组全体教师在研究制约本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不断研究探讨,解决了体育团体项目不好的局面,在刚刚完成的全县体育运动会上,表演大型团体操,大获成功。

三、依托教研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两个教研团队分别指的是“大教研团队”和“微教研团队”,大教研团队包括学科组内所有成员,下设九个年级备课组,初中和小学分别设一个教研组长。

大教研团队负责指向学科关键问题的教研活动,以及组织参与各级各类的讲课、教研活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要全程参与指导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大教研团队强调发挥团队的集体力量。比如,初中语文学科组利用团队的力量,群策群力,分别形成了“规范书写教学校本教材”“整本书阅读校本教材”“古诗歌高效教学模式”等教研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全校语文教育教学的水平。

“微教研团队”是把具有相同研究爱好的老师组成的一个4-6人的小型教研集体,我们制定了《“微团队”与“微创新”的实施办法》。学校鼓励微团队提出教学创新、“微研究”的申请,学校组织专业人员审定通过后实施。学校把“微研究”纳入教师个人业绩和团队考核。

我校“微教研团队”23个,比如,“翰墨书香”书法微团队、“综合感统”低年级体育微团队、小古文微团队、非遗文化微团队等等。诸多的“微”研究搞得有声有色,微教研带动学科教研向主题化、项目式转变,给教育教学带来巨大效益。

2.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每个教研团队都要求青年教师制定长远及阶段性专业发展规划。开学初,制定本学期阶段性目标,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学期中,在学科组会上交流教学困惑,听取老教师的经验指导;学期末,梳理、归纳本学期收获,在学科教研会上作学期成长汇报。

3.师徒结对携手共进,教学相长砥砺前行。学科组为新入职教师安排“业务”师傅,指导其日常教学。青年教师每学期上公开课,骨干教师上研究课,开展同课异构等听评课和教学经验分享活动。安排青年教师参加“教师基本功大赛”观摩以及县市级公开课观摩等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分享学习收获。学科组教师在一路同行中淬炼专业技能,学科教研团队整体业务素养不断提升。

四、提供研修多样选择,满足个性化需求

这是“梯级教研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5+2+O”教研模式O的部分。学习海淀构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教师研修课程”,全体教师参加了省市县统一的研修与培训,比如:新课标的培训,新教材的培训,希沃多媒体应用培训,师德师风培训,高效课堂培训等等。此外,学校还与“清华大学宋少卫团队”共建共学;先后与沂源四中、第二实验幼儿园、实验小学等学校构成“联片教研”共同体;学校不断派出骨干教师队伍,分赴潍坊、东营、日照、济南、泰安、青岛等地实地考察学习

学校为全体教师提供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校本研修项目,全体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多样选择。过去的一学年,学校提供的研修项目都有:高效课堂策略培训,作业的有效性培训,专业发展路径培训,等等。全体教师完成的研修平均课时数达100学时以上,研修效果显著。

五、成果推广的阶段性成果

“梯级教研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5+2+O”的教研模式大幅度地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我校名师培养取得了新突破,到2022年底,全校已有3名淄博名师,1名淄博名班主任。2023年有一名教师成为齐鲁名师建设人选,2名教师成为沂源县名师建设人选。第二,教师职称评定取得新突破,20231月1名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9名教师被评为副高级教师。第三,到2023年4月为止,我校具有县级以上的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到头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的人数已达到86人,占全校总教师数的31%。第四,2023年4月7日,我校代表沂源县接受淄博市教研室的教学督导,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受到教研室领导的高度赞扬。第五,到现在为止,我校教师的梯级培养成效显著,“教学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梯级清晰,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1.学科教研课程化的水平不高。当前学科教研多是随机设计和应急的教研,缺乏系统性,离着教研课程化的目标还有距离。下一步需要改进的是学科基地建设与教研课程化的联姻,争取做到既有总体设计,也有灵动火花,既有行政推动,也有自发自愿。目标是经过一年的推动,形成教研内容序列化、教研实施固态化,教研评价可视化的教研局面。

2.教师研修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研修资料碎片化严重,过多依赖线上研修的形式,不能很好的保证研修的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打算建立全校共享的研修资源库,为全体教师的系统学习提供完整的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相关资料,尽全力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3.学科组内部教师和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专业发展还不是很平衡,两极分化的情况还比较突出。我们下一步打算用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思路来应对和解决这个问题。

细化丰富“5+2+O”教研模式,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终生持续成长,让教师寻求科学、高效教研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教育幸福。沂源县沂河源将以“德参高山,智若善水”的情怀踔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