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沂源县第一中学评先树优 | ||
---|---|---|---|
索引号: | 11370323493219886F/2022-5280010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2-10-25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
沂源县第一中学评先树优
公示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普通中学学生和班级省级市级评优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学校评选审核,拟评选14个省(市)优秀班集体,现将名单及材料公示如下:
序号 |
区县 |
学校名称 |
班级名称(年级+班级) |
班级人数 |
1 |
沂源县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一7班 |
48人 |
2 |
沂源县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一26班 |
50人 |
3 |
沂源县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37班 |
36人 |
4 |
沂源县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3班 |
48人 |
5 |
沂源县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8班 |
50人 |
6 |
沂源县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21班 |
50人 |
7 |
沂源县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一31班 |
50人 |
8 |
沂源县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一16班 |
50人 |
9 |
沂源县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14班 |
48人 |
10 |
沂源县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19班 |
50人 |
11 |
沂源县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36班 |
50人 |
12 |
沂源县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7班 |
50人 |
13 |
沂源县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25班 |
50人 |
14 |
沂源县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7班 |
50人 |
省级优秀班集体事迹材料
高一7班
一、思想建设。在我班团支部成员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互相配合,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团支部的学习尖子还常常积极与同学们交流心得,分享学习方法。
二、学风建设。7班加强了班风学风的建设,同学早上起床晨读、晨练,既提高了学习也锻炼了身体;平时上课也是很积极,出勤率高,作业完成、上交及时,得到了各任课老师的好评。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向老师请教问题,主动在课堂上发言。
三、社会活动。7班开展了一些列活动:定期召开团会和开座谈会,多次找同学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团支部支委带领同学到医院看望了生病的同学并给他们带去了慰问品;积极组织参与社区活动,打扫社区卫生,并帮助环卫工人打扫街道,并对校园内的植物进行定期护理,保护生态。
高一26班
一、团结协作,形成良好班风
班风是班级的灵魂、班风是班级建设的核心、班风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一个班集体要想有凝聚力。大家能将班级的荣誉与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实到实处,让班级稳步前进,促成飞跃。班干部能以身作则,在学习、工作及品德等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使班委会真正做到成为了连接老师和同学们的桥梁。
二、加强团员队伍建设,积极进取
26班每一名团员都积极努力,奋发向上,在校团委及班团支部的领导下,注重自身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的规定,紧握时代的脉搏,提高自己的水平,提高自身的素质,在班级内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的班风,及时地指出自己的不足,形成互帮互助的班级团队。
三、浓浓学风,学海无涯,勇攀高峰;
“班风正,学风浓”这是26班的形象和特色。首先,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加强对良好班风学风的培养,形成了“勤学,好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浓厚学风。其次,同学们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班级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第三,加强学习经验交流,定期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同学们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
高二3班
高二年级 3 班是由48个怀着同样梦想的孩子组成的集体。分班以来,学校历次期中期末考试成绩,高二3班均名列前茅。学校年级组举办的各种活动,如运动会、量化常规管理月、跑操比赛、征文比赛等,也都积极参加并获奖。这是一个团结友爱,充满朝气,勇于承担的集体,是一个奋发向上,敢于挑战,有着强大凝聚力、创造力的集体。
在这个集体刚刚组成的时候,就由全体同学选举出班长,然后由班长提名同学表决选出了其他班委会成员。这样做,既体现了班级民主,又注意了班委会的团结,为以后的学生自我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由班委会成员向同学征集各人负责方面的建议,经过班委会的集体时论和同学们的修订最终形成班级制度。由于这些制度都是同学自己提议形成的,所以执行起来就比较有力度。这样就为班级以后的良性运转提供了保障。
学生学习兴趣高、学风浓厚是我们班班级建设的突出成果。大部分同学对作业不含糊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各科作业,对学习不肯放松。学风浓厚还表现在同学们在学习中的互助有的同学某一科强,有的同另一科好大家时聚在三起,讨论学习,各自介绍自己擅长学科的学习,向别人请教自己薄弱环节的,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增进友谊,促进了班级团结。
在班级的集体生活方面,我们坚持开展主富多彩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学习小组竞赛、学习经验交流会、跳绳比赛、期末考试表彰会等等,让每位学生实践中多锻炼,发挥自己的才能。尽量使整个班集体团结起来像个大家庭,大家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进步,整个集体也就跟着不断完善。
高二37班
一、民主与规则并重
在班级中由学生演讲推选学生和老师都信赖的班委,民主选举的班委既可以深的同学信赖,又要以身作则,敢抓、敢管,迅速形成一个有力的核心,随时提醒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并且由班委和同学代表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出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商量出解决的办法,这是有人情味的规范。形成班级规范化管理办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形成规范,形成常态,成为班级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优良浓厚的学风
37班有着浓厚且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主题班会使同学在正确对待学习压力的指导下,认识到学习对于自身和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使同学能够有对学习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积极投入到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建立“学习共同体”,形成优势互补,互相帮助,也可以强强联合,通过共同研讨,实现共同进步。
三、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常规评比—宿舍教室卫生纪律大评比,形成了整洁的环境,有序的纪律。跳绳、投篮、拔河比赛、毽球等活动既能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放松心情,又可以让学生能够懂得为他人喝彩。
高三8班
一、重视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日常管理,营造学习环境,班干部积极调动全体同学,使班级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营造了学习氛围,为丰富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健康向上的班风导引我们前进。良好的班风来自于严格、民主的班级制度。我们班级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三、开展“好习惯养成活动”。以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 良好的自学习惯、听课习惯、阅读习惯、作业习惯、书写习惯,重视课前自学,加强课堂自学,关注课后自学;学会做课堂笔记,学会提学习问题;明白工整是书写的第一规范。
四、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组织全班学生认真学习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尊敬师长,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高三21班
1、入学军训成果会操表演中获得第一名.
2、国歌、班歌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3、一二九英语演讲赛上学生表现出众,荣获一等奖。
4、太极拳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班级在各位老师和同学共同努力下,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班主任获评“优秀班主任”、“市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吴会昊同学被评为“省优秀学生”,
市级优秀班集体事迹
高一31班
一、以雷锋精神为指引,培养学生爱国青操
学校组织学生团员到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录培养爱国情谆”,同字们向革命先烈们献花、鞠躬、重温入团誓词,了解先贤们的事迹。以此对学生团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統教育,培养爱看是国主义情操,继承、弘扬中华事命传统美德,鼓舞青年一代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申报材料)在平时我利用班会课给同学们放录像看视频,学习英雄们为保护国家不顾个人生命的鲜活例子,看感动中国,受益匪浅。
二、保护学校环境,成立天使之翼爱心社团
学校,是我们学习工作的重要场所。学校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师和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每当跨入学校大门,步入教室时,我们就好像走进自我的另一个家。我们在那里学习、生活、成长,每位同学都是这个家的一分子。我们的学校美丽温馨,我们有窗明几净的教室,高级的教学设施。学校环境是一个学校礼貌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反映。着眼于身边,当地上有垃圾时,我们将它捡起,而不是忽略它的存在我们弯下腰,礼貌地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中。为此我班学生分为了六个活动小组,利用课间时间给学校拣纸,给实验室、机房打扫卫生等在劳动活动中培养学生服务意识。
三、学习雷锋互助精神,成立晚自习学习小组
我班学生住校生很多,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比家里多,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利用好学习资源,我们建立了晚自习互帮互助学习小组,我们将50名同学分成了8个小组,每个小组中有一个相对学习较好的利用课余时间负责给学生解答学习中的困难,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以整体小组为评价体系,期来考试后看看哪一小组表现最好给予奖励。构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团结互助,使我们的班集体更加团结和谐。雷锋精神已在同学们的心中扎下了根,并不断引导着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发扬雷锋高尚的风格,弘扬雷锋可贵的精神,我们从小事做起,从此刻做起,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在今后的慢慢长路上,我与我的班集体将一如既往,用拼搏和努力来创造新的辉煌!
高一16班
一、健康向上的班风导引我们前进
良好的班风来自于严格、民主的班级制度。学期初,我们班根据实际情况由班主任老师和班委成员以及学生代表成立“班规制定小组”,根据学校规章制度并充分听取班级同学建议制定班级规范条例。对班级各项工作都作了明确的规定,班级制度是由学生自己提出、制定,因而效果较好,对于班级工作的展开比较到位。小到卫生工具如何摆放,大到自习纪律的维持,学生都能各负其责。
二、强大的班级凝聚力推动我们发展
师生共同努力营造了民主平等的氛围,使每个学生将这个班当作自己的家,人人都爱她,时时都想着她,与她共荣辱,同忧患,让同学们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生活。同时我们班级是一个学习气氛极其浓厚的群体,学习上班级成员们都严格要求自己,你追我赶,力争上游,不放弃任何提高自己的机会。
三、多姿多彩的活动丰富我们生活
在班级的集体生活方面,我们坚持开展积极向上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学习竞赛、小组竞争、辩论会等等,让每位学生在实践中多锻炼,发挥自己的才能。尽量使整个班集体团结起来像一个大家庭,大家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进步,整个集体也就跟着不断完善。学生在集体中互相帮助,共同切磋,相互鼓励,提高了学习成绩,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高二14班
一、团结协作,形成良好班风
班风是班级的灵魂、班风是班级建设的核心、班风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一个班集体要想有凝聚力。师生共同参与制订《班级公约》,体现高了二(14)班人性化的管理以及同学们极强的自律和自理能力。班委会务实有力,建立了较健全的工作制度。班干部能以身作则,在学习、工作及品德等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增强班集体团结奋进的向心力。
二、浓浓学风,学海无涯,勇攀高峰
“班风正,学风浓”是高二(14)班的形象和特色。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加强对学生进行学风的培养、树立良好学习思想和学习态度,形成了“勤学,好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浓厚学风。同学们团结互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班级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加强学习经验交流;同学们相互借鉴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
三、累累硕果,实至名归
一学年来,高二(14)班在全体老师的带领下及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在“团结互助,活泼进取,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良好班风的指引下,在争做新时代的感召下,成长为一个充满朝气、勤奋上进、团结互助的优秀集体,并取得累累硕果,多次被评为“学习优秀班集体”、“卫生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
高二36班
一、以学生为主体,民主化管理。
在班级中组织学生演讲精选学生和老师都信赖的班委,民主选举的班委可以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和信赖,同时又要以身作则,敢抓、敢管,迅速形成一个得力的管理员对,随时提醒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并且由班委和同学代表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出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商量出解决的办法,这是有人情味的规范。形成班级规范化管理办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形成规范,形成常态,迅速形成优良班风。
二、形成浓厚的学风
通过主题班会使同学在正确对待学习压力的指导下,认识到学习对于自身和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使同学能够有对学习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积极投入到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建立“学习共同体”,形成优势互补,互相帮助,也可以强强联合,通过共同研讨,实现共同进步 ,36班形成了浓厚且积极的学习氛围。。
三、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组织常规管理月活动:常规评比—宿舍教室卫生纪律大评比等,形成了整洁的环境,有序的纪律。
跳绳、投篮、拔河比赛、毽球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既能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放松心情,又可以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刚刚过去的一学期,高二36班在常规管理月、学习中均取得了级部第一的好成绩,参加校秋季运动会获得了总分第一名,积极参加校元旦晚会并集体表演《少年中国说》。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现了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高二19班
一、民主与规则并重
在班级中由学生演讲推选学生和老师都信赖的班委,民主选举的班委既可以深的同学信赖,又要以身作则,敢抓、敢管,迅速形成一个有力的核心,随时提醒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并且由班委和同学代表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出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商量出解决的办法,这是有人情味的规范。形成班级规范化管理办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形成规范,形成常态,成为班级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优良浓厚的学风
19班有着浓厚且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主题班会使同学在正确对待学习压力的指导下,认识到学习对于自身和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使同学能够有对学习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积极投入到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建立“学习共同体”,形成优势互补,互相帮助,也可以强强联合,通过共同研讨,实现共同进步。
三、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常规评比—宿舍教室卫生纪律大评比,形成了整洁的环境,有序的纪律。
跳绳、投篮、拔河比赛、毽球等活动既能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放松心情,又可以让学生能够懂得为他人喝彩。
最终在一学期的学习中,19班在常规管理月、学习中均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同学也在一学期的学习中有了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高三7班
沂源一中高三7班,是一个物理化学地理学科班,全班共60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4人,全部身心健康,积极向上。自高二选课组班以来,全班60名同学,在学校和年级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班主任和各科任课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向上,团结一心,在思想教育,学习,体育,班级活动等各方面都取得优异成绩,现总结如下:
教育是国之根本。本着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优秀人才的理念,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生修养教育,全班同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任何违法乱纪行为,使全班同学始终处在昂扬向上的状态中。
在学习上,在坚决遵守国家双减政策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刻苦拼搏,全班学习成绩在每一次大型考试中,始终在同学科组合中第一,全班的尖子生群体的优势特别明显。
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全班同学在班干部的积极带领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无论是黑板报,还是卫生大扫除,都力争成绩最好。同时,班级还组织志愿者小队,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活动,增长社会适应能力,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虽然面临高考,学习压力大增,但是全班同学仍然坚持全面发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高三25班
一、 班级制度完整
班级组建了完善的班委会,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管理、自主决策、自我监督的机会。班委做好表率,引领学习氛围,同时也采取值日班长轮班制度,争取让每个班级成员能参与到班级里的工作,又能培养大家为班集体服务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
二、 学习氛围浓厚
我们班级是一个学习气氛极其浓厚的群体,自组建班集体以来,大多数学生在成绩上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同学们严格要求自己,你追我赶,力争上游,不放弃任何提高自己的机会。在学习上形成互助小组,举行经验分享主题活动,互帮互助,讨论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班级成绩在高三上学期稳居第一。
三、课外活动丰富
班级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篮球赛、拔河、跳绳等活动,乐在其中,同时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班级会定期举行各种活动,如高考200天倒计时活动、成人礼活动、给父母写一封信的感恩活动等,进一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高三37班
第一,同心同德,创设良好班风。班级秉承“班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观念,靠集体中每位同学悉心经营,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形成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鼓励大家不断向前,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第二,自我治理,成为集体主人。“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其正的教育”,班级坚持自主化管理,在自我治理中,学生树立了主人翁意识。班级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同学关系融洽,师生关系和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运动会、太极拳比赛、中英文诗歌朗诵会等,并取得优异成绩。
第三,强化常规,带动教育教学工作。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证,增强每一个学生的常规练习。练习的内容包括课堂常规、出操常规、劳动常规等诸多方面。日常行为的练习要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良好习惯。在学校常规检查中,我们班屡次获得卫生流动红旗,并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
第四,制定目标,激发学生奋斗动力。有目标才有动力。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每一个学生制定自己在知识、水平、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以及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学习动力充足,取得优异成绩。37班被评为优秀班级、学习优胜班级。
公示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普通中学学生和班级省级市级评优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学校评选审核,拟评选69名省(市)优秀学生13名省(市)优秀学生干部。现将名单及材料公示如下:
序号 |
区县 |
姓名 |
性别 |
学 校 |
班 级 |
推荐类型 |
1 |
沂源县 |
王丽雯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25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2 |
沂源县 |
李宸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1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3 |
沂源县 |
吴一诺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3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4 |
沂源县 |
房孝帆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7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5 |
沂源县 |
成玉洁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19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6 |
沂源县 |
曹语晴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36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7 |
沂源县 |
孙程程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14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8 |
沂源县 |
刘俊泽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37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9 |
沂源县 |
杨铠宁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37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10 |
沂源县 |
杨清贺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37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11 |
沂源县 |
周忠慧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37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12 |
沂源县 |
王健宇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13 |
沂源县 |
于昕扬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14 |
沂源县 |
侯智峰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15 |
沂源县 |
周文杰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7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16 |
沂源县 |
李昕朔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7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17 |
沂源县 |
邓钰锟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7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18 |
沂源县 |
段语霄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2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19 |
沂源县 |
周怡璇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26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20 |
沂源县 |
王笑瑜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27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21 |
沂源县 |
张晓敏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27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22 |
沂源县 |
李悦暄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24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23 |
沂源县 |
王宇豪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6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24 |
沂源县 |
宗子淇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6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25 |
沂源县 |
宋熠冰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6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26 |
沂源县 |
田晨晓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6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27 |
沂源县 |
陈伯笙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1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28 |
沂源县 |
张仓正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1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29 |
沂源县 |
任姿璇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1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30 |
沂源县 |
韩金柱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2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31 |
沂源县 |
李用康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2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32 |
沂源县 |
刘广励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2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33 |
沂源县 |
戴高昕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8班 |
省级优秀学生 |
34 |
沂源县 |
谢雨良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37班 |
省级优秀学生干部 |
35 |
沂源县 |
张新烨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37班 |
省级优秀学生干部 |
36 |
沂源县 |
杜昕阳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1班 |
省级优秀学生干部 |
37 |
沂源县 |
朱逸佳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1班 |
省级优秀学生干部 |
38 |
沂源县 |
鹿传凯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2班 |
省级优秀学生干部 |
39 |
沂源县 |
田衍欣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2班 |
省级优秀学生干部 |
40 |
沂源县 |
李润青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15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41 |
沂源县 |
左芮冰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5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42 |
沂源县 |
宋明洋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2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43 |
沂源县 |
蹇小月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18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44 |
沂源县 |
史新月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32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45 |
沂源县 |
张业赢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4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46 |
沂源县 |
杨惠晏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26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47 |
沂源县 |
吕依林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11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48 |
沂源县 |
张哲文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29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49 |
沂源县 |
房冠彤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17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50 |
沂源县 |
窦茜涵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13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51 |
沂源县 |
周本阳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31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52 |
沂源县 |
郭晓萱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2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53 |
沂源县 |
韩心月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4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54 |
沂源县 |
王宇航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6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55 |
沂源县 |
王玉斌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5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56 |
沂源县 |
杨雨晴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9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57 |
沂源县 |
姜雅清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9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58 |
沂源县 |
娄艳红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9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59 |
沂源县 |
伊依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0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60 |
沂源县 |
江林桦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2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61 |
沂源县 |
周鑫雨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3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62 |
沂源县 |
崔贵珍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1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63 |
沂源县 |
曹洪毓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6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64 |
沂源县 |
刘馨琪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9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65 |
沂源县 |
李洁瑜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21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66 |
沂源县 |
魏知一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22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67 |
沂源县 |
刘成福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23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68 |
沂源县 |
杨月婵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24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69 |
沂源县 |
孟祥泰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26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70 |
沂源县 |
丁笑然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28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71 |
沂源县 |
王旭阳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0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72 |
沂源县 |
唐净如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2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73 |
沂源县 |
杨若雯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8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74 |
沂源县 |
于永孜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4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75 |
沂源县 |
安佳琪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5班 |
市级优秀学生 |
76 |
沂源县 |
陈一赫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8班 |
市级优秀学生干部 |
77 |
沂源县 |
徐一心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27班 |
市级优秀学生干部 |
78 |
沂源县 |
任纪茹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二24班 |
市级优秀学生干部 |
79 |
沂源县 |
耿莘雅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15班 |
市级优秀学生干部 |
80 |
沂源县 |
刘小涵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20班 |
市级优秀学生干部 |
81 |
沂源县 |
江浩然 |
女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4班 |
市级优秀学生干部 |
82 |
沂源县 |
吴来晖 |
男 |
沂源县第一中学 |
高三36班 |
市级优秀学生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