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公安局“三位一体”推动反诈预警劝阻工作提质增效 | |||
| |||
沂源县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局关于“精准预警、上门劝阻”工作部署要求,坚持把电诈预警劝阻作为“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环节,精心谋划、精准预警、精确劝阻,探索“六步”劝阻技战法,全面推动预警劝阻提质增效,坚决守护群众“钱袋子”。今年以来,全县共拨打预警电话3.8万余个,发送预警信息8300余条,见面劝阻疑似被骗群众3100余人(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6.3%。 一、精心谋划部署,推动预警劝阻常态长效 一是精心顶层设计。县局党委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亲自部署,要求整合数据资源,实体化运行,优化工作模式,精准开展劝阻防范。县局组织刑侦、网安等警种部门负责同志赴周村、潍坊等地学习预警劝阻工作先进经验,多次组织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预警劝阻措施,压实各单位工作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精心保障支持。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大力倾斜,先后投资80余万元建设100平方米的反诈中心,从全局抽调2名民警、8名辅警建立预警劝阻工作专班,购置引进东风、金钟罩等反诈预警平台,全力保障预警劝阻实战需要。三是精心建立联动机制。按照“统一指挥、精准推送、快速研判、分类劝阻、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反诈中心专班、派出所专业队、社区(村居)网格队”组成的联动预警劝阻队伍,区别指令紧急程度开展针对性处置。高危预警,由派出所预警劝阻专业队,第一时间找人见面,进行高效劝阻、精准劝阻;中、低危预警,由社区(村居)预警劝阻网格队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开展劝阻,确保在与犯罪分子的“时间竞赛”中赢得主动。 二、精准聚焦发力,打造预警劝阻全链条闭环 一是精准指令下发。县局反诈中心预警劝阻工作专班24小时值守,对预警信息进行处置,精准推送“高、中、低危”预警指令,督促落实“短信+电话+见面”劝阻措施。组建“反诈轻骑兵”专门工作群,每日将高危预警劝阻指令第一时间在群内发布,各派出所快速接收、快速反应、快速落实,确保全天候高效开展精准劝阻。二是精准上门劝阻。结合工作实际,提炼总结“一问二看三删四安五宣六签”六步工作法:询问当事人基本信息和现状,征得本人同意后查看手机可疑通话、短信、聊天记录、涉诈网络链接、涉诈APP、不明转账等,针对性删除涉诈要素,引导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对当事人进行防诈宣传教育揭露电信网络诈骗的惯用伎俩,最后签订《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承诺书》,同时对整个劝阻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确保被劝阻对象彻底脱离诈骗旋涡。三是精准研判支撑。针对平台下发的预警信息不全、当事人无法及时联系等情况,由县局反诈中心实时综合研判,统筹运用各类手段,对人员信息、通讯工具、活动场所进行深度研判,进一步完善预警信息、明确预警对象,及时推送基层派出所,确保线索逐一见底。 三、精细规范管理,确保预警劝阻走深走实
一是精细跟踪反馈。县局反诈中心专班每日安排专人按时限要求紧盯劝阻反馈,精确反馈录入处置方式、诈骗类型、涉诈嫌疑人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户、支付宝账户、微信账户等信息,为循线追踪、扩展串并奠定基础。对逾期未反馈、录入信息质量欠佳的,及时提醒并通报,确保“预警指令条条有落地、有回音”。二是精细考核管理。制定下发《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劝阻工作考核办法》,围绕签收率、见面率、反馈率等工作要求,每日对各派出所精准预警劝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汇总,每周对各派出所预警劝阻工作考核成绩进行通报、排名;对能见面未见面造成劝阻失效、反馈弄虚作假等情形,严格倒查问责。截至目前,已累计形成每周通报11份,有效倒逼责任落实。三是精细防范宣传。组织开展全县“无电诈单位、无电诈社区、无电诈村居”创建、“全民反诈”宣传防范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采取“1包N户”方式分片包干、逐户上门开展面对面宣防;加强对校学生、财会人员等易受骗群体精准宣防,签订《反诈承诺书》《风险提示单》,有效提升高危人群防诈“免疫力”;运用涉诈案例警示宣防,邀请自愿开展宣传的受害人讲述被骗经历,引导群众以案为戒,提高防骗意识;针对网络刷单、贷款等占比较高的电诈类型,与宣传部、教体局等部门联合制作科普类短视频、电诈预警提示等,通过指尖警务室微信群、朋友圈及抖音等媒介广泛宣传、警示,全面提升宣防效果。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