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司法局借力新媒体加强信息公开工作 | |||
| |||
沂源县司法局顺应网络发展时势,积极探索和运用“互联网+普法”技术手段,构建新媒体宣传矩阵,推动新媒体普法品牌化、实效化、专业化,助力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一、立足实际,拓宽渠道,探索新媒体普法品牌化。根据山区普法实际,以“新媒体+法治”新思路探索创新普法宣传方式,依托抖音号、微信、微博、村村响、百家号、腾讯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打造了新媒体普法矩阵,实现法治教育“全天候”“零距离”。开展品牌化创建工作,率先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抖音”普法,结合当下热点焦点,突出菜单化、趣味性、自编自导自演等特点,由单位职工利用下班时间拍摄录制,用方言土语释法明理。“沂源司法”微信号,通过栏目化分类,细化普法内容,针对民法典、社区矫正法、优化营商环境等内容,开设“民法典宣传在沂源”“普法云课堂”“服务大局普法行”等十几个小栏目,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开启了“指尖普法”新模式。目前,发布抖音号视频300余期,发布公众号900余条,浏览量突破2000万人次。 二、创新形式,突出特色,提升新媒体宣传实效化。围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适时推出专项解读和以案释法经典案例,做到宣传“接地气”,作品“有人气”。一是在内容选取上下功夫。“沂源普法”抖音号选取群众接受度高、容易理解的典型案例改编成法律小故事,内容言简意赅,剧情诙谐幽默,着重解读婚姻家庭、预防犯罪、依法维权等法律内容。二是设计包装求创新。视频背景音乐选取、文字字体设计等方面紧密关联法律主题,提升了微视频的代入感和趣味性。三是提供互动式法律服务。疫情期间,开启线上普法新模式,邀请律师上线当“主播”,解读了《传染病防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群众还可预约“点单”和咨询,线上线下互动,实现了普法宣传“隔空对话”,提升了普法实效。 三、转变观念,强化保障,促进新媒体宣传队伍专业化。县司法局重视新媒体宣传工作,转变传统观念,积极培养互联网思维,建立健全了普法新媒体的组织领导、日常管理工作运行制度。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广泛招募普法志愿者,组建了主体多元的志愿者团队,目前拥有志愿者40余人,13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组织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热心公益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执业律师全程参与制作过程,每更新一期内容都经由局分管领导把关、律师审核后定稿发布,以确保普法内容准确规范。定期组织新媒体宣传培训,邀请大众网、鲁网、县融媒体中心等单位业务骨干前来授课,同时新购置摄影摄像器材,提高了宣传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