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对基础设施薄弱学校的投资力度,提升教育环境和育人水平的答复(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号建议)
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
2
建议人: 刘立红、张志叶、张培峰、周 明、胡树芹、隽玉霞、唐家清、崔云准、鹿 超、梁传伟
主办单位: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答复时间: 2024-08-14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十九人大三次会议代表第2号建议的答复                                           

 

刘立红、张志叶、张培峰、周明、胡树芹、隽玉霞、唐家清、崔云准、鹿超、梁传伟代表:

您提出的加大对基础设施薄弱学校的投资力度,提升教育环境和育人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6年12月,我县以山东省第一名的好成绩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依托创建基本均衡县的契机,我县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各学校内配设施、校舍办学条件、教学装备等配置均更新换代,各学校基础设施及室内教育设施全部达到山东省办学条件标准。

2021年,为认真贯彻《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教财〔2021〕3号),进一步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加快教育资源均等化进程,县委县政府牵头实施了农村学校校舍运动场改造提升工程、解决大班额工程、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等一列工程,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着力改善我县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各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提升,有效保障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3年8月27日,沂源县第二实验中学揭牌,南麻街道河湖中学正式更名,规划投资77万余元,对暖气管道进行了改造,全面更新了课桌椅,重新设计了校园文化,学校硬件设施配备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南麻街道充分发挥属地担当,辖区内村庄筹措资金对学校5座楼房外墙全面粉刷,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工作进展

根据上级相关政策要求,并结合沂源县实际情况,2021年我县编制上报了《沂源县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20212025年规划》,围绕有序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学位供给、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稳步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三方面,针对取暖、厕所、食堂、运动场地等办学条件短板,持续改善提升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目前,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项目2023年度校园校舍类项目6个,已经全部完成;设备购置类项目23个,已经全部完成。2024年度校园校舍类项目4个,已经完工3个;设备购置类项目3个,已经完成2个。

2023年根据教育厅《关于优化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的通知》(鲁教财函〔2023〕14号)要求,对照省级办学条件标准,兼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学前普及普惠县督导验收指标,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县编制了沂源县优化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规划(2023-2027)》。优化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规划主要包括校园校舍建设类和设备购置类校园校舍建设类主要为学校幼儿园进行楼顶防水维修、外墙及内墙涂料维修、用电线路改造、寄宿制学校淋浴改造、取暖改造、厕所改造及运动场地维修改造。设备购置主要扩班内配、教师办公计算机、学生计算机、淋浴设施、校园监控、课桌椅及灯具更新。各项规划任务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沂源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序推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县教育和体育局将科学统筹推动规划项目实施,严格落实好每一个单位、每一类设施设备的采购及建设任务强化项目实施管理严格落实好招投标手续,做好预算及预算的审计工作,严格落实政府采购程序,按照既定程序确保按规划年度完成任务。继续充分用好新校舍与教育教学设备,使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充分服务于教育教学,确保办学条件再上新台阶。同时,加强宣传,创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和学生家长大力宣传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政府行为到位、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全民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助推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4814

 

 

 

 

 

 

 

 

 

 

 

 

 

 

 

 

(联系单位: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联系人:任长安;联系电话:3227053

可以公开)

抄 送: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室。

建议由教体局牵头,对基础设施薄弱的教学环境及设备进行建档立卡,多部门齐发力,举全社会之力解决这一难题和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