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传统武术教材进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答复(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93号提案)
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93
建议人: 和涛
主办单位: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答复时间: 2024-08-15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委员第93号提案的答复                                           

 

和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传统武术教材进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武术散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运动风格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它锻炼价值高,场地要求低,特别对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尤为有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民族传统体育强身健体的功能被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接受,一直以来在体育教学中的“武术课”就受到广大中小学生喜爱,其前景十分喜人。少年强则国强,武术散打作为一种传统武术,不仅注重身体技巧和力量训练,还能修身养性、培养坚强意志,让学生掌握一种健身、安全防护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同时,更能作为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传统武术进课堂。2016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优势项目。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体育,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文件的出台为推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我县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各学校实际、学生的兴趣、年龄、性别和体质情况,已经在体育课上探索推广了极具特色的武术散打课程,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推广探索过程中,县竞技体校牵头开展“强学生体魄,扬传统文化”中华武术进课堂活动,向学生讲解传统武术的起源、内涵、种类、派别、主要特点等,并鼓励学生以武养德、以武励志、以武悦心,杜绝校园欺凌,勇敢积极地发扬武术精神,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打造武术特色阳光大课间。在开展武术进课堂的同时,县教育和体育局还着重以中华传统武术为元素打造了武术特色阳光大课间,结合新课标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五步拳”传统武术散打为大课间主要练习内容,以新颖有趣的武术操激发学生对武术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拓宽武术比赛展示渠道。与县太极运动协会联合开展太极拳进校园展演活动,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了太极文化的魅力,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尚武精神,对沂源县体育教师开展“武术操”和“东岳太极”培训,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武术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武德情操,为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培养学生习武术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强化青少年学生对学习武术的兴趣,在体育课程中设置太极拳、太极扇和防身术等简单易学的武术内容,适当增加武术教学课时,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效果。

(二)持续推进非遗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结合淄博市关于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的文件要求,以武术为载体,以武育德、以武强志、以武健体,将传统武术与学校体育融为一体,在学校范围内形成浓厚传统武术教育氛围,推动传统武术在校园传承与发展。

(三)持续打造术特色阳光体育大课间。继续推广展示武术健身操教学,加强宣传推广,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使青少年学生和家长对武术各种形态及功法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丰富青少年校园课间活动形式,让青少年凝聚向上力量,更加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目标!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8月15日

 

 

 

 

 

 

 

 

 

 

 

 

 

 

 

 

 

 

 

 

 

 

联系单位: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联系人:张克强;联系电话:3227050

(可以公开)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提案室。

建议传统武术进校园课程,引进专业教练团队、设置武术散打课程、举办武术散打比赛和展示活动、加强宣传推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