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委员第92号提案的答复
张振国、周钦杰、张涛、张德义、逯彦国、孙娓娓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幼儿班开设提升专注力课程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强调:“要从听、视、动知觉培养幼儿认真专注的学习习惯,助力幼儿入学后更好地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专注力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是让幼儿拥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前提之一。专注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各个幼儿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通过游戏体验、操作获得直接感知,从而多角度多维度地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一、以游戏形式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专注力是可以“玩出来”的,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充满趣味性的小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训练专注力,让幼儿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幼儿也就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游戏中,从而提升专注力。比如说《猜猜我是谁》《照镜子》《走直线》等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敏捷性,还提高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专注力、记忆力,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互动的乐趣。
二、在区域活动中提升专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表明,幼儿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专注力越容易形成。安静、整洁、有序的区域环境有助于幼儿视觉环境井井有条,反馈到内心就是一种有序地存在,能够更加提升注意力。大量的区域材料可引发幼儿群体自发创设更多活动,比如说小积木搭建、纸牌搭建、纸杯搭建等多种形式的精细动作搭建,在空间探秘、感兴趣的艺术创作中提升专注力。
三、在绘本阅读中提升专注力。教师在绘声绘色的讲故事阅读教育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精彩直观地展示故事情节,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渐渐培养起自主阅读的兴趣。每日留出一段特别的时间作为师生阅读时间,比如说在图书漂流、阅读打卡等,带着问题去听故事,听完后鼓励孩子大声讲述,不仅帮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习惯,还利于专注力的培养。
四、倡导减少电子产品对幼儿的刺激。每个人的注意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模式:有意注意力和无意注意力。而电子产品对幼儿的刺激大都为无意注意,如果幼儿经常玩一些电子产品,那么他的无意注意力就会变强,需要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孩子却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电子产品会对他们大脑发育产生深远影响,在家校沟通时,强化与家长沟通,限制幼儿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良好的专注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培养。下一步,县教育和体育局学前教育科将继续制定详细可行的教研计划,组织提升幼儿专注力的系列教研活动,开发有利于提升幼儿专注力的游戏,有效提升幼儿专注力。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8月26日
(联系单位: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联系人:刘乐兰;联系电话:3227055)
(可以公开)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提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