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沂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以市场化理念变革产业组织方式改革攻坚的实施方案

源工信字〔2020〕30号

 

    按照省委“九大改革攻坚行动”部署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高质量发展任务目标,树起聚力改革、合力攻坚的鲜明导向,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攻坚目标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和“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在“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上加力推进,探索优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推进、政策支持、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在传统优势产业“五个优化”“四强”产业攀登计划上搞突破,再创沂源产业竞争新优势、经济转型新路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二、攻坚重点

    (一)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充分贴近产业发展需求,制定沂源县“四强”产业攀登计划,突出“五个优化”加快技术改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覆盖全产业领域、有竞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

    (二)完善优质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建立企业分类培育库,构建“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金字塔式成长梯队和“潜力企业-领航企业一龙头企业”递进式培育梯队,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雁阵”模式。

    (三)完善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亩产效益”评价改革为突破口,以要素价格杠杆倒逼企业提质增效,推动稀缺资源向优质企业、新兴产业、优势区域加快聚集和倾斜配置。

    三、攻坚措施

    (一)加快优势传统产业转型提质行动。对绿色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特色纺织、轻工等优势传统产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通过优化技术工艺、产品体系、产品质量、产业链条、经济效益“五个优化”,向科技、创新、环保、绿色方向转调,引导更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焕发活力、重塑技术和市场新优势,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集中实施60个市县重点技改项目,开工率不低于80%。

    (二)大力实施“旗舰”“雏鹰”培育工程。优选建立10家“旗舰”企业、20家“雏鹰”企业培育库,打造一批冲击100亿、50亿的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从企业规模突破、实力增强、资本运作、兼并重组、要素制约、技术突破、创新提升、项目建设等方面找出企业发展瓶颈,加力扶持,打造龙头企业奋飞引领、中小企业梯次跟进的“雁阵”模式。分层次培育龙头企业,到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80亿元1家,过30亿元企业1家,过20亿元企业1家,过10亿元企业3家,过5亿元企业4家,过1亿元企业16家。

    (三)开展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培育行动。积极建立“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企业金字塔式成长梯队和“省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培育梯队,提供针对性辅导和精准化服务,到2021年,省级以上瞪羚企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达到10家。

    (四)开展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改革。落实关于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符合沂源实际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和分类评价办法。2020年6月底前,初步建成企业分类综合评价信息系统,完成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评价,逐步制定、推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2021年12月底前,完成对全部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资源要素配置、精准指导服务、产业政策引导机制基本完善。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工作专班。为更好推动工作落实,成立由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改革攻坚工作专班,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工作落实。按照县委改革办要求,及时调度有关推进情况,上报工作进度。同时,加强与市工信局的对接,及时沟通工作安排部署。

    (三)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对工作推进中好经验好做法的总结推广、优化提升,做好改革经验的宣传推介。

 

     附件:沂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重点改革攻坚工作专班

 

                          沂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6月24日

 

附件

 

沂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重点改革攻坚工作专班

 

组  长:杜  强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副组长:公茂合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吴春霞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邵兴峰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科级干部

周青霄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科级干部

成  员:吴本芹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科级干部、运行监测协调科科长

侯  兴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企业管理科科长

赵  静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技术改造科科长

张  玲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两化融合科科长

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专班办公室设在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周青霄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