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县广大居民朋友的一封信 | |||
| |||
广大居民朋友: 近年来,非法集资花样翻新、形式多样,非法集资人以“数字藏品”“区块链”“养老养生”“消费返利”“债务化解”等为噱头,非法吸收社会公众资金,不少群众上当受骗,遭受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严重影响了家庭和睦幸福,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毒瘤”,需要全社会共同防范。 县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处非办”)在此郑重提醒:非法集资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并重点打击的经济违法行为,法律不保护、政府不兜底、风险需自担。广大居民朋友看到所谓“保本保收益”“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理财项目时,要擦亮眼睛,认真辨识,谨防落入非法集资的陷阱。《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非法集资中获取经济利益;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金融是特许行业,只有持牌经营的银行机构才具备吸收存款的资质。目前,我县仅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齐商银行、农商银行、博商村镇银行、东营银行、济宁银行10家银行有资格面向社会公众吸收个人存款,其他诸如合作社、投资(理财)公司、典当行、农业开发公司、商贸行、信息咨询公司、交易平台、资产管理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均不允许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 广大居民朋友,如果您发现身边有非法集资活动,请及时收集和保存宣传资料、合同协议、转账凭证等证据,主动向公安部门或县处非办举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防范非法集资,维护良好的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
县处非办举报电话:3242632 县公安局举报电话:3230659
沂源县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6月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