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档”演绎“战壕情”

发布日期:2020-02-07浏览次数:字体:[ ]

       来源:大众日报 记者:刘磊  通讯员:左效强

       连日来,沂源县张家坡镇的村庄里,15对夫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演绎着“战壕情”。

老婆,快起床值班去

       任会忠暖心金句:“俺老婆都上了战‘疫’一线,我是她男人还能无动于衷。”

时间回到大年初二傍晚时分。陈家沟村妇女主任徐以梅接到村党支部书记电话,明天一大早村口执勤,设立劝导点,本村人不出村,外来人员劝回,宣传抗疫知识,不外出,不添乱。

       徐以梅草草吃过晚饭,便早早上床休息,准备明早上班。

       “5点了,快起来,写好告示牌去执勤点。”徐以梅被丈夫吵醒,她一骨碌爬起来,穿好衣服,洗刷好后,接过丈夫早已准备好了的美术笔,在红纸上写下了“为了您和家人健康禁止外出”的字样,夫妻二人来到村口,用自家的面包车当作障碍物,把车上贴上告示,开始了劝导工作。

       从太阳还没露脸开始,夫妻二人蹲点值勤,严防死守,坚守在群防群控工作一线。

       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徐以梅发现,很多群众对防护知识没有足够了解,总觉得病毒离自己很远。对此,徐以梅编了一组顺口溜:“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断”“勤洗手,多通风,少外出,重防范”……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快在整个村子流传起来。

夫妻二人从大年初三开始上班,到各家各户开展消毒防疫,上门宣传病毒防控知识,一天下来忙得顾不上喝水、吃饭。

       徐以梅是村里的干部,天天靠在点上人们觉得很正常,而他的丈夫任会忠的出现,引来了不少诧异的眼光。

       而任会忠却笑着说:“没啥不理解的,俺老婆都上了战‘疫’一线,我是她男人还能袖手旁观。”

       就这样,一向支持妻子工作的任会忠,每天都在执勤点忙碌,一会送热水,一会送吃的。 

       2月4日,当他得知今明两天有雨雪,气温骤下,他就把自家的一个大铁桶改装成取暖炉,免费送到执勤点上,让执勤人员不受冻。

       面对疫情,人人都是行动者。在任会忠、徐以梅夫妇的影响带动下,该村20多个志愿者上岗,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寒风下,小山村的深夜愈发宁静。

       老公,疫情完成我们回娘家

       张德波暖心金句:“疫情面前,我不上谁上!”

       “这个点上,人车都比较多,人车出入一定要做好登记,做好体温检测,可不能放松啊。”

       “这个我明白,还用你教我。”2月3日,中午10时,刚从张家坡村东执勤点合并而来的任正娟,和正在执勤的丈夫张德波交谈工作。

       “待战‘疫’胜利后我们再一起回娘家。”任正娟小声和张德波说。

       “这是他两口子的悄悄话。”执勤点上人员说。 

       张德波是红十字雷锋救援队队员,他说必须坚守在抗“疫”最前线!任正娟是村里的妇女主任,也说抗“疫”是不容辞的责任。 

       疫情来临,沂源县红十字雷锋救援队张家坡中队做出决定:要求全体队员在原地待命,服从各村的指挥安排,积极参加该村的防控工作。作为雷锋救援队一员,张德波严守阵地,不惧寒冷,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要做一颗螺丝钉、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不同寻常,身为张家坡村妇女“主心骨”的任正娟,原本大年初二回娘家看望九十多岁老人,在疫情面前,毅然走向前线,巾帼不让须眉,她成为了张家坡镇防疫前线的巾帼“逆行者”。

       防控疫情,村委里人手不够,我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任正娟说,现在疫情形势严峻,让我待在家里不为大家做事,我真的很难受。在村里进行疫情宣传,为村民做点事情,我很满足也很自豪!

       在执勤的每一天,张德波、任正娟二人仔细向村民解释不聚集、别串门,宣传疫情防控期间的村规民约。自执勤以来,这对“夫妻档”一天也没有休息。张德波说:“疫情面前,我不上谁上!”

       凌晨两点,他们的身影依然在冬夜里闪耀,坚决为群众把好“健康关”!一句话,白天夜晚,有他们在,让村民多了一份安心。

       张德波任正娟两口子有一个共同心愿:只要允许,会坚守到疫情防控胜利的那一天。

       有道是,疫情挡不住温暖,爱心总有一些温暖不期而遇。

       老公,你温暖了这个寒夜

       张茂华暖心金句:“战‘疫’情,不能少了我!”

       一提到武汉这个名字,大多数村民的第一反应就是躲避。但有些人却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迎上去。

       毫坪村的张茂华、王祥玲夫妻二人,就为村民挡在疫情之前。

       “我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女干部,疫情当前,我必须带好头,绝不能掉链子。”2月1日晚上9点半,毫坪村村妇女主任王祥玲对记者说,她已经连续第10天值守了,在疫情面前,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为百姓生命健康筑起了一道安全线。

       “党有号召,我有行动”。每天一早上岗,王祥玲就开始忙碌着消毒作业和出入人员信息登记,检测过往人员体温,并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劝返外来人员,确保村居一线情况“早发现、早报告”,真正做到“不漏一人一车”,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王祥玲说,作为一名党员,为村里抗击疫情尽一份力责无旁贷,不过让我最自豪和幸福的事,是老公温暖了执勤这个寒夜。

       自从王祥玲大年初二上岗执勤,她的丈夫张茂华可是一个班也不拉下,他经营的商店就在执勤点的一侧,每天送热水送热饭是他的“必修课”。

       2月4日傍晚时分,张茂华拎着饮料、方便面等食物送到执勤点,保证让值班人员不能少吃少喝。

       “老公,你温暖了这个寒夜。”王祥玲对丈夫的表现非常满意。

       其实,张茂华是个热心肠的人,他助人为乐的事一直被村民称道。自2008年他购买轿车后,义务接送病患者进城及时就医就有五六次,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战‘疫’情,不能少了我!”张茂华说,爱需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作为村干部的家属,他始终牢记身份,默默守护在防控疫情一线。

       冯家圈村孙纪国、褚庆梅,张家坡村张花柱、邱连香,大石沟村任振华、杨玉玲等12队“夫妻档”,每天踏着晨光出发,披着月光回家,顶住风雪雨天,忍受刺骨寒冷,不计个人得失,在劝导点上忘我工作,夫妻牵手以大爱的温情,在打赢疫情阻击战中贡献一份力量

       “他们‘夫妻档’携手同行,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的坚守,也凝聚着抗击疫情必胜的决心与信心。”张家坡镇党委宣统委员刘洪亮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张家坡镇党委、政府高效统筹部署,消除疫情恐慌情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正如刘洪亮所说,这个春节,随着抗疫“集结号”在每个小山村吹响,一场以“夫妻档”协力共同参与的抗击疫情阻击战拉开序幕,继而一个个温情故事的上演,只为一个愿望,战胜疫情。张家坡镇15队“夫妻档”,在“疫”情一线,一直以点点滴滴汇集爱的大河,筑牢战疫“铜墙铁壁”,守护好张家坡镇这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与2.7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