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沂源党建

李呈顺:坚守“匠心”成长为耐火材料领军者

发布日期:2018-06-28浏览次数:字体:[ ]

李呈顺,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国内高温耐火陶瓷纤维材料产业化研究方面的佼佼者。200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同年进入鲁阳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负责高温耐火材料研发。

多年来,李呈顺坚守匠心,不畏困难,率领研发团队,攻克了多项耐火材料产业化生产关键性技术难题,自主研发的氧化铝纤维针刺毯、陶瓷纤维板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被用于蓝鲸一号海上钻井平台等国之重器,为我国重大设备制造提供了重要保障。

 “别看这个耐火纤维毯长得普通,耐火本领却是拔尖!李呈顺博士介绍自主研发的耐火纤维毯。众所周知,给金、银、铜加热超过1100摄氏度的话,这些金属就会融化成液体;如果再加热超过1500摄氏度,铁块也会融化成铁水。但是这个由氧化铝纤维材料制作成的耐火毯,却能忍受1500摄氏度高温的炙烤,并持续使用4年不会变形,稳定性极佳,可谓是耐火纤维材料中的贵族。而且由李呈顺和他的团队研发的耐火毯,可以耐受1600多摄氏度高温。

耐火本领高,自然用处大。氧化铝纤维耐火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可以说是大有作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炉衬、冶金、石化等领域,具有极好的节能效果。而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市场,现在所有的高档汽车行业尾气处理设备,都有氧化铝纤维耐火毯的身影。如果将氧化铝纤维被加工成耐火纱线和耐火布,就成了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高温耐火领域的绝佳材料。

这个长相普通,本领高强的耐火毯,想要实现产业化生产却极为困难,也是我国氧化铝纤维研发存在的短板。氧化铝纤维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军备材料,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将其作为战略储备材料,核心制造技术一直对我国进行封锁,部分产品对我我国禁售,有些产品对我国进行高价、限量销售,且用途被严格限制。虽然,国内许多高校对氧化铝纤维的研究很多,国家也投入大量科研经费,但多年来始终无法达到批量化生产。

为突破这一关键性技术壁垒。2012年,年仅33岁的李呈顺博士,作为鲁阳公司氧化铝纤维制品项目负责人,扛起了氧化铝纤维批量化生产研究的大旗。项目实施后,李呈顺带领团队40多人通宵攻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研发团队成员24小时不间断换班,衣服湿透了,实在憋不住了,出来透透气,然后进去再接着干,而李呈顺为了不错过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难题,甚至连续24小时都待在车间,全身挂满纤维,就像不知疲倦的铁人。

研发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过程,它的未来具有太多不可知和不确定性,即使很努力地奔着研发目标前进,路程依旧非常曲折。研发过程大家经常会遇到失败、感动沮丧、甚至失去信心。每当这个时候,作为项目负责人,李呈顺便带大家一起回顾之前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问题的根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实在没有思路时,就暂停实验,休息12天彻底放松后再重新梳理思路。在最绝望的时候,他没有放弃,仍秉持着内心的坚守。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呈顺和团队人员靠着一股劲,在2015年,最终研制出耐温性在1600℃以上的氧化铝纤维及其针刺毯产品。因此,鲁阳一举成为目前国内唯一实现针刺毯量产的企业,中国第一次在该领域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成为继日本、英国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自主生产该产品的国家。

我们处于一个好时代,和老一辈科研人员相比,我们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好很多,比他们更容易获得有影响力的成果。对于付出的辛苦与努力,李呈顺从来不表,但是内心的坚守从未改变,又致力于为工人生产和用户创造健康安全的生产环境。生产所用的矿物原料产生的详细粉尘,容易通过呼吸,被吸入到人体,而且在体内难以降解,并会与体内细胞产生较强的生物化学作用,从而引起细胞病变诱发癌症。针对这一实际,李呈顺主持研制了具有对人体和环境安全的碱土硅酸盐可溶性陶瓷纤维,吸入到人体内,可以被降解,并在短时间内被排出体外,降低了细胞病变的机率。产品具有抗拉强度高、可降解、对人体安全无害等特点,经省科技厅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填补国内空白。目前,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保温、防火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保温领域等。同时,李呈顺还主持研制了高强度三维岩棉板,陶瓷纤维板,超低导纳米微孔隔热材料,钙长石耐火砖等新产品,全部处于全国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才能自由的舞蹈。比起个人的科研成就,李呈顺博士心中更多的是感恩,公司宽容、轻松的研发环境,才能催生出今天的成绩。细细梳理,自进入鲁阳公司以来,李呈顺先后获得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优秀博士后,淄博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担任淄博市人大代表、中国硅酸盐学会耐火材料分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等职务。申请专利2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8件。先后在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硅酸盐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并参与气凝胶国家标准、建筑岩棉国家标准制定。2015年,被评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018年,获山东省科技厅推荐申报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被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评选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心存感恩的他,还义乌担任起了沂源县的人才导师、企业顾问,积极帮助县内科研人才在申报省市人才工程时,做好答辩辅导、材料完善,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做科研是为了更好的造福人类,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艰辛,要坚守一份匠心,才能真正有所收获。这是多年以来,李呈顺博士研发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内心的宝贵坚守。正是在这份坚守下,支撑他和科研团队,团结一致、砥砺前行,攻克了一个个难题,创造了一个个惊喜。坚守匠心,筑梦高温耐火材料研究的李呈顺博士,已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耐火材料领军者。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