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世界”的耕耘者--淄博和谐使者张军生 | |||
| |||
张军生,男,1970年10月出生,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用心理专业,获硕士学位;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国家执业心理咨询师,人社部心理咨询师培训师,中国团体心理咨询高级导师。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上海东方卫视《情有可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情感世界》特约专家,北京市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分会理事。 2008年,创办“淄博市渡缘心理咨询培训中心”,分别在济南市和淄博市设立工作室。 刻苦而创新 2008年,张军生创办“淄博市渡缘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创业之初,因所处位置、知名度和社会认知程度等原因,业绩并不理想。但他把这些视为学习与充实的机会,并时常以此与员工共勉。他先后参加或指派员工参加学习了德中心理学院(德国海德堡心理专业导师):系统式家庭婚姻治疗,获得家庭治疗督导资格和家庭治疗专业培训师资格;接受中德精神分析治疗师系列培训,取得毕业证书;接受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与认知治疗”培训,获得美国认知治疗学会创始人兼主席阿伦·T·贝克教授亲授毕业证书;接受“国际萨提亚连续培训项目”,获得督导资格。2015年7月,带领全体员工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世界积极心理学大会暨首届中国积极心理学大会”,获得“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亲切接见,由此,将工作由以往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模式发展为解决问题与积极教育与预防问题产生并重的工作模式。 随着不断地学习,“内功”也日渐深厚,为广大患者服务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做到深度“共情”是做好治疗的关键,这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友善开放的心理状态和较高的人文关怀素养,而不能仅从自己个人的好恶角度出发。 2009年7月,一位女士因丈夫外遇来就诊,她出现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等症状,并且社会交往和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也严重影响了孩子,家庭濒于解体。通过摄入性会谈,发现这已不仅仅是该女士一个人的问题,而是需要对整个家庭进行家庭治疗。通过萨提亚家庭治疗方法的运用和认知辩驳技术以及角色扮演和家庭雕塑技术,改变了在这个家庭里长久以来存在的不良沟通模式、不合理信念,最终重塑了家庭,化解了家庭解体的危机。 众所周知,警察工作长期处于高压力、高危险、高应激状态,心理危机变得常态化。2012年,针对某市公安局422名警察历时2个月、分7个批次作了《多变世界的压力管理》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经过不同时间节点的心理测量,压力水平呈相关性显著下降,达到预期目的。项目完成后,和很多名警察成为了朋友,工作之余,他们很喜欢到工作室来喝茶聊天,把这里变成了他们的“心之家”。 从2010年起,张军生师从清华大学心理系常务副主 通过一个个案例,解决了一个个身边发生的问题,改善甚至是挽救了许多人的人生,张军生及其团队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越来越高。8年多以来,累计咨询解决个案6877例,团体案例466例,约计为35000人提供了各类心理服务。“渡缘”已经成长为省内较为知名的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同时,也成为广大群众心中一张靓丽的名片。 奉献而美丽 自2008年以来,他凭借丰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先后参加了由国家或直属部门组织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4年江苏昆山工厂爆炸等突发事件的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和之后进行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治疗。并曾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设立的心理援助工作站志愿工作半年,为众多灾后群众提供专业心理服务,帮助他们走出了心理困境,为大灾之后重建家园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为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渡缘”自成立以来,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张军生就经常带领员工积极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他在每年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重要的节假日,都会组织工作人员走进社区、走进团体、走进机关,走进学校,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递公益爱心。针对我们社会现阶段对于心理健康意识淡薄的现象,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最贴近普通民众的一些实际现象展示出来,从而有效地增强了群众的心理健康意识。对于干部群众的提问和咨询则给予了耐心细致地答复与讲解。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既体现了政府所倡导的文明精神,又符合群众的实际需求,实现了志愿服务真正意义上的“双赢”目标。 2011年2月,山东广播电视台拟推出大型情感心理援助节目《打开你的心结》,邀请张军生等省内心理专家召开座谈会,听取可行性意见和建议。节目顺利推出后,多次参与节目并义务接听心理热线,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及时、专业的心理援助。 2015年至2016年3月,先后为山东省高速交警总队、山东银座旅游集团、中国重汽集团、淄博市太和水库管理局、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做关于“压力管理”、“积极心态”公益心理学讲座16场,为数万人普及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常识。 需求而追求 类似的事情每年都要发生多起,可能有的没有这么极端,依靠专业的知识,每每将危机化解于爆发之前,是职业的要求,更是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就是由这样的一个个“细胞”组成;当夫妻恩爱,家庭幸福,邻里和睦,社会则因之而和谐、幸福。 感恩而回报 “渡缘”成立8年多以来,利用自身的业务优势,多次定向开展公益“身心成长工作坊”——把工作坊地点选在各福利院、敬老院。让学员与“儿童时期的我”和“老年的我”对话,完成现阶段的“自我成长”。通过这种创新形式,影响了一大批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员来关注孤儿和孤老,并且从感性层面的关注上升到理性层面的关怀,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群众说,“渡缘”治疗的是心理,传递的是爱心,弘扬的是正能量。 平凡的人生,却能成就不平凡的梦想;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就能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张军生像蜡烛一样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多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奉献并快乐着。因为他知道: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能把平凡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就会收获不平凡的人生。 社会因我而和谐,我为奉献而自豪。张军生将在平凡的事业中,用执着和热情将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芬芳美丽,谱写新的一曲和谐之歌。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