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亩悦庄韭菜打造的“中国有机韭菜第一镇”,2万亩燕崖大樱桃形成的中国江北第一樱桃市场,闯出国门的沂源红苹果,提升了沂源县特色农业在省内外乃至全国的知名度。“互联网+农业标准化+检验检测+品牌认证”模式,不仅推进了沂源特色农业快速发展,而且打造了一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监管队伍。
□本报记者 路锦 通讯员 唐文虎
“沂源苹果在网上卖火了,今年互联网交易额达两亿元,比去年增长了120%。”沂源县市场监管局立足自身职能,以全力助农为己任,以推进互联网电商为主线,以“农业标准化+检验检测+品牌认证”模式改革为内容,全力创新推进特色农业龙头产品经营发展方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火爆,互联网电商模式彰显成效
在全球网络化的今天,电子商务已成为流通领域的重要体系。沂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紧跟时代步伐,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多方协调农业局、商务局、食药局等部门和相关电商企业,建立了沂源大型农产品交易信息网站5个,为农民和小微涉农企业搭建了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借助鲁中农副产品金质网,筹建了山东齐鲁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全方位地为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产品交易提供推介空间。目前,沂源县已有1处面积1万平方米的县级电子商务园区、2处镇级电子商务聚集区、2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5家电子商务平台类企业,规模较大的电子商务企业50余家,全年交易额过千万的电子商务企业达到6家。其中,山东沂源九润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以山旮旯网为载体的沂源县电子商务平台及网络建设被省发改委、市服务业办列为重点支持项目。
同时,鼓励遍地开花的农村电商服务站和大众个人,激活农村和城市大众消费市场。今年4月,在省城从事传媒工作的崔长贵,回家创建了山东沂蒙山旮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全县70多个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形成了时令鲜果、四季干果、五谷杂粮、沂蒙特产、特色美食、山珍野味、健康保健、沂蒙工艺等8大类60多个品种300多个产品系列的特色组合,将沂源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送达千家万户。
沂源县深入拓展“窗口”市场,在国内大中城市依托大型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建立沂源名优农产品直销点、名品专柜、专卖店等销售网点,完善了沂源农产品网上市场。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农业品牌的网上促销,使线上、线下两个市场一起动,进一步延伸品牌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与此同时,打通城市乡村快递销售的“最后一公里”,聚集大众广销沂源农产品。

扬名,创新龙头品牌认证体系
品牌靠的是知名度和公信力,沂源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公信力又是由流通+认证体系打拼而来。龙头农业产业形成以后,沂源市场监管局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94个,其中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6个,注册农产品商标180件。其中,“沂源苹果”是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先后被确定为奥运果、全运果、世博果,是“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产品”,荣获“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并以146.62亿元的品牌价值首次上榜2015年央视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
随着农产品知名度的提升,沂源县市场监管局服务目标由市场销售转向引导品牌战略实施,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助樱桃品牌发展。经过3年多的培育指导,在大樱桃生产流通环节中,实施组织程度化、经管实体化、服务系列化,构建产品品牌战略体系,推行“合作社+大专院校+基地+订单+农户+经纪人+市场+品牌”经营模式。通过广泛调研樱桃资源和市场等项目,协助确定燕崖樱桃以县域名称“沂源”作为地理标志名称。帮助燕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协调有关方面代理行为关系,使“沂源大樱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最终得到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
同时,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农业品牌化的总引擎,沂源县市场监管局聘请国内知名专家组成专家顾问团,常年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农产品生产的技术难题,修订了21个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生产标准,其中《沂源苹果有机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被认定为山东省地方标准,建设科技示范园30余处,引进推广新技术50余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0%以上。
政府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市场监管职能,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品牌产品和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竞争。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提升沂源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先后参加各类订货会、农产品交易会、绿博会等各类会展20多次,在深圳、南京、济南、青岛等城市举办名优产品营销推介会、新闻发布会10多次,集中展示推介了沂源特色农业品牌的形象。
规范,检验检测改革尽职履责
互联网流通也好,品牌认证也罢,都离不开市场监管局的监管。为进一步叫响沂源放心农产品,打造严格农产品检测体系,沂源县市场监管局还着眼技术支撑,改革创新检验检测机制,建立完善了“统一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和检测监管模式。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将其运用到农产品生产、流通等重要环节。开展品牌产品、品牌包装、品牌服务等活动,实行质量联保制度,互相制约,确保农产品质量,以此提升农业产业集聚水平。强化农民产品质量教育引导,准确把握品牌产品选级标准,足额装箱销售。利用区域监管和市场巡查等方式,严格农产品包装箱等包装物品管理,杜绝滥用“有机”等假冒或虚夸成分的用语。
依托县检验检测中心和农业局检测资源,沂源县市场监管局进一步提升检测能力,承担政府监督抽查任务。该局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资800万元,建立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借以提升农产品检验检测水平。与此同时,创新先进工作理念和引进一流设备,加强检验检测水准建设,建成检测能力覆盖所有农副产品、范围覆盖全省的一流检验检测机构,为政府决策及市场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依照农产品标准要求,构建起无缝隙、全覆盖、全方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今年先后开展了36大类食品、农产品、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和土壤、水分等农业环境的检验检测工作,出具各类检验报告2000余份。实施县、镇、村、合作社四级监管配套网络,增强全民监管监测能力,实现对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崛起,标准集聚农业生机活力
在完善的标准体系支持下,沂源县市场监管局协助有关部门,通过“三位一体”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化推进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合作社为纽带,对绿色农产品实行定品牌、定区域、定规格、定包装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规程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推进优质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突出林果、畜牧、蔬菜、中药材四大优势支柱产业,沂源县已建成8处国家级果蔬标准园、8处省级农产品生产基地、36处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或都市农业园区,带动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万亩、标准化农业生产面积45万亩,形成了中庄苹果、燕崖南麻大樱桃、东里张家坡葡萄、西里寿桃、大张庄红提葡萄、悦庄韭菜等优势生产区域。
沂源县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定和修订了主要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鼓励开展农产品“三品”认证、商标注册和名牌评选以及国际认证,提升区域农产品品牌含金量。健全完善了县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整合各类科技资源,突出加强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引进、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攻关,为农业品牌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持。积极引导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自主创新,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高科技企业开展联合开发,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培育开发知名品牌。
另外,该局成立以政府为主导、部门参与的管理和监测机构,对标志使用人的生产基地、产品等级、包装、质量安全检测等事项,进行定期跟踪检查,实行动态管理。在生产环节管理中,统一生产标准和包装标准,销售旺季深入现场进行监督,对不符合技术等级和不检验、不分级的,不准使用地理标志销售。积极沟通销售终端市场监管部门,共同维护品牌权益。发挥市场监管部门优势,加大监管巡查周期和频率,巡查方位从店铺、市场扩至田间地头,从根本上维护了农户和市场主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