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领导解读】中共沂源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县长张涛解读《沂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
---|---|---|---|
索引号: | 113703233130158447/2021-5213731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1-08-15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政府办公室 |
问题一、文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抓住难得机遇、顶住各种挑战、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实现高质量突破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五年。编制《沂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科学谋划未来发展,齐心共绘美好蓝图,加快建设智慧沂源、美丽沂源、活力沂源、幸福沂源,打造产业高地、生态高地、开放高地、道德高地,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知道作用。
问题二、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纲要》第一章第三节、第四节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一是指导思想。今后五年,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八大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六大赋能行动”,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坚持工业强县、生态立县和全域旅游统领不动摇,坚持“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坚持“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人民”,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敢于开拓、艰苦拼搏,努力争先进位,奋力走向前列,建设智慧沂源、美丽沂源、活力沂源、幸福沂源,打造产业高地、生态高地、开放高地、道德高地。二是基本要求。在工作指导上,提出五大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
“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四个沂源”、打造“四个高地”。
1.建设智慧沂源,打造产业高地。以数字化赋能工业发展,坚定不移走实走好链式集群、智慧转型之路,坚持优存量、扩增量“两手抓、两手硬”,全力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县,以工业强带动县域强。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坚定不移走高端发展之路,高质高效推进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全域水肥一体化,建成一批“数字果园”,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源特色板块。以数字化赋能文化旅游,坚定不移以全域旅游为统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统筹推进“修路、建城、治水、兴农、惠民”,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智慧旅游新高地,以全域旅游带动全域发展。
2.建设美丽沂源,打造生态高地。以更高标准践行“两山”理念,强力推进生态赋能和全员环保,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系统化、高标准实施水资源保护开发、绿化提升、生态修复等工程,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全面提升自然生态质量和生态经济效益,打造“淄博后花园”“济南后花园”,加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胜势。
3.建设活力沂源,打造开放高地。以改革开放赋能为根本动力,提升内涵品质,优化发展生态,紧盯最前沿、瞄准高能级,全力在引进“双500强”、发展开放型经济等方面实现大突破,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多彩活力新沂源。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对外开放新机制,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
4.建设幸福沂源,打造道德高地。以民主法治建设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深入开展向朱彦夫、李振华、张继学等身边先模人物学习活动,持续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增强老区人民幸福指数。着力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和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到2035年,智慧美丽活力幸福沂源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全县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问题三、文件的目的是什么?
《纲要》是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制定和实施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基本依据。旨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问题四、文件提到的惠民措施有什么?
1.紧盯前沿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产业赋能”行动,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全链条改造,坚定不移走实走好链式集群发展之路。做优做强沂源经济开发区,加快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国家级生态经济园区和智慧园区。做大做强新医药、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医养健康、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新经济产业,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体。
2.高标准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深入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提高全县旅游综合竞争力为首要任务,以重点项目为突破,以产业融合为重点,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提升沂源旅游品牌影响力,聚力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国内一流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3.高品质建设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坚持“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目标定位,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数字赋能、文化赋能、资本赋能,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提升城市内涵品质,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4.全域一体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协同推进为总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数字赋能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塑造乡村新文明,建设美丽新乡村,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源特色板块,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5.瞄准一流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之城。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推进落实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畅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形成渠道,推动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高标准建设国家创新县。
6.在更高层次建设对外开放新体系。大力实施“改革开放赋能”行动,突出强化对外开放意识,突出提升城市开放度,突出提升经济外向度,突出优化对外开放生态,努力构建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体系。
7.系统化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特色样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生态赋能”行动,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系统保护修复生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谐统一,全力争创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绿水青山的美丽沂源。
8.以人为本建设幸福家园。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推进更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加快构建更加完善更高品质的民生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建设以人为本的幸福家园。
9.以法治化理念建设社会治理新格局。坚决贯彻社会治理新理念,持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强化重点领域安全保障,构建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沂源、平安沂源。
五、文件出台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沂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美好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