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共悦庄镇委 悦庄镇人民政府二O一四年工作总结 | ||
---|---|---|---|
索引号: | 11370323004223260B/2015-1254396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15-02-26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悦庄镇 |
2014年,全镇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三创两新”、加快“两个再造”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加快建设“生态幸福悦庄”为目标,坚定信心、乘势而为、开拓创新、务实发展,较好地完成了过去一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开创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2014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2.4亿元,同比增长16.8%;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9亿元,同比增长25.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89万元,同比增长2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万元,同比增长20.1%。
一、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以优化提升“悦庄工业园”为主体,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新跨越。2014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24.3亿元、销售收入21.8亿元、利税2.3亿元、利润1.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9.6%、9.8%和8.7%。
(一)狠抓工业园区优化提升。科学编制悦庄工业园发展规划,完成园区村苗山社区地质勘探,完善园区水、电、路、天然气等配套设施建设,盘活了金都铬业、汇泉食品等闲置企业和低效利用土地60亩,新引进庆华助剂、中天塑钢等企业5家。同时,积极打造踅庄工业小区,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平台,完成艺格装饰、秋岚食品等3家公司的厂房建设。
(二)狠抓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坚持以“创新、创税、创收”为标准,坚持“新上、新增”并举,紧紧围绕发展壮大新材料、高分子、新能源等三大优势产业板块,重点抓好了总投资14亿元的博拓塑业年产3万吨PVC板材、沂蒙博科聚氨酯保温板材、鸿源多功能木塑复合工程材料、君越服饰服装加工等8个项目建设,其中新上、新增项目3个,续建项目5个,目前,虹宇钢结构、悦庄加气站等项目已投产达效,预计2015年底,实现销售收入8600万元。
(三)狠抓招商引资。放大区位、园区、政策、机遇四大优势,强化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招商项目全程跟踪服务,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助商”的浓厚氛围,全年引进外资2.3亿元,确定了三峡新能源光伏发电等在谈项目4个。
(四)狠抓企业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企业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镇企业申请专利16项。积极推动淄博北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吸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果,完成市外招商引资2.4亿元,完成利用外资(境外)任务65万美元,进出口创汇300万美元,境外投资和承包工程任务目标完成60万美元。
二、农业农村发展实现新突破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品牌建设和市场化运作,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一)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品牌效应,进一步完善“悦庄韭菜”和“消水蒜黄”种植销售体系,规范有机韭菜基地生产经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韭菜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建成“8518”核桃生产基地2000亩,加大光花工艺品文化内涵宣传,新上中华蜜蜂、黑山羊等特色养殖项目3个,带动农民人均增收7000元。
(二)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资600万元,完成了抗子沟、龙汪崖等12个村、惠及1.8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投资100万元,启动了黄山子等3个村库区移民帮扶工程;争取29万元,启动了芝麻峪等3个村饮水困难帮扶项目;先后完成了13个村长14.5公里的道路硬化建设。
(三)全力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完成了64个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测绘登记面积4.08万亩,发放证书1.54万户;新流转土地260亩,鼓励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全年新培植农业专业合作社14家、家庭农场2家;加强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培植壮大,为进一步拉长农业产业链,启动了投资2000万元的飞龙食品果汁生产项目。
三、旅游服务业发展彰显新活力
以“美丽沂源乡村行”工程为抓手,坚持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与现代服务业全面繁荣并举,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扩量,旅游服务业对镇域经济的拉动能力不断增强。
(一)抓好西山示范点建设。以服务业大项目为带动,加快推动传统旅游项目的改造提升和新兴旅游项目的发展壮大。进一步规划提升了林果大观园、青龙湖、旅游度假村等传统旅游项目,铺开了西山示范点建设工程,投资4000万元,建设西山月牙湾、儿童乐园等项目,集中打造旅游新亮点。
(二)抓好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新建1000亩中华蜜蜂养殖基地,加快推进中华蜜蜂养殖观光旅游项目建设;扩大商业服务辐射范围,完成世纪东方超市直营店建设;着力推进了腾辉物流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了物流业繁荣发展。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32家,注册资金5398万元。
(三)抓好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在全面提升青龙湖风景区、北部林果大观园等旅游项目的同时,整合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生态休闲等优势资源,用好园区、产业、村庄、景观、文化、公共服务6个重点内容,打造了集自驾游、采摘游、农家乐为一体的旅游线路。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坚持“人的城镇化”,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结合城东工业新城建设、县经济开发区东延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小城镇示范镇建设。
(一)统筹提升镇村建设水平。落实配套资金30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6户;投资100万元,完成东悦庄、朱家庄等5处幸福院建设;铺开了埠村、西山、苗山等6个新农村社区建设,其中,埠村社区完成总体规划。
(二)综合完善公共设施建设。投资600万元,完成中心街改造二期工程建设,安装电子监控57个,实现镇区监控全覆盖;投资50万元,完成“拆墙透绿”工程,拆除沿街建筑1200平方米;投资100万元,完成移动、电信、长途传输、广电线路弱电下地工程,美化提升了镇区环境。将集中供水工程委托县自来水公司管理、共同经营,供水能力和水质进一步提高,惠及建成区12个村及悦庄工业园。
(三)切实抓好城镇重点工程建设。总投资2200万元,全面推进沂源四中二期工程建设,启动实施了鲍庄小学教学楼改造工程,完成了埠村幼儿园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投资120万元,新建1100平方米便民服务中心1处,整合农经站、村章办、人社所等14个涉农窗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五、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深入
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项工作,增创可持续发展新优势,推动“生态悦庄”建设实现了新提升。
(一)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突出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清运生活垃圾1.8万吨,投资200万元,实施了环卫一体化建设,实现环卫服务市场化并建立长效机制。目前,顺利完成环卫外包验收72个村,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文明意识不断增强。
(二)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项目顺利开展,投资900万元,铺开了埠村河中小河流域治理项目,争取省环保厅投资410万元的农村连片整治项目,集中整治崔家庄河流域污染问题,不断加大环保整治力度,努力提高环境承载力;认真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根据摸底排查严格关停禁养区63户。
(三)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在中心路、赵庄路等路段集中绿化,栽植绿化苗木1.8万株,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全年完成荒山造林1500亩,栽植、补植绿化苗木10万余株,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52.3%。
六、社会治理和民生建设更富实效
以建设“生态幸福悦庄”为目标,紧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高标准、全方位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努力改善民生事业,保障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一)严格落实惠民政策。完成21个省定贫困村3510户的精准识别工程;落实配套资金270万元,完成11个村一事一议奖补和30个村的公共服务维护项目;积极推行了“阳光低保”核查工作,对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1080人予以取消;全年完成新农合报销、新农保等惠农补贴发放945万元;狠抓了“三民主一公开”制度落实和村级财务“双代管”、农民减负、土地承包、小麦直补等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
(二)深入推进文教卫生事业。全面抓好素质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扎实推进卫生事业发展,认真开展卫生医护人员技能培训,实施“阳光·健康·我们在一起”健康查体活动,对全镇农村五保、低保、贫困党员、贫困青少年等600人进行健康查体,精心组织了育龄妇女进站普查3次,普查率达到99.8%,严格执行“单独二孩”审批手续,切实保障计划生育工作有序开展;深入实施“四德工程”建设,建好用好四德榜,建立了“十大文明村民”和“四德之星”长效评选机制。
(三)持续开展社会综合治理。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实行重点信访事项班子成员挂包制度,有效化解重大疑难信访事项12件;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村村响”、法制宣传教育进课堂,群众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大行政监察和纠风治乱力度,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0起,树立了良好的党风政风。
(四)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镇党委、政府与镇直部门、各村、各企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扎实开展了“安全生产资质检查专项行动”、“打非治违”、“冷库企业专项整治”、“专家查隐患”等活动,一刻也不放松地抓好了安全生产工作,保持了社会安全稳定。
七、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进一步突出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性,深入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镇党员干部坚持“三严三实”要求,认真开展学习,开展谈心谈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委班子以整风精神深入剖析问题126条,一一制定工作台账严抓整改落实,先后组织实施了便民服务大厅、道路综合提升等4项民生工程;开展了庸懒散、惠农政策落实等3项专项整治行动和卫生日、便民日等3项便民服务活动,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二)精心组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把抓好换届作为管党治党的重大责任,及早谋划,对全镇村班子运行状况、村情民情选情等进行调研摸排,认真做好分析研判;采取“倒排正挂”方式,班子挂包1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力量抓好了整顿转化工作。签订换届承诺书,严抓换届纪律,保障换届风清气正。共选出“两委”干部303名,女干部76名,达到了预期目标和上级要求。
(三)大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化提升群众工作“四步法”、为民服务“双代”等工作机制,扎实开展了 “五集中”工作法,切实增强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实效。镇村党员干部全年遍访群众1.7万户,接待群众1.87万人次,累计为群众办理事项7240件,办结率达到99.4%,帮扶物资折款122万元。以组织开展创建“五型”党支部和评选“十大红旗村”、“十佳书记”等活动为载体,修订完善了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激发党组织工作活力。
(四)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深化廉政教育,开展廉政教育课堂10余期。强化廉政监督,对党政机关干部在企业兼职、在编不在岗人员进行了清理规范。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全年查处、处分镇村党员干部7人,有力促进了全镇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