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沂源县第三中学劳动教育(校内劳动计划) | ||
---|---|---|---|
索引号: | 11370323493219886F/2024-5444903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5-21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
沂源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工作计划
劳动实践基地是加强素质教育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和劳动观念教育的主阵地。为了全面落实《淄博市中小学学校劳动教育指导清单和社会劳动教育指导清单》和县教育局有关精神,通过蔬菜种植劳动,培养了学生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劳动技能。通过实践劳动让学生体验生活的艰辛以及对劳动果实的珍惜,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良好品行,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制订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实施方案。
一、基地基本情况
我校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地处农村的初级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03人,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880多人,有2亩学生校内种植劳动实践基地。
基地分布如图所示:
学校安排专职教师进行劳动实践教学:初中一年级陈文同、徐希英、陈新玲、徐永正、王京军、何玉斌,初中二年级王京强、杜娟、王珍珍、孙晓静、陈文同、李花俊,初中三年级王树理、刘成满,初中四年级高秀斌、齐成山、刘芸、杜娟。各位教师按照学校总体规划,分工协作,按不同的时令季节、当地农业特色,结合学校自然条件安排适当的种植项目,了解四季种植并会使用基本农具参与基地作物的播种、浇水、施肥、除草、采摘全过程,按照生长周期进行观察记录,深入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事的知识,以力求体现劳动教育的课程标准要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各班按照学校要求,在各自的区域内种植蔬菜。品种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做灵活的调整。如上半年可以种植茄子、南瓜、黄瓜、豇豆、丝瓜等。各班按照学校要求,在各自的果园里,根据季节对果树进行管理。每周综合实践课,在任课教师的指导安排下进行实践劳动。学校将每学期对各班的劳动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比。
二、目标及任务
通过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劳动技能,改善办学条件、服务教育教学。
三、领导机构
为保证劳动基地建设有序高效的运行。学校建立了以执行校长手为组长,校委会成员和专业教师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具体如下:
沂源县第三中学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领导机构
组 长:王宝庆
副组长:张宗卓、徐永正
成 员:校委会成员、劳动教师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尚斌任办公室主任。
四、实施办法:
1、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意识教育,提高基地的劳动技能培训作用。
2、提高基地育人功能。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劳动让学生体验生活的艰辛以及对劳动果实的珍惜,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良好品行。
3、不断提高基地的建设水平,并对基础设施的布局做出合理的调整,使基地的建设上档次,规范化。
4、选择好主攻方向,确定学校劳动基地的实际任务和工作内容,仔细安排。
5、重点放在抓好蔬菜基地建设,发挥学生自己种菜的积极性。加强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6、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确定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和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劳动实践场所参加活动,不得随意增减劳动实践时间,要对学生的劳动出勤、劳动纪律、劳动态度、劳动安全和劳动技能等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估。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安全万无一失。
五、工作措施
1、各班按照学校要求,在各自的区域内种植蔬菜,品种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做灵活的调整,如上半年可以种植茄子、南瓜、黄瓜、豇豆、丝瓜等。利用校内实践基地,了解四季种植并会使用基本农具参与基地作物的播种、浇水、施肥、除草、采摘全过程,按照生长周期进行观察记录,深入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事的知识。每周劳动课,在劳动教师、班主任的指导安排下进行实践劳动。
2、各班应安排好基地种植兴趣小组。平时的松土、浇水、施肥等日常管理由兴趣小组的同学负责。
3、学校将每学期对各班的劳动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比。此项内容将作为学期对劳动教师、班级考评的一项内容。
沂源县第三中学
2024年0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