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人民政府
| 标题: | 沂源县中庄镇中心小学 2024 年教学工作计划 | ||
|---|---|---|---|
| 索引号: | 11370323493219886F/2024-5444229 | 文号: | |
| 发文日期: | 2024-03-01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
沂源县中庄镇中心小学 2024 年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
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全面提高教 师实施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能力和水平;以落实全国教育 工作会议精神和沂源县教育三年提升行动为引领,抓实抓好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教科研水平提升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为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和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
二、工作目标
1.主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进一步完善学校教研工作机制,全面增强各学科教研创新活力,持续提升教研效能。
2.加强“双减”和“双新”背景下的情境式问题教学、优化作业设
计的研究与指导,落实强课提质工作任务。2024 年,学校实现“双新课堂”达标率 100%。
3.强化备考策略研究,提高五年级考备考指导的针对性和精确
性,力争在全县学业水平抽测中成绩有所提升,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强化教师业务培训,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以房秀坤名师工作室为基础培育优秀教师团队, 打造学科领军人物,力争全县教师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5.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教科研成果转化,着力教师科研能力 提升,实现教科研成果新突破。争取在全县新增课题2项,2个在研课题结题 。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育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我们要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学期,德育工作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题,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理论依据,以音体美劳课堂渗透为主渠道, 把德育贯穿于校内外教育中,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2、加强德育基础建设 坚持以开展创建优秀班集体活动为抓手,加强班集体和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举办班 任工作交流会,结合县及学区班主任工作论坛,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二)抓课程管理,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严格落实课程设置方案。严格执行三级课程设置方案,开全开足各级各类课程。
(1)加强新版道德与法制教学研究,立足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法制意识。进一步开设劳动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2)强化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结合“智慧校园”建设,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的力度;加强相关教育师资配备,全面提升学生信息化运用能力。
(3)强化科学课实验教学。按照要求开齐开好实验课,分年级制定好实验教学计划、拟定好实验教学进度表,上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确保实验课开出率、按时开课率达到100%。
(4)强化艺术学科教学。规范艺术学科教学,强化艺体的课堂教学管理与监控,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开展校园艺术节、百灵艺术节、阳光体育节、做好体育传统项目的训练,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认真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2、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继续严格落实课程表备案统管、课时安排审查制度,全面落实课程方案。(2)落实课程实施一把手负责制,扎实落实推门听课、查课以及教师教学常规定期检查制度,认真检查、及时公布、严格奖惩。(3)继续实施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制度。完善各学科学生素质评价办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级标准,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4)加强监控。通过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技能抽测、阶段质量检测等手段,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学科教学状况进行过程性检测,确保各学科教学落实到位。
3、加强特色课程开设。学校立足实际,继续进行校本课程《果文化》的开发研究,分学段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中庄镇苹果文化为底蕴,让学生在学习、创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次,结合学校少年宫扎实开展各学科学生技能训练活动,建立健全声乐、舞蹈、美术、书法、体育等兴趣小组,定期组织辅导训练。学校以果文化课程为载体开设劳动课,开设校内和校外劳动基地,学校边上的果园为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学生定期开展到实践基地劳动的活动,为学生丰富的劳动课程打下基础,同时在家也积极开发劳动课程,开展了孝心感恩父母、我为父母端杯水的活动,体会父母的艰辛,同时也让孩子学会了感恩,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称赞和好评。
(三)抓常规管理,提升教学管理效能
1、强化常规管理措施。为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扎实落实《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结合学校“小班化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进一步深化教学常规改革,修订新学期教学常规考评细则,规范教学常规,把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用制度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组织开展《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的学习测试活动,加强周查月结、推门听课、巡查课等常规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力度,坚持节节查课,校长、分管校长、教务主任推门听课每周至少1节。继续加强集体备课研讨制度,通过集体研讨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前置作业,避免教师消极应付,将备课落到实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一步提升教师备课质量。扎实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网络教材通研活动和教师远程研修活动,聆听专家讲解,提高专业水平。
2、扎实开展常规管理落实月活动。
(1)开展“优秀教学常规材料(教案、理论学习笔记、听课录、学生作业)”展评活动。为强化教师遵循教学常规的意识和习惯,定期对教师的常规材料进行检查,做到扎实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对优秀的教案、理论笔记、听课记录、学生作业等进行展评,使教师建立良好的教学习惯。
(2)针对落实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规范训练中的薄弱环节,本学期继续深化分层作业设计与应用,是探索实践优化作业设计路径。严格落实国家、省、市、 县关于作业管理的规定要求,研究和创新关于优化作业设计的策
略、路径,探索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和跨学科实践类作业设计,
开展优秀作业设计案例展示评选活动,助推作业质量提升。
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和训练活动,加强对学生作业设计的研究,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扎实做好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四)抓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师资队伍的 整体水平。我各教研组要充分利用教研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最新课程标准”,了解剖析教材,掌握所任学科的教学特点,自觉化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积极参加中心校及县、市教培中心的培训,不断汲取新的血液,积极组织并参加各种形式的单式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1、教研组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科教研活动主题,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活动要做到形式多样,全员参与。杜绝流于形势。教研组要抓好岗位练兵课,制定岗位练兵计划,做到以说课、听课、评课、讨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业务学习(学习课程标准、最新教育信息、教改方法等)为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学习业 务、探究教学、相互交流,提高能力的主阵地。
2、要充分调动组内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开展帮扶结对活动,开展校级课堂教学评优活 动,选拔与推荐优秀教师参加中心校级以上的各种赛课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3、本学期教研组要正对我校同头班的优势,继续采用“多人上一课”与“一课多人上” 展开岗位练兵活动。在对比中、互相学习,借鉴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4、积极参加上级培训。
树立“注重过程、多元评价、引领激励、终身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师专业成长理念,引导各学科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实行教师逐级培训,合理安排时间组织教师走出去,到更高一级平台学习,强化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按照县镇教研室工作计划安排,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学科培训活动,确保人员按时到位,确保参训教师全程认真学习,确保参训教师学有所获
(2)充分利用联片教研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相关的教科研活动,推动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活动中,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将学习到的经验落实到平时课堂,使研讨活动卓有成效。
(五)狠抓课堂教学创新工作,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1、突出课堂教学研究。继续深入研究“多维合作.高效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公开课、示范课、优课评比等形式,进一步引领教师掌握课堂教学要求与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开展全员课堂教学创新观摩研讨活动。在上学年我校教师参加的“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多位教师获奖。本学年,更好的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上好研究课,开展晒课、观课、评课、研课活动。每位教师至少上好一节研究课,新教师要上好汇报课,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课,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年要上一堂示范课或观摩课。
3、加强信息化生态课堂的研究。借助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加强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的融合,逐步构建起基于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和信息工具的高效课堂教学,将信息化生态课堂真正运用的实际教学中。
(六)强化措施,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教学质量意识。将教学质量作为考核教师、评优选模、职称评聘的重要数据,细化质量评价办法,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考核评比,实现教学质量评价纵向看进步、横向看位次的评价机制,营造质量立校、质量立教、质量立身的浓厚氛围。对在考试、按比例抽考、艺术节、体育比赛、科技节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在学年内教学质量领先进步较大的教师进行表彰,提高教师抓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2、精心组织阶段性检测、期中期末考试,提高考试质量。将每次考试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做到考前抓命题,考中抓考风,考后抓分析,做到命题规范化、分析制度化、整改及时化。
3、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及时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分析每次成绩差距,薄弱教师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并及时跟踪监督,促使教学质量差的教师尽快提高。附件:沂源县教学研究室 2024 年月工作要点
2024 年 1 月 19 日
78
附件:
小学教学研究科月工作要点
月份
主要工作
1
1.总结 2023 年教研工作,制定 2024 年教研工作计划
2.指导学校开展寒假学生自主学习工作
3.编拟 3-5 年级期末监测试题
2
1.制定印发各学科教学进度
2.筹备召开各学科“新课标专题研讨暨双新达标课堂观摩”活动
3.开展“双新达标课堂”与教学订单式专项视导
4.指导学校开展“双新达标课堂”人人一节达标课活动
3
1.继续开展“双新达标课堂”与教学订单专项视导
2.开展各学科同步教研活动,参加市各学科教研会
3.组织开展“双新达标课堂”县级验收
4
1.继续开展“双新达标课堂”县级验收
2.开展教研员挂包学校入校指导,教研成果展示交流活动
3.迎接全市“双新达标课堂”验收
4.组织 2024 年“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评选
5
1.开展联片教研、联盟学校联研活动
2.开展新课标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3.参加省市各学科网络教研及学科研讨活动
4.开展新课标作业设计、命题专项研讨活动
6
1.指导、编拟期末考试试题
2.指导学区、学校开展学科素养评测
3.指导学区、学校开展小初教学衔接研讨、实践活动
7
1.指导学区、学校开展期末质量监测、质量分析
2.筹备组织各学科骨干团队暑期培训活动
3.组织县学科带头人评选
8
1.组织参加省市学科培训及新教材学习研讨活动
2.筹备学科新课标新教材研讨暨情境式问题教学课堂立标学习活动
3.筹备全县教学工作会
9
1.开展各学科新课标新教材研讨暨“情境式问题教学”课堂立标活动
2.制定下发各学科教学进度
3.开展新学期情境式问题教学与教学订单专项视导
10
1.继续开展新学期情境式问题教学与教学订单专项视导
2.开展青年教师赛课暨教坛新秀评选活动
3.开展“情境式问题教学”课堂达标县级第一轮次验收活动
11
1.继续开展“情境式问题教学”课堂达标县级第一轮次验收活动
2.开展学科同步教研,教研员挂包学校教学指导、展示活动9
12
1.2024 年工作总结,制定 2025 年教研计划
2.组织名师、带头人、能手、骨干送教到校活动
3.组织新课标新教材落实先进学校观摩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