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沂源县鲁村镇中心小学 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索引号: 11370323493219886F/2024-5279440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12-26 发布机构: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沂源县鲁村镇中心小学 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2024-12-26
  • 字号:
  • |
  • 打印

沂源县鲁村镇中心小学

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规范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保管、使用及管理程序,保证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减轻因易燃、易爆、氧化、剧毒药品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引发的刑事案件和灾害性事故而造成的损失,及时做好事故发生后补救和善后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基本情况 

  1、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分布:实验仪器室专柜。  

 2、现有药品: 

  易燃品: 酒精、镁条、   

氧化剂:氯酸钾、高锰酸钾、。

   毒害品:氯化钡、氢氧化钡。 

   腐蚀品:盐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氧化钙(生石灰)、氢氧化钙(熟石灰)。

   二、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长:齐涛       副组长:董昌水   董纪圣

  员:  实验管理员  科学老师 班主任 

三、分工及职责 

  组长全面负责领导、组织、决策、协调、指导各职能小组贯彻落实防治措施,负责防治及应急工作的指挥。 

  副组长负责落实对实验室巡回检查;制定相应监测管理办法。全面负责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救灾演练以及师生和财产的抢救工作。 

成员负责学生的安全疏散和转移;灾情监测和报告;组织救援队成员救援学生和财产抢险;实验课对学生教育和管理,救灾的技术指导;内外沟通与协调;提供紧急救援所需物资。 

四、应急预案: 

(一)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加强危险品试剂的管理

实验室里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类危险品试剂种类繁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科学贮存,规范使用。

1、做到专柜储存。

2、应分类存放,相互保持安全距离,严禁混放。强酸、强碱要上锁保管,放在不为外人轻易获取的地方;废弃化学物集中存放,勿与使用中的化学药品混放。

3、采购要上报审批。教学及实验人员按教学教研工作的需要将危险、剧毒药品的品名及数量上报学校保卫处。任何教师及实验人员一律禁止自行采购。

4、使用危险化学物品的教师及实验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5、危险及剧毒药品与实验后的废液或残渣等,由领用老师在盛器外壁或管口附签注明并密闭,交还管理员按照规定程序处理和销毁。

6、建立危险、剧毒药品帐册,其购进、入库、领用、使用、处理等各个环节必须及时、准确作好记录,做到帐物、帐帐相符。

7、化学危险、剧毒药品发现丢失、被盗时,应当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保卫部门。

(二)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

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安全守则。我们要求从以下一些方面对学生加强教育:

1、实验前要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实验开始,应先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实验时应正确操作、仔细观察、做好实验记录。

2、根据实验要求穿戴工作服、帽,镜等,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东西,实验完毕要洗手。

3、不得随便进入实验室;不得触摸不属于试验的仪器及溶液;不得在实验室到处乱跑或嬉戏。

4、水电要随用随开,用电时手及物件均要干燥。

5、严格实验室废物的处理,实验时要将残渣废液倒入指定的废液缸(筒)内。严禁将腐蚀物倒进水槽及排水管道。

6、实验中万一出现异常事故,要保持镇静,千万不可惊慌失措,应及时报告老师,请求协助解决。

(三)建立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责任

实验室制度要完善,责任要明确。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应做到:

1、熟悉本实验室的布局、结构,即安全门、水、电等的阀门的所在之处。这样遇到事故时才能及时处理。

2、知道有关救护工具、灭火工具(如砂箱、沙袋、灭火器、消防水龙带等)所放位置并会使用,遇到事故才不会慌乱。

3、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应仔细巡查并保持高度警惕,不得离开实验现场。

4、应养成清洁、整齐的良好习惯,使用过的工具、仪器及其他实验器材要及时归位。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电源、水的总开关是否关好。

5、实验室无人或者暂时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将屋门上锁,以防发生意外。

6、应经常向学校领导报告实验室安全状态及依靠自身不能解决的安全隐患,请求学校予以解决。

(四)采取多种措施,消除危险隐患

1、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经常性检查检修,及时发现和消除存在的危险因素。重点应放在检查实验线路是否漏电、仪器外壳是否带电、电源接地是否良好、仪器设备是否完好、危险试剂存放是否严密、实验环境是否合理。

2、加强急救及防护措施,备齐处理一般事故的应急用品。此项由实验室提出方案,教务处具体落实。

3、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经常对师生开展安全方面的教育,切实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五)一般化学性污染(溢出或暴露)应急处置措施 

1、 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泼溅在工作人员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再根据毒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有效处理措施。不靠近水源时可立即用棉花或纱布擦掉,除白磷烧伤外,其余的均可以用大量水冲洗。如果皮肤已有破伤或毒物落入眼睛内,经水冲洗后,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2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泼溅或泄漏在工作台面或地面,先用抹布或拖布擦拭,然后用清水冲洗或时用中和试剂进行中和后用清水冲洗。 

3 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气体溢出泄漏,应立即启动排气装置将有毒气体排出,同时开门窗使新鲜空气进行实验室。如果发生人员 吸入毒气,造成中毒应立即抢救,将中毒者移至空气良好处使之能呼吸新鲜空气,拨打120电话急救。 

4遇到化学品中毒,经口中毒者,要立即刺激催吐,反复洗胃,洗胃时要注意吸附、微酸和微碱中和、水溶性和脂溶性以及保护胃黏膜的原则。常用的急救方法是给中毒者先服催吐剂,如肥皂水、芥末和水或给以面粉和水、鸡蛋白、牛奶和食用油等缓和刺激,然后用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呕吐。对磷中毒的人不能喝牛奶,可用5~10毫升1%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水内服,以促使呕吐,然后送医治疗。经皮肤中毒者,直接送医治疗。 

5遇到化学品烧伤时,如被强酸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如被浓碱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醋酸溶液或硼酸溶液冲洗.
(六)、善后处理调解要求
        1)、事故发生后,应对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涉及的人员和事故的性质进行全面的调查,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并向上级有关部门呈报。
        2)、动员各种力量,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稳定受伤者家人的思想情绪,会同有关方面协商确定善后处理方案。
        3)、对受伤者进行全面彻底的治疗,务求对受伤者的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