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沂源县实验小学《自然与科技》教学研究活动
索引号: 11370323493219886F/2023-5348197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4-24 发布机构: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沂源县实验小学《自然与科技》教学研究活动

发布日期:2023-04-24
  • 字号:
  • |
  • 打印

沂源县实验小学“多维·高效”课堂一体化

暨各学科大单元整体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19-2.25

活动地点

四年级语文办公室

负责人

耿红

活动主题

《自然与科技》教学研究活动

活动目的

本单元选编的《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四篇课文与自然、科技有关。《琥珀》的作者根据琥珀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重点推测了它的形成过程。《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文中展示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证据,介绍了恐龙到鸟类的演化过程。《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介绍了钠米技术的含义及其应用。《千年梦圆在今朝》描述了中华民族追寻飞天梦的历程。这些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一、 耿红老师分析: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教学要围绕语文要素,继续强化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提出一些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并能记录、梳理问题。这四篇课文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琥珀》一课要求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飞向蓝天的恐龙》要求写下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并和同学交流;《千年梦圆在今朝》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教学时,要关注到不同的要求,并有所侧重。

二、翟元玲老师说:当然,不是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能解决。教学时,要关注到不同的要求,并有所侧重。当然,不是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能解决。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此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也不是只在本单元强调,而是可以贯穿到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出现在任何合适的地方。

三、刘琴琴老师分析: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让学生理解文中介绍的科技内容,这可以借助课后的习题,如,说说琥珀的形成过程,当解说员简明扼要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结合课文和资料说说对相关句子的理解,在完成这些练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四、刘玉梅老师分析:海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语言表达特色。有的课文语句生动、形象,如,《琥珀》一课中描写小苍蝇、蜘蛛活动的句段。有的课文语句准确、严谨,如,《飞向蓝天的恐龙》中“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等句子。

五、 孙磊老师分析:课上先带领同学们梳理回顾了第二单元的主题、语文要素以及课文内容等,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依次处理了拓展的三篇文章。《黄河象》中,先让孩子回顾学习《琥珀》时,通过表格的方式找到了科学家推测的证据链条,从而验证了科学家推测的科学、严谨性,然后让孩子用相同的方式学习《黄河象》的内容,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石墨烯:未来材料的宠儿》则是通过“科学家为什么称石墨烯时未来材料的宠儿?”作为问题引领,让孩子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了解石墨烯的特点并能够进行概述;《嫦娥探月,圆梦月球》则是以时间轴的形式,和孩子一起回顾了中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史,让孩子感受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陈小红老师分析:陈老师依据大单元任务群举办“实验小学自然科技展”,创设了“选拔科技新闻播报员”的情境,以此拉开说新闻的序幕。在课堂推进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去说、去评,集体讨论出说科技新闻的思路和方法,充分体现了主题交流课交际互动的特点和目的。注重了以活动推进活动,充分利用“小试牛刀、初露锋芒、大显身手、现场选拔、颁发奖状”等碎片化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实践、去总结,真正体验了说科技新闻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中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思辨能力。

七、任明雪老师分析:本次习作的内容是《我的奇思妙想》,第一个环节:创设意境,激发学生说 “奇”,紧扣大单元情境,根据本单元创设的大情境开展一次自然科技展,向学生发起了发明创意征集令,把自己的奇思妙想投稿。第二个环节:交流习作,群策群力议“奇”,这节课针对发现的两个问题进行评改,条理不清楚、内容不具体。在评改样子的时候回顾思维导图,缕清顺序,借助视频直观的感受样子的奇妙。让学生感知原来写样子的是既可以按顺序写还可以发挥奇特的想象。在交流怎样把内容写具体是,关联课文方法,迁移应用,学生能够很好的修改同一段病例文,当他们学生修改病例文的时候,说明掌握了方法。自由修改习作之后,展示修改后的文章。第三个环节:修改展评,大放异彩呈“奇”,让孩子把修改后的奇思妙想,誊抄投稿,并且完成产品效果图,参加展评。最后让孩子推进整本书阅读,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锻炼学习科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成果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说新闻”,旨在锻炼学生捕捉新闻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新闻的来源,学会用语言表达新闻的内容。

“习作”的主题是“我的奇思妙想”。这个习作话题非常有意思,让学生描述自己想发明的一些神奇的东西,旨在通过展开合理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在趣味写作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习作《我的奇思妙想》的情境是“捕捉灵光一闪”,隐藏着“好、巧、妙”的节奏。《琥珀》的“好”、《飞向蓝天的恐龙》的“巧”、《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的“妙”构成作文“灵光一闪”中的“好、巧、妙”,所以写自己的奇思妙想时能不能用“刚好”“有些”“如果”,让习作的小车向着“好、巧、妙”滚动起来。

“语文园地”的内容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交流平台”紧紧围绕本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交流,养成在阅读中善于提问并寻找合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习惯。“识字加油站”提供了一张汇款单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数字的大写。“词句段运用”设置了两个小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新词的含义,掌握介绍事物的方法并学会运用。“日积月累”中《江畔独步寻花》一诗注意理解、背诵。

“快乐读书吧”主要介绍了《十万个为什么》这一科普作品,讲述科学世界里的奥秘,激发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并拓展了《灰尘的旅行》《看看我们的地球》《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再也不是以往单打独斗的教学,整个单元应该是一个学习故事、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学习经历,我们组的语文教学工作将以“大主题,大任务,大目标”为引领,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努力创造高质量的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