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24-2025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 ||
---|---|---|---|
索引号: | 11370323493219886F/2024-5488117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11-20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
2024-2025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一、新学年的目标
各年级在全县的总名次均要有所提升,初四年级特殊禀赋学生招生人数保持优势,力争突破。初三初四各备课组“保三争二夺一”。初一初二在现有名次的基础上“争四争三”;语数英要稳住第三、四名,要有三个左右备课组力争第二、三名;理化学科要有突破力争第五名;史地生初二要突破困境,初三要力争第三、第二;道法学科初一初二初三年级要不拉下,初四年级力争第一;初三史地生微机学业水平考试通过人数要有新突破,音乐美术学科在学业水平考试中要力争前三名;体育学科要在学业水平考试中有大的进步。
教师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能力要有较大提升,名优教师引领示范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参与县级以上各项评选和各种专业能力比赛获奖人数达到全县第一。
二、现状分析
各年级教学成绩分析:
初四年级:共18个班期末考试830名学生(不含体育班学生)。上学期期末六科总排名全县第四,ABC三线进线百分率分别为30.48%、60%、77.95%,均与第一、第二名差距大,和第三名沂源四中差距较大,和第五名优势很小;优势学科是数学、英语,全县第四,其余学科全县名次均大于等于5,物理第九名,道法第八名,语文化学第七名;体育学科底子更差,体育考试不容乐观。尖子生不突出,三线学生数量偏少,后头学生基数大,存在明显的薄弱班级。初四教育教学态势不容乐观,提升育人质量的任务繁重。
初三年级:共10个班期末考试437名学生(不含体育班学生)。上学期期末七科总排名全县第三,和第一二名差距较大。ABC三线进线百分率分别为34.55%、65.45%、82.84%;优势学科是语文、数学、生物、历史,英语、地理全县第四,道法第十,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正常。优秀人数存在明显的短板,全县前100名人数太少。史地生微机过关考试期待有大的突破。
初二年级:共10个班期末考试508名学生(不含体育班学生)。上学期期末七科总排名全县第五,和第四名差距较大。ABC三线进线百分率分别为26.772%、58.07%、78.35%;优势学科为语文、外语,数学、历史第6名,道法第13名、地理第9名、生物第9。优秀学生存在明显的短板,前100名人数极少人。
初一年级:共12个班考试人数541名学生(不含体育班学生)。入学测试语文平均分74,数学平均分52。分数不理想学生多,年级优秀生的竞争力不容乐观,学习习惯和书写习惯均不理想。
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绝大部分教师,包括部分中青年教师不能主动接受和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是停留在满堂灌、压作业上,课堂效率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均较差;2.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集体教研停留在说说课,补充一下的形式中,不能就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坚持不懈的解决上;3.部分教师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上进心差,致使部分学科成绩较差;4.部分学科的师资短缺问题也是导致个别学科成绩较差的原因之一;5.对于什么是高效课堂,如何组织和实施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没有一点认识;6.部分教师课堂管理能力较差,部分教师不愿进行课堂管理,再好的教研内容和课堂实施都是零;7.起始年级老师不在新的学情的基础上授课,造成夹生饭现象严重。
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各年级均存在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暂差生特别是分数极低的暂差生较多;
2.大部分学生书写差,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笔记作业的习惯,普遍存在学习的惰性;
3.部分班级的学生纪律涣散;
4.读书、写作、查漏补缺的意识基本没有;
5.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或者佛系带娃的现象比较普遍,回家后的学习监管,存在明显的短板。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狠抓学业水平考试,争创历山新辉煌。
以沂源一中特殊禀赋学生遴选为契机,新初四年级汇总了各班优秀学生的初三以来的语、数、英、理、化成绩,确定好优秀学生,确定年级、备课组、教师专人负责机制,大胆开展各项工作,力争保持优势,有所突破。学校将制定特殊禀赋学生遴选老师、班级激励方案,为遴选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确定三线边缘生,做为本学期各班、各任课老师重点辅导学生,将每名目标生的成绩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其优势学科和薄弱学科,同时将该数据下发到相关班级和学科的“导师”手中,年级全体教师结合学期初制定的“导师制培优方案”,进行了立足平时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强的优生培养活动。各班“导师”在日常教学的同时,时刻关注各自的责任目标生,重点强化其在非智力因素上的指导转化,期中考试后又有一批新的人选,建立一种重点学生培养机制,不断地培优抓边补弱,促进整体成绩的提高。
初四、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是教学工作重中之重,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详细具体的年级教学计划,并逐项目标分解落实到学校领导、处室负责人、年级领导、班主任、备课组长和各任课教师;各责任人根据工作实际及现状将分管工作落实到月、周、天甚至到节。针对备考重点多途径了解掌握中考信息政策,精准确立各科知识重点、难点、考点,提前谋划各项重点工作,科学布局备考节奏。打好四个团体战:包级领导、分管领导、年级领导团体战,以备科组为核心学科团体战,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团体战,以孩子为中心的家校合作团体战。
(二)持续加强学生的课堂管理、书写展示、激情晨读、班级挑战赛等工作,这些工作要贯穿整个学期,严格考评,养成习惯。
1.加强课堂管理,向严格的管理要质量。
各年级要继续利用好课堂考考勤记录的管理职能。把课堂纪律的遵守情况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让老师们把每节课的违纪情况记录到课堂考勤记录中,班主任、任课老师齐抓共管,争取家长的全力支持,向严格的课堂管理要质量。
2.加强习惯养成,向良好的习惯要质量。
教务处将持续开展“激情晨读”“书写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各年级要以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好读书、书写、预习、复习、规范答题、查漏补缺、反思等习惯的养成。各年级可根据年级的阶段特点,有重点的进行推进,强力抓好。各年级要长期坚持,加强考评,向良好的习惯要质量。
3.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向课内外结合要质量。
以规范办学为契机,各年级改变现阶段课后服务做作业等单一的模式,探索打破班级界限,以任课教师所教班级为一个整体,探索课后服务培优补差教学,让优生更优,在全县占据更好的位次,让边缘生、偏科生实现新的跨越,ABC三线人数要有新的突破,向课内外结合要质量。
(三)全力推进“问题引领下的主题式教研”,向真正的解决问题要质量。
全力推进“问题引领下的主题式教研”,各备课组精心研究考试方向,提出当前影响本学科质量提升的因素和问题,提出适合年级学生特点的学科教研重难点问题。以此建立学期集体教研的系列主题,教研以问题为主题,一个问题,可以多次教研,做好规划,总结方法,更有针对性、时效性、操作性,时间分解到周,问题具体到知识点。利用每周集体教研时间,在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探讨解决策略,制定出破解策略和路径,达成共识,切实解决一个问题,向真正的问题解决要质量。
(四)督查教研活动和听评课活动的流程;严格督查学案的规范编制,做好试题、命题研究工作。
督查好教研活动和听评课的流程,将老师的公开课统一安排到教研活动的第一节课,作为教研活动需要解决问题的研讨课,下节课针对这节课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研讨。让讨论解决问题不再是坐而论道,而是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同时也解决公开课的只有听没有评的问题和双新课堂的全员达标问题。学案各年级要严格按照教研组的模式进行编制印刷,杜绝把以前的学案直接印制和印制资料的问题。本学期各备课组在教研中要进行期中期末中考试题的命题研究,通过研究试题进一步明确方向。
(五)各年级的薄弱学科的指导和督查工作。
各年级根据下发的全县成绩分析,重点做好薄弱学科的督促和指导。包级、包教研组、包备课组的领导本学期要跟上督促检查常规,进行听评课。
(六)完成评价奖励制度修订,激发教师工作动力。
修改完善考核制度,将备课组整体成绩加入教师个人考评中,以考评促进备课组、年级打好团体战。加大过程考核表彰,每项教育教学活动都要进行总结反思,对表现优秀教师大力表彰,树立一大批优秀教师典范,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内驱力。
四、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日程安排表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