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麻镇建设新农村纪实 | |||
| |||
春风吹来绿意浓 ——南麻镇建设新农村纪实 五月风光无限好,沂源美景惹人醉。五月的沂源,春光明媚,万象更新。近日,记者来到地处县城中心的南麻镇进行采访,所到之处,是一派生机勃勃、干事创业的新农村景象。见到南麻镇党委书记沈照生时,他正在和镇党政领导班子研究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他开门见山地说,去年以来,南麻镇按照“团结、奉献、务实、创新”的沂源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又好又快发展主题,狠抓工作措施落实。特别是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全镇从群众迫切需求出发,确定为民办实事12件,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今年第一季度,全镇实现工业产值22.87亿元,同比增长20.8%,实现利税3.76亿元,同比增长19.8%。 有机品牌农业有了新发展。积极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农产品影响力、知名度有了较大提升。沙沟流域国家级2000亩乌克兰大樱桃、赵家庄流域500亩红提葡萄在全国农展会上获得了好评,新建了全县规模最大、专营有机农产品的沂特超市,引导金兆宏煎饼、十香煎饼确立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 农民增收渠道拓宽。新发展优质果品2600亩,改接换优1500亩;重喜村越夏西红柿和陡起峪村西红柿、辣椒、黄瓜、佛手瓜 “绿色食品”生产能力增强;食用菌、中药材、黄烟等增收项目也有了新发展;畜禽存栏出栏量增加,畜业养殖效益增强;转移富余劳动力106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34人;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开展“六到农户”活动,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9期,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着力改善农村村容村貌,突出埠下、东鱼台村等新农村建设先行带头村典型打造;实施帮扶经济薄弱村和农村建设项目扶持工程,落实帮扶资金近60万元,确定了28个扶持项目;积极推进沼气“一池三改”工作,8个国债项目村建成沼气池700座;完成8条6.3公里的“村村通”及25公里的“户户通”,完成西北麻、西沙沟等7个村的自来水“村村通”,完成许村、西上高庄等5个村节水灌溉,完成友谊水库等3个水库除险加固和5710亩造林绿化等工程。 埠下村位于沂河南岸,村里着眼于让农民走上平坦路、喝上干净水、住上整洁房、用上卫生厕、使上洁净能源,完成了村内道路硬化“户户通”、自来水“户户通”、村内主干道两侧绿化。沼气“百池村”的建成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村内外街道卫生实行专人打扫,分段管理,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投资30余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配备了篮球、乒乓球、健身器材等必要的文体设备。建起了法制宣传、精神文明建设一条街、科普宣传栏、村务公开栏。每年集体出资为村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度关注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老年节村集体拿出3万余元为老年人发放慰问品;每逢节假日拿出近4万元为55岁以上老年人、烈军属及贫困户购买慰问品,为每位村民发放200元过节费。专门购置大客车接送五年级以下小学生,让广大村民充分享受到了发展成果。 城乡环境不断改善。积极推进“生态高地”建设,完善长效保洁机制,建设垃圾收集点60个,被列为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试点乡镇;投资47万元,进行绿化恢复治理,栽植绿化苗木2000余株,绿化面积达2万平方米。 东鱼台村距县城以北两公里处,北依历山,西傍沂河源水景公园。村中各家各户柴草堆、粪堆随便乱放,街上的垃圾也长期无人清理,村庄道路旁违章建筑和博沂路拆迁遗留的建筑垃圾,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针对这一状况,村“两委”从清“三堆”、违章建筑、建筑垃圾等“三清”入手,进行综合治理,对村内卫生进行集中打扫,对垃圾进行了彻底清运;划出空地8处,设立粪堆、柴草堆放点,实现了全村粪堆、柴草的集中堆放。以前,该村街道坑坑洼洼,一下雨,满地泥泞,村民行路十分困难。群众急切地盼望早日告别这“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状况,能和城里人一样,进进出出都是水泥路。村里先后投资30多万元,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硬化街道6000余米,完成了村内大街小巷的全面硬化,实现了“户户通”,彻底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唐文学、魏平贵)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