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沂源时讯>基层动态

张家坡镇:“1234”包村工作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发布日期:2009-11-23 10:57:32浏览次数:字体:[ ]

 

  为进一步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更好的服务农民群众,张家坡镇在全镇推行“包村工作制”,组织镇领导干部联村,机关干部包村,工作重心下移,加强镇村工作上下互动,形成了看群众生活,听群众呼声,找存在问题,想自己责任,理发展思路的良好局面。

  实行“一对一”包村,明确工作职责

  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两人负责一个管区,选派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机关党员干部包村,每人负责包一个村庄,并当好“五员”:一是“传达员”,负责把各级党委、政府的决议、部署和有关要求,及时传达给所包村的干部、党员群众;二是“指导员”,负责指导包村“两委”根据村庄实际,制定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思路、措施和制度,帮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三是“督促员”,负责督促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村做出的决议、部署的贯彻执行,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责其纠正,监督和规范村务、财务和党务公开等各项制度,;四是“汇报员”,负责听取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汇报给镇党委、政府;五是“协调员”,负责解决所包村党员群众在生活工作中的难题,开展帮扶活动,帮助他们出主意,切实解决他们的现实生活困难,同时协调解决村两委班子内部出现的问题,搞好内部团结。

  做到“双手抓”,打牢农村基础

  一是抓好党员队伍。各村建立一个村级党员活动室,组织党员学党的知识、学农业技术,提高他们的政治,科技素质,开展“党员示范岗”和“党建富民”活动,调动他们在本村脱贫致富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行“三会一课”,给党员上党课,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倡导树立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发现、培养和吸收有文化、有技术、乐于奉献的村民到党组织中来,保持本村党组织的活力,尽快成为“五好党支部”。 

  二是抓好村民教育。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利用村科普站组织村民每月开展一次以学文化、学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致富本领。 

建立“三项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一是督查制度。镇专门成立督查室,建立包村工作台帐,对机关干部下村工作情况跟踪督查,同时在村公开机关干部包村工作职责,接受群众监督;每月随机抽查两到三个村的包村情况。

  二是定期汇报制度。镇每周五召开包村工作会,听取上周包村工作情况汇报,对下周工作进行部署,研究解决包村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调度管理。

  三是考核制度。镇结合实际,制定出台相应考核办法和管理规定,从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纪律约束等多方面对包村干部进行考核,同时对包村纪律做了统一规定,将包村干部工作表现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从中发现和培养表现突出、有工作潜能的优秀干部。

  坚持“四到位”,增强工作实效

  一是沟通联系到位,架起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包村干部将走访群众作为包村的首要任务,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并与之建立经常性联系,听取其对镇、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二是解决问题到位,将帮助村庄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包村的重点,摸排村庄存在的突出问题,矛盾隐患以及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村庄干部想办法,出思路,及时协调解决;积极开展送温暖,送真情活动,帮助困难党员和群众解决生活困难。

  三是工作落实到位,对镇确定的重点工作和阶段性工作,包村干部全程参与,指导督促村庄抓好落实,确保完成工作任务。

  四是活动参与到位,包村干部全程参与村庄各项重大活动,列席村庄“两委”会议,直接参与村庄重大事项的审议,监督重大事项的实施,确保村庄工作规范,体现民意。 (张家坡镇  付宪明)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