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庄镇2019年工作总结暨2020年打算 | ||
---|---|---|---|
索引号: | 1137032300422372XD/2019-5121416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19-11-13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中庄镇人民政府 |
今年以来,中庄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目标要求,以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苦干实干,锐意进取,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健康稳步推进。2019年1-10月份,全镇财政收入272元。
一、2019年工作情况
(一)抓政治建设促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动为总抓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问题导向,盯牢薄弱环节,“育、管、调”三路齐下,进一步激发镇村党员干部活力,提升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深入落实“四位一体”机制,强化对5个软弱涣散村的治理整顿,对5个村的党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专题培训;完善党委、责任区、村班子三级联动机制,狠抓制度建设和规范执行;探索推行“联村党建”模式,成立刘庄联村党委;始终保持违法乱纪查处高压态势,配合县委第三巡视组开展对我镇38个行政村巡察工作,查处违法违纪案件9起;推进“三谈一关爱”长效机制,约谈党员183名,其中镇直部门负责人、村主职干部36名,走访慰问老党员292人;持续推进村两委“动态调整”机制,对不履职尽责的村干部坚决整顿,建立动态调整管理台账,对包括7名村书记、主任在内的16名村干部进行了撤换调整;千方百计抓集体经济发展,以清理规范承包合同、盘活村集体资产、建设小微加工点为突破口,完成3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收入目标;连续举办了17期镇村党员主题教育培训,对全镇包括150名流动党员在内的1300余名党员进行两轮培训,主题教育期间,全部组织到朱彦夫事迹教育基地进行学习,重温入党誓词;成立了果乡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各村分队;遴选、培育、发展村后备干部144人。
(二)抓民生事业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持续加强。共投资4445万元完成占补平衡800亩,增减挂钩22亩,清理河道15.8公里,除险加固水库5座,投资2600万元的白杨路整修路段正在施工,11000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规划。二是县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乡村。在社庄村实行卫生院领办中心卫生室,由卫生院统一管理,采用卫生院派驻全科特岗医生坐诊、县级医院专家定期坐诊的服务模式,为周边7个村4950口人,特别是困难群众提供了高水平的疾病诊疗服务,高质量解决4个村2309人因村卫生室空白造成的看病难问题。三是精准扶贫深入推进。扎实开展“回头看”问题整改。爱心扶贫超市累计发放积分券6万余元,对2256人次的贫困户进行了奖励,经验和做法在全县推广、推行,并在全县试点特殊困难群体“四帮一护一提升”工程。累计投资320余万元建成南庄草莓大棚、大沟煎饼坊、马连峪村头车间、南刘庄鞋帮加工厂、耿庄塑编加工车间等项目和26个村级小微站点,极大丰富了扶贫产业形式,注入产业发展活力。
(三)抓社会治理营造和谐稳定环境。全面做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深入开展矛盾风险隐患排查化解行动。高标准重点打造了1个镇级、10个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以综治“一中心五阵地”模式统筹推进矛盾纠纷化解、网格化管理、“雪亮”工程建设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在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化解信访矛盾的同时,严厉打击缠访、闹访等非法行为,对重点人员和苗头性人员形成有效震慑,截至2019年10月底,五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化解,五年以下化解90%以上,到县以上信访量减少37%,辖区内110警情下降41%,1-10月份市民热线群众满意率达到92.3%。
(四)抓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生态美丽中庄。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推进。成立了督导小组,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考核办法,明确了人居环境建设标准和内容,逐步形成“村级+村民+保洁员”三方联动机制,党员带头做榜样,利用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共清理乱搭乱建220余处2340平米、农村三堆816处、农资废弃物650三轮车次,绿化苗木3万余株,旱厕整改4650户并率先通过整镇验收。二是规划和项目建设通盘谋划。成立乡村振兴工作专班,完成了全镇乡村振兴片区的初步规划布局,投资850万元展开中华大果园旅游示范区和黄土崖一期治理项目建设。三是文化“5+n”工程全面推进。村村建成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文化队伍、文体广场,配备文化活动器材,粉刷文化墙体3500余平米,开展送戏下乡等活动60余场次;评选“美在家庭”2177户,“好婆婆好媳妇”130余人,“星级文明户”“诚信经营户”55户。
(五)抓提质增效推进果业“二次振兴”。一是生产主体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由村党支部引领果农抱团发展,通过领办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等方式,实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统一种植管理、农资供给、农技推广、包装销售等环节,提高果业发展效益。二是标准化生产技术进一步扩面。完成11000亩的水肥一体化推广,实施5050亩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建设标准园、示范园1200亩,新建胡家庄和青龙两处老果园提升改造示范园区,试点发展现代苹果园340亩,推广20多项新技术,标准化、专业化、科技化程度显著提高。三是人才培育工作进一步做强。依托中庄苹果学院8处产学研基地,一手抓引才引智,一手抓土专家选育,举办科技实施主体培训班、新型经营主体培训班等培训活动12场次,培育乡土人才3400余人次,突出电商人才和果品经纪人的培育,完成线上销售苹果1000万斤,出口苹果1700万斤。四是融合增收途径进一步开拓。发展“十有”采摘园100余处,果香农家乐、农家小院20余所,打造3个集观光采摘、科技展示、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连片苹果精品园区,积极开展苹果宣传推介、订制会展活动,拓展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五是市场化运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唯一一处测土配方中心在中庄镇落户,高标准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在中庄镇建成,苹果质量追溯体系探索运行,苹果销售规范加紧制定,苹果产销向着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六)抓招商引资加快镇域经济发展。一是县镇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碲金新能源科技公司年产6亿可再生锂离子电池项目完成开发区厂房装修,设备正在安装调试,鸿开塑编年产5000吨塑编袋技改项目正在安装设备,赛天丽新增年产700吨功能改性塑料颗粒项目投入生产,入园企业天源生物的卵磷脂保健产品投放市场。二是“双招双引”工作良性发展。赛天丽公司年加工1万吨干鲜果品项目已到位省外资金1515万元。做好“在外能人”统计工作,实施“在外能人深耕第一故乡”工程,争取省外资金项目500余万。三是“取经学习”分批次展开。领导班子带队分批次赴济南、临沂、成都等地考察学习,学习招商引资先进经验做法。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招商引资工作多年来没有实质性进展,缺乏龙头企业支撑,财税量小,直接影响着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投入。二是对标西北和省内果业优势产区,我镇对果业发展的思想认识和更新换代的魄力不够,果农盲目自大,“自我良好”的心态普遍存在,导致果业发展提质增效步伐不快,“果业+”融合产业发展长时间停留在起步阶段。农户分散经营占主导,果农惜地守旧。果品销售路径比较狭窄,以电商为主的新兴销售模式拉动力不够。三是部分村级存在“病猫型”“鸵鸟型”干部,缺乏干事创业的信心,在重点工作和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缺乏敢于担当的勇气,“等靠要”思想和“老好人”思想严重,缺乏“向前一步尝试”的魄力。四是乡村振兴点面融合不足。由于过去村庄没有系统规划,乡村的房屋修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村与村之间单打独斗,联系不够紧密,资源整合不充分、难共享,不能有效发挥集聚效应。五是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不足,贫困户依靠自身能力脱贫的意识不强,引智工作任重道远。部分产业项目持久性、长远性有待进一步考证。六是信访稳定工作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信访老户、重点人员诉求未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盯死看牢既不是长久治本之计,也没能做到精准管控。七是长时间以来形成的城乡环境问题日显突出,长期存在路面扬尘、路面破损、绿量不足、乱搭乱建、乱摆乱放、乱贴乱画、占用道路、超限超载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人居环境质量,等等。
三、2020年工作打算
2020年,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人的振兴和产业的振兴为抓手,以党风带政风塑民风,围绕重塑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打基础、下苦功,不断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实现群众安居乐业。
(一)开拓创新抓果业“二次振兴”。立足果业大镇的实际,找准当前中庄苹果产业定位,坚定不移的实施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推进果业发展的“二次振兴”,实现苹果产业兴旺。研究出台中庄镇果业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大刀阔斧的实施果业改革,着力改变当前产业发展自满自足/长期停滞不前的现状。增强林果技术人员力量,从抓果品生产质量入手,采取课堂与田间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建立高标准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制定苹果质量追溯体系;做好测土配方服务,因地制宜,合理科学施肥;投资1300万元继续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1万亩农业综合开发、8000亩水肥一体化项目,依托测土配方技术,试点研究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路径;投资2500万元在全镇5个片区改造老果园、密植园5000亩,按照密植园改造和老果园更新换代标准,实施养根壮树、间伐降株、改造树形、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等措施;建设研讨室,针对沂源苹果发展现状,开展课题研究;开展电商产业扶贫,培训农村电商人才,吸引更多的电商公司入驻电商服务站,谋划投资1200万元,建设大型电商仓储中心2处,新培育电商企业3家、电商村26个、综合服务点40处、电商户300户,加强电商平台建设和团队建设,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建立关联,进一步丰富苹果销路,增加果农收益。
(二)持之以恒抓人才素质提升。一是抓镇村干部的管理。深入推进落实党委、责任区、村两委三级联动机制,综合运用制度、纪律、法律手段,对干部进行规范和约束。同时,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对于扎实能干、担当有为的干部,旗帜鲜明大胆使用。二是抓农村党员的管理。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继续深化“三谈一关爱”活动,既要约谈、诫勉、警示,又要走访、慰问、帮扶,采取,还要做好集中教育培训“常态学”,入村进园“阵地学”,分批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走出去到先进地区“一线学”,把农村党员的心气提起来、干劲鼓起来。三是抓村民的管理。围绕“美丽中庄”建设,把管、树、爱统一起来,以简明实用的村规民约约束村民,通过评选典型倡树新风,对于违反负面清单的纳入镇村评价体系进行黑榜管理,对于典型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向好。
(三)毫不动摇抓基层打基础。一是利用软弱涣散村整顿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契机,围绕“四抓一促”(即抓教育、抓管理、抓关爱、抓关口),理清“一约一会三清单”(即村规民约,议事会,小微权力、权利运行和言行负面清单),深入抓好村级规范化管理,把村党组织建设好,把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好。二是抓严抓实党的基本制度落实工作。扎实做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的落实工作,健全督查通报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分解量化目标任务,将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落到实处。三是继续做好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工作。在持续抓好镇村干部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农村党员管理和作用、效能发挥抓长效机制建设,使广大党员成为一带十、点带面的中坚力量,以党风带民风,以党建促发展。
(四)凝心聚力抓脱贫攻坚。一是继续抓好项目管理。建立健全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管护机制,对项目后续经营管理、利益联结、分红兑现等实施监督和跟踪指导。二是多渠道增加集体收入。建立“一村一策”台账,逐村梳理、分析。加快推进小微扶贫点刚和主体带动项目建设,做好投资250万元的南庄草莓大棚建设和后期管护制度建设,做好耿庄村塑编加工扶贫车间、南刘庄村鞋帮加工厂、盖冶村草莓包装扶贫车间项目、大沟村煎饼坊等项目的提升改造和收益分红等工作。三是洁美工程的保持和提升。结合洁美之家评选活动,对典型户进行挂牌表彰,督促后进户改变其原来的生活习惯,全面提升家庭洁美环境。四是创新结对帮扶新渠道,提升群众满意度,深入开展“回头看”“解难题”活动。五是有序运转扶贫超市,对孝善养老、家庭洁美、贫困户自主就业等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发放积分兑换券,激发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积极向上的内生动力。六是试点推行老弱病残幼特殊困难群体“四帮一护一提升”工程。
(五)坚定不移抓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打造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人景和谐的现代化城镇;实施镇驻地绿化、文体活动场所、环卫设施改造提升,不断增强镇驻地的辐射力和承载力。二是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道路保洁、美化绿化、道路硬化、建筑立面、牌匾整理、扬尘治理”为目标,投资1000万,进行城乡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年内至少20%的村达到省级清洁村庄标准,新打造一个省级美丽乡村。三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旧村改貌”和“旧村拆迁”为主线,因村制宜,加快水肥一体化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旱厕改造后期管护建设,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科学、高效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效益。投资600万元对全镇33.7万平方米的生产路进行一期改造提升,试点推行“四改六、白改黑”建设。投资216万元,对3.6万平方米户户通进行全覆盖收尾。四是逐步建设一批民生工程。在富家庄村进行民生事业项目的集中破题建设,投资700万元建设中庄第二幼儿园,投资2000万元实施馨香园医养中心一期工程,投资150万元打造卫生院领办中心卫生室项目。五是实施土地资源盘活工程。完成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工作,对王桃峪、许桃峪、东大峪、刘大峪4个村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下一步社区化建设解决地和钱的问题。
(六)长久不懈抓社会治理。一是健全完善镇村综治中心的运行机制,整合综治、信访、司法、公安派出所以及责任区、村等各个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建立大调解大维稳格局。二是整合全镇人民调解员、信访联络员、警务助理等社会治理类人员,实行多元合一,提高待遇、明确职责,调整充实网格员队伍,规范网格化管理工作。三是按照上级要求和党委政府安排部署,全力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敏感时期维稳、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奖监护、“雪亮”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四是全面引入村规民约和适时适用征信体系。根据村情民情和乡村治理需要,在前期高厂等村试点制定简便易行的规约的基础上,在法治框架下,全镇各村制定村规民约召开村民代表会通过后实施。在个人征信中,突出村规民约、村民集体评价的权重,惩戒赏罚分明。
(七)多点发力抓双招双引。组织实施“在外能人深耕第一故乡”计划,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对全镇在外能人和社会关系进行分类统计、研究,既通过组织座谈会、发放问计函进行交流、推介,又通过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分别带队赴省内外招商引智,邀请在外能人共谋中庄发展大计,吸引外地优质项目来沂源、在中庄落户生根,破解中庄长期形成的项目支撑能力差的发展难题。加快开工建设总投资5.2亿元的山东果山园特色农业食品深加工及国际贸易中心项目,建成后年加工2万吨罐头、果脯系列产品,出口5万吨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