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标题: 2022年以来工作总结和2023年度工作打算
索引号: 11370323750892802W/2023-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1-11 发布机构: 沂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2年以来工作总结和2023年度工作打算

发布日期:2023-01-11
  • 字号:
  • |
  • 打印

2022年以来工作总结和2023年度工作打算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211

 

一、2022年以来工作总结

(一)持续深化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实行指挥部+工作组+工作专班模式,完善挂图作战、三色旗推进、双向督查等工作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和重点工作,先后召开现场点评及工作推进会议8次,并持续开展专项督导帮扶,加快补齐考评短板。落实一事双交一次督办、二次催办、三次问责和问题整改分类抽检复核等工作制度,累计下发督办催办通知80余份,督办复核各类问题1.3万余个。全力推进八大提升行动和重点任务落实,截至目前,已累计清理农村三大堆”5万余处,清运道路两侧垃圾2.1万余立方,处罚建筑工地37家(次),处置违反城市管理行为2.1万余起,新注册市民通”1300余人,完成28条道路、30条河的双沿打造治理任务,创新开展留住最美乡愁建设醉美果乡全域美丽乡村创建行动,打造美学微巷、卡口花场、精品庭院等各类景观业态8300余处,积极打造农村环境治理3.0版本,城乡环境品质不断提升。在今年1—9月份市对县考评工作中,我县的大整治大提升总成绩位列小组第2、全市第4

(二)加力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围绕十大行动一心一带四片区的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格局,谋划确定总投资44.7亿元的全域公园城市建设重点项目32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2.07亿元,现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年度投资8.06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66.83%,其中,已竣工项目10个。在今年前三季度市对县考评中,我县总成绩位列小组第1、全市第3。其中,我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了城区10拇指公园新建工程,并链接打造精微景点”100处,截至目前,10拇指公园已开工建设8处,百处精微景点建成35处。与此同时,牵头组织开展了国家园林城市申报工作,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对我县的相关规划和所有申报复查材料进行包装细化,计划11月底前完成材料申报。

(三)推动城市精细管理提质提效。确定五化一制撬动城市管理品质能级提升的年度重点改革事项,相继开展了全城找垃圾”“公厕垃圾点提标”“路面补补丁”“多元积分制”“园林品质提升等一系列行动,聚力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粗放、作业不精、短板突出、效率不高等问题。实施了螳螂河西路沿街立面改造提升,拆除各类违规广告188处,美化沿街各类通信箱体91个,新安装油烟在线监测系统21家,对城区3.2万株行道树、4.3万株乔灌木及19.6万平方米地被进行了标准化修剪,喷洒农药8000余立方;启动实施城区排水防涝和城镇污水处理专项规划编制,11月底前将形成初步成果;达标处理城区生活污水1900余万吨,污泥5800余吨。在今年1—9月份市对县考评工作中,我县城市精细化管理考评成绩位列小组第2、全市第3,其中,道路深度保洁连续4个月全市第一,智慧城管、城市视觉一体化示范路、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等多个子项成绩一直位居全市前列。

(四)不断完善城市基础服务功能。实施了垃圾填埋场封场改造工程,现已基本完工,彻底消除了潜在的环保风险隐患。与住建部门联合,依托老旧小区整治改造项目申请政府专项债资金,计划在城区住宅小区内设置建设四分类的垃圾分类环保屋200余处,新建各类公厕30处,现已完成垃圾房选址,其中,建成61处、在建78处;30处公厕开工25座,其中主体完成15座,公共环卫设施布局进一步完善。为解决城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启动实施城区智慧停车建设项目,由国有企业统一市场化运营管理,搭建软件平台,升级改造道路停车泊位860余个,智能化改造封闭停车场3处,在具备条件区域建设立体停车库及封闭停车场,打造全县一个停车场,实现一次绑定全城通停,先离场后付费的智慧停车应用,目前已基本完成软件平台搭建,陆续铺开了硬件设置建设,计划年内正式上线运营。

(五)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组建巾帼使者·女子城管中队攻坚克难·退役军人先锋突击队,成立了沂源红·城市之光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筹建成立首届城市管理顾问委员会,首批聘请了社会各界人士20名;开展了城市管理进社区和公园式单位、村庄(社区)、企业认定工作;通过广泛资金认筹实施了沂源红暖城爱心餐公益活动,在全市各区县中首个启动,解决了城区一线环卫工人早餐问题。充分发挥宣传赋能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城市管理,加快构建全民城管工作格局。

二、亮点特色工作

1市对县考核成绩实现反转。针对去年城乡环境大整治考核成绩落后的不利形势,今年以来,我局做为总牵头部门,重新理顺工作思路,调整县级考评办法,建立指挥部+工作组+工作专班框架体系,高位统筹推进,以镇域、村域为重点,路域、河域为脉络,条块结合狠抓脏乱差问题整治,同步有机融合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立足全域全景,谋划重点项目32个,加快实现城市中建公园公园中建城市的规划路径转变。在今年前三季度市对县城乡环境大整治行动和全域公园建设考评中,我县总成绩位列小组第1、全市第3其中,城乡环境大整治行动总成绩小组第2、全市第4,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总成绩小组第1、全市第3)。

2城市精细化管理实现跃升。通过整合城市管理资源、网格化比武、积分制管理、理顺环卫保洁和绿化养护管理体系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市对县城市精细化考评总成绩全市排名第3,其中,道路深度保洁工作连续4个月全市第一,智慧城管、城市视觉一体化示范路等多个子项成绩一直位居全市前列。

3垃圾填埋场风险隐患基本消除。实施了垃圾填埋场封场改造工程,现已基本顺利完工,并经受了汛期考验,解决了垃圾场存在的安全、环保等风险隐患,原先的垃圾山变成城中草原,原有的渗点漏点一并进行了集中封堵整治,剩余的少量积存渗滤液通过管网输送至光大垃圾发电厂协同处置,降低了处置费用和成本。

4全民城管格局逐步构建。坚持开门办城管,成立首届城市管理顾问委员会,组建全市第一支巾帼使者女子城管中队,全市第一家启动沂源红暖城爱心餐公益项目,解决城区环卫工人免费爱心早餐问题。深入开展城管进社区、公园式单位创建、垃圾分类普及等活动。联合文明办、融媒体,提炼沂源文明20,开设城市之光专栏,引导全民自治,共建共享。

三、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1城乡环境治理任重道远。部门、镇办思想上不够长期重视,存在疲沓应付心理,缺乏主动找问题、抓整改的意识;路域、农村、社区环境面上问题存量大,第三方测评反馈问题数量一直是全市最多。

2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制约因素较多。受土地指标、土地性质变更、规划设计调整、建设手续办理、建设资金落实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全域公园建设项目开工较晚,影响了总体进度和投资完成率;国家园林城市复审工作标准高、要求严,顺利通过复审确定为国家园林城市的压力大。

3城市精细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日常管理仍然存在粗放现象,秩序管控、绿化养护缺乏绣花功夫,日常管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治后反弹现象比较突出,长效管控机制不健全,门前五包、全民共治共管格局还没有全面落实。

4部分项目建设进度有待提速。受规划选址、手续办理等因素影响,垃圾分类收集房、公厕的选址较慢,部门镇办间没有形成工作合力,甚至需多次变更选址位置,导致进度缓慢;智慧停车项目因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未完成,部分路段无法跟进视频桩施工,影响总体进度。

5.深度协同机制有待健全。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单位,但部门单位间协调联动不够,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状态,没有形成工作合力,综合执法工作还存在部门镇办之间的推诿扯皮,具体工作中(如,住宅小区违建治理),相关部门镇办的重末端执法,轻源头治理的现象比较突出。

四、2023年度的具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

(一)具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用现代化城市管理新模式重新思考城市管理工作,聚焦城市管理的难点、热点、堵点问题,坚持以城乡环境治理和全域公园城市建设为抓手,以系统改革为路径,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强化法治思维、平台思维、市场思维和有解思维,在持续推进城市净化、序化、美化、亮化下足绣花功, 实现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加快打造近悦远来、有温度、可感知、会呼吸的山水小城。

(二)目标任务

1城乡面貌有变化。坚持以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和全域公园城市建设为主线,切实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在落实常态化考核督导、成绩提醒、专项帮扶等方面持续用力,压紧压实各级主体责任,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高标落实,强化问题导向,狠抓治脏、治乱不放松,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解决整改反弹循环往复问题,持续巩固环境整治成果。加快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抓好现有建成公园绿地管理养护基础上,依托我县山水资源禀赋和地域文化特色,系统谋划2023年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十大行动重点项目,明确近期、中期、远期建设任务,落实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清单化,确保明年我县全域公园城市建设高起点起步。做好结合文章,立足全县全域,分步实施城乡公园一体化建设,推动城乡环境面貌发生质的跃升。

2市容市貌有亮点突出市容治乱重点,常态化、长效化抓好市容秩序管控,严查城市六乱,全面推行城区道路两侧沿街商户门前五包责任制,实施星评分类管理机制。结合城区片区开发建设,协调有关部门镇办新建提升改造各类便民疏导区(点)、便民市场,协助实施大型农贸批零市场建设,引导流动商贩入市进场经营,探索推行多部门联合全域商户红黑榜示范创建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加强非机动车秩序管理,强化对共享单车运营监管,做到摆放有序,加快推进城区智慧停车建设项目,积极整合各类停车资源,协调加快公共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库建设,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差异化收费政策,逐步解决城区内停车难、停车乱问题。立足推动文、商、旅、体跨界融合,激发城市活力、推动消费升级,通过实施部分城区道路亮化改造提升,整合串联现有的商业圈和文化圈,打造以一河两岸为核心的城区夜市经济商业休闲圈。

3环卫保洁有特色突出环卫治脏重点,进一步提升标准、完善机制,强化环卫市场化企业监管,提高道路保洁机械化作业水平,深入实施以克论净、深度保洁,城区主次干道实现深度保洁全覆盖,加大生活垃圾收运频次,进一步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效。建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运行管理体系,加快末端处置设施建设,逐步拓宽餐厨垃圾收运范围,启动实施静脉产业园建设项目,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加强渣土运输行业监管和执法处罚力度,杜绝随意撒漏和带泥带土上路,建成并有效运行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彻底解决建筑垃圾围城问题。

4园林绿化有精品突出绿化治粗重点,在苗木修剪、病虫害防治上下功夫,巩固提升一级养护管理成果,加快打造韵味十足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聚焦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共同体,锚定全域,深度挖潜,做好绿化与农文旅及各类产业的融合文章,围绕十大行动,科学谋划实施全域公园建设项目,着力打造全域城乡公园一体化。结合新建开发项目,同步推进各类拇指公园建设,跟进实施新建道路绿化工程;积极筹备,确保顺利完成复审工作,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城市。

5市政设施有保障。突出设施治差重点,及时维修维护各类市政设施,强化城市排水管理,严控私接私排、雨污混流,保障排水管网通畅,排水设施正常运行,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及物资储备标准建设,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加强分析研判,提高应急防汛防灾能力水平。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做好城区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污泥全部实现稳定化、无害化处置。加强市政道路、桥梁及照明设施的问题隐患排查和规范化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城市道路及公共场所装灯率和亮灯率达到100%。加快推进市政设施养护管理的市场化步伐,依托国有平台公司,引入高水平专业化公司,提高日常养护管理水平,探索市政设施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

6全民城管有活力以法治城管为标准,常态化抓好军训大连场学法大讲堂活动,扎实推进执法行为规范化、队伍管理正规化,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办案流程,严格落实执法公示等三项制度,加强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和对外形象。狠抓城区建成区违建治理,按照分区作战、分类施策、分段推进、巩固成效的步骤,坚决依法从快治理违法建设,逐步消除存量违法建筑,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筑,实现违法建筑零增量、减存量为目标。强化宣传赋能,以全民城管为导向,依托巾帼女子城管中队五进五员、城市之光宣传赋能、城管执法进社区等各类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以城市管理小切口推动城市治理大变化,动员广大市民增强文明意识,大力倡导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理念,引导市民自觉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

(三)重点项目

1实施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为提高第二污水处理厂大量处理工业废水能力和污水处理工艺抗冲击能力,计划在现第二污水处理厂东侧,新建水解酸化池、二沉池和应急池等设施,弥补和完善原污水处理工艺,将第二污水处理厂改造为以处理工业废水为主的污水处理厂,有效解决今后化工园区新上工业企业后的废水处理问题。该项目需新增用地约18亩,计划投资6000万元,现已完成可研办理,将结合住建局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打包申请政府专项债资金,由国投公司承建,2023年底前建成投用。

2启动实施生活垃圾静脉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计划在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西侧用地内布局餐厨垃圾处理厂、大件垃圾处理厂、落叶资源化处理厂、飞灰填埋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项目,打造全县静脉产业园,解决我县在生活垃圾分类末端处理方面的短板,将垃圾的收集和处置打造成产业链,真正实现生活垃圾处置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同时,计划联合商务部门,采取分类+回收+处置一体化模式,建设相应的再生资源分拣场所,解决生活垃圾分类产生的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处理问题,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70余亩。

3筹划打造城区夜经济商业休闲圈。立足城区发展布局,聚焦商业街、居家城、大观园、义乌商贸城以及胜利山九九乐园、儿童乐园等夜市经济潜力片区的整体串联,对商业街、鲁山路、螳螂河东路和西路等道路实施亮化提升改造,并围绕夜购、夜食、夜娱、夜游、夜秀等主题,分类打造美食、美市、健身、休闲等主题片区,构建以一河两岸为重点的城区夜市经济商业休闲圈,推动文、商、旅、体跨界融合,进一步丰富群众生活、激发城市活力、推动消费升级。其中,建设及运行相关费用,可结合沿路两侧的大型建筑,通过安装光伏发电,实施楼体亮化,设置大型电子显示屏,开发广告位等予以平衡。

4启动城乡公园一体化项目。结合城乡环境大整治、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等工作的开展,立足全县全域,聚焦双沿打造和十个整建制,按照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依托我县生态林果、秀美田园、地域文化等资源,填缝式采取栽树植绿、撒播花种、建设小微景观等方式占领阵地,整合融合农文旅及各类产业发展,构建以山水为骨架,绿色为基底,以道路、河流为脉络,各类景观业态为点缀的全域城乡一体化绿色空间格局。计划分三年组织实施,以镇街、村居为单位逐一列出任务清单,做到村村有计划、镇镇有任务,着力打造我县城乡环境治理3.0版本。

(四)推进措施

1发挥城管委高位协调优势。一是健全城管委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落实好工作例会、督办考核、会商研判、现场办公、联合执法等机制制度,逐步完善城管委+城管办+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强大合力。二是创新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探索建立一街两方(公安、城管)、一场三方(市场监管、城管、属地)等常态化、制度化的联动执法机制,提高执法管理效能。三是全面落实重心下移管理模式,强化属地管理职责,对基层城市管理和执法机构进行全面优化整合,健全县、镇、社区三级管理网络。四是健全完善考评机制,综合运用县整治办和县城管办的周督查,月考核,季奖惩、年总评等系列办法,发挥城市管理考评指挥棒作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

2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着眼于城市管理长远需要,由城市管理部门提前介入,建立规划、建设、城市管理执法的联动议事机制,有关项目从规划立项到最后建设、验收,城管部门全程参与,并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在城市规划建设时同步完善相应的公厕、停车场、休闲公园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工作、生活、休闲的需要,满足市民生活需求,减少后期城市管理的成本和难度。

3建立市场化运作保障机制。强化城市管理需要投入的意识,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将具有垄断性质的特许经营项目推向社会,在推动环卫保洁、园林设施养护等市场化的基础上,引进顶尖实力的专业化大企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相关要件墙到墙的市场化、一体化步伐,拓展城市管理要素的市场化范围。

4构建高品质城市管理大脑。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依托现有数字城管平台,拓展完善户外广告、城市防汛、市政设施、环卫园林、渣土运输、违法建设、停车秩序管理等子系统,实现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升级。建立城市管理大数据库及大数据挖掘分析研究应用中心,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等系统管控体系,构建城市管理大脑

5强化宣传赋能引导的能量开门办城管为引领,建立社会多元参与机制,通过电视、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平台等各种形式开展大力的宣传教育,唤起市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市民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社会风尚,凝聚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社会共识,提高全社会和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围绕立规矩、守标准、塑习惯、养文明的原则,建立完善市民行为规范,增强市民文明意识,定期开展各类市民开放日”“五进五员等活动,加强互动交流,提高人人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参与、多方互动的全民城管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