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标题: 【议题解读】关于安全生产工作
索引号: 113703233130158447/2023-5401640 文号: 无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0-03 发布机构: 沂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议题解读】关于安全生产工作

发布日期:2023-10-03
  • 字号:
  • |
  • 打印

 

一、议题背景

紧紧围绕“三提三争”年度目标任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红线”,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决策依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决策部署。

三、研究内容

全县危化品安全整治、工矿领域安全监管、重大隐患排查治理、防灾减灾等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四、重要举措

(一)牵头抓总,发挥综合监管职能。一是优化工作制度梳理明确各专业委员会例会、警示、通报、约谈等工作制度,组织各镇办和16个专业委员会定期分析研判辖区内和行业领域内安全生产形势,提升工作效能。二是强化督导督查。将各专业安委会例会召开及工作开展情况列为督导内容,联合两办督查室开展全面督查,持续推动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高效规范运作。三是严抓关键节点。及时下发重点节日期间安全风险提示,重点时期采用日调度制度,全面掌握总体安全生产情况。四是发放安全提醒函。针对7月7日燕崖镇南安乐村发生的一起意外溺亡事故,县安委会办公室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到现场对事件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别对燕崖镇人民政府、县教体局、县水利局下发《防溺水安全管理提醒函》,督促其落实监管职责。

(二)筑牢底线,握紧安全生产准绳。一是深化危化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聚焦重大危险源、高危细分等领域的企业、设施设备、从业人员、作业环节“全覆盖”开展隐患排查;深化“负面清单”自查自纠,开展县领导集中督导挂包危险化学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行动,采取“1+1+4”模式(1个县领导、1名专家、4个部门)挂包督导企业,协同排查企业深层次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共发现隐患问题137条,现已整改完成。二是紧抓工矿领域专项整治。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贸企业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有限空间作业等专项整治行动,督促企业建立完善作业管控制度、应急救援体系、四类人员教育培训、救援装备配备等工作。三是把握重点严格执法。采用“兜底式”县镇联合执法,提高重大隐患发现率和立案率。开展分类分级执法,做到执法频次的“减法”,执法效率上的“加法”,目前已提前完成省应急厅核定的执法工作量和年度执法工作计划,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40家,排查问题隐患1428条,立案95起,实施行政处罚121.3万元。四是“严、实、快”开展专项检查整治。今年以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企业6561家次,排查发现重大隐患62条,已全部整改完成;开展违规电气焊作业和违规施工专项整治行动,摸排电气焊作业社会单位113家;有序推进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开展高空坠落风险辨识和隐患自查自纠自改。开展了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强化餐饮等人员密集场所隐患、城镇燃气特别是老旧小区燃气隐患、燃气经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共排查餐饮等人员密集用气场所1360家,发现问题隐患2410项,已全部整改完成。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安全生产培训管理。五是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累计推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科普常识类宣传信息449条,阅读量超过10万人次。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组织86名规模以上企业185名规模以下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总监集中参加市县统考,全部合格通过。

(三)固本强基,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一是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大力实施安全生产固本强基工程。编制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实施指南》,对全县重点企业、部门的安全监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着力强素质、夯基础。重点解决了企业安全生产“管什么、怎么管”,以及安全生产管理法规知识碎片化等问题。二是精准“体检”安全生产隐患。制定《全县安全生产“体检”工作方案》,由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带队,全县共派出督导领导218人,督导企业217家。三是分类分级精准监管。结合日常督查检查,分析全县重点企业问题短板和运行状态,对企业进行定级,根据分级分类一企一策精准管理。确定企业A级10家,B级126家,C级19家。四是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提升。高质量建成19处社区应急救援站,对照市三年规划提前一年超额完成6处建设任务。承担并圆满完成“2013年山东省地震应急综合救援演练”工作任务。

五、列席人员名单

县发展改革局、县教育和体育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文旅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交警大队、县消防救援大队

六、出台的相关文件

《防溺水安全管理提醒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