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卫生健康局
标题: 【健康科普】生命的拥抱——海姆立克急救法
索引号: 11370323MB2859070U/2022-5296980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09-12 发布机构: 沂源县卫生健康局

【健康科普】生命的拥抱——海姆立克急救法

发布日期:2022-09-12
  • 字号:
  • |
  • 打印

【科普】生命的拥抱——海姆立克急救法

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故可能导致因缺氧而意外死亡。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Heimlich Maneuver)也称为海氏手法,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先生发明的。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呼吸道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因此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原理:假设人的肺部为一个气球,气嘴儿就是它唯一的出口,如果出口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出口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氏腹部冲击法的物理学原理。急救者环抱患者,突然给患者上腹部施压,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患者的胸腔压力骤然增加,由于胸腔是密闭的,故胸腔内的气体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冲向气管,每次冲击将产生450~500毫升的气体,从而就有可能将异物排出,恢复气道的通畅。

适应证:

1、呼吸道异物:用于呼吸道异物的排除,主要用于呼吸道完全堵塞或严重堵塞的患者。

2、溺水患者:用于抢救溺水患者,以排除其呼吸道的液体。

操作方法:

1、成人:急救者首先位于患者身后,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环抱患者。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由于腹部下陷,迫使膈肌上升,挤压肺及支气管,从而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施压完毕后立即放松手臂,然后再重复操作,直到异物被排出。

2、婴儿:首先,施救者一只手固定住患儿头部,将其面部朝下,保持头低脚高,用另一只手掌根部连续叩击患儿肩胛骨连线中点处5次,然后,将患儿翻转成面部朝上,保持头低脚高,检查气道有无异物排出;如未发现异物,立即用中指和食指按压患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5次。反复交替操作上述两个步骤,直到异物排出。

3、自救:发生急性呼吸道异物阻塞时如果身边无人,患者也可以自己实施腹部冲击,手法相同,或将上腹部压向任何坚硬、突出的物体上,且反复实施。

4、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急救者可以先使患者为仰卧位,然后骑跨在患者大腿上,双手两掌重叠置于患者肚脐上方,用掌根向前、下方突然施压,反复进行。

如果患者已经发生心搏停止,此时应按照心肺复苏的常规步骤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直到医务人员到来。

特别提示:不管异物是否取出,都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不给患者喂食任何东西,尤其是希望用水将异物顺下去的做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