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审计局
标题: 沂源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沂源县村居审计办法》的通知
索引号: 11370323004223148C/2017-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17-05-09 发布机构: 沂源县审计局

沂源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沂源县村居审计办法》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7-05-09
  • 字号:
  • |
  • 打印

源办发〔2017〕36号

  

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沂源县村居审计办法》的通知

 

各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县委各部委办局,县政府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

《沂源县村居审计办法》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沂源县委办公室

                                                                                                                                         沂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5月5日

 

 

沂源县村居审计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村居经济管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山东省审计监督条例》和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3〕6号)、市政府《关于印发淄博市村居审计办法的通知》(淄政发〔2013〕46号)等相关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委、县政府授权县审计机关履行村(居)审计监督职能。县审计机关对取得财政资金的有关村(居)、有关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对有关村(居)“两委”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贯彻执行上级政策情况和履行自然资源资产责任情况,依照本办法规定进行审计监督。

县农业、财政部门和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实行村级事务五代管的,由县农业部门、财政部门对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的代理服务事项进行审计。

县审计机关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对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进行核查。

第三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开展审计,应与县审计机关协调,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避免重复审计;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协助审计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第四条  县审计机关进行村居审计,应当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报县政府批准、上级机关备案后实施。对县委、县政府交办的村居审计事项,审计机关可直接进行审计。

第二章  审计范围

第五条  县审计机关对村居下列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一)政策审计包括下列内容:

1.上级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2.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发放和使用情况;

3.惠农项目绩效情况;

4.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二)经济责任审计包括下列内容:

1.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各级政府的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

2.经济责任目标完成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3.重大经济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4.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

5.集体资产、债权债务的管理使用情况;

6.内部管理情况;

7.建设项目投资、使用和管理情况;

8.被审计对象遵守有关廉政规定情况;

9.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三)财务收支审计包括下列内容:

1.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

2.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3.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

4.债权债务情况;

5.承包合同的履行情况;

6.收益(利润)分配情况;

7.集体投资项目的管理、使用、效益情况;

8.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筹资筹劳情况;

9.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四)建设项目审计包括下列内容:

1.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

2.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

3.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4.有关政策措施执行和规划实施情况;

5.土地利用和征收补偿情况;

6.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情况;

7.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情况;

8.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五)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包括下列内容:

1.上级划拨或者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的管理、分配、使用情况;

2.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

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资金、养老保险资金的收缴、管理、使用情况;

4.粮食直补等资金补贴的发放情况;

5.本村五分之一以上的村民要求审计的其他事项;

6.其他需要进行的审计事项和审计调查事项。

(六)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包括下列内容:

1.自然资源资产分布、结构、数量、质量与权属等变化情况;

2.自然资源资产开发、租赁、拍卖等民主程序执行情况;

3.村(居)自然资源资产相关合同签订和执行情况;

4.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和保值增值情况;

5.自然资源资产项目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情况;

6.其他需要进行的审计事项。

第三章  审计重点

第六条  县审计机关要将村(居)事务运行、财务收支、债权债务、惠农政策资金落实、项目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两委”干部承诺事项和廉洁自律情况等内容纳入审计重点,着力规范“两委”干部履职行为。

第七条  加强对村(居)“两委”干部执行民主集中制、集体决策等情况的监督,促进领导干部作决策、办事情更加符合实际,维护群众利益。

第八条  重点审计精准扶贫、“三农”、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资金以及惠农惠民、新农村(社区)建设、土地征用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履行情况,重点查处在扶贫开发中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在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和惠农等领域贪污挪用和在自然资源资产有关事项中不履行责任等行为。

第四章  审计程序

第九条  审计机关在对镇、街道、村、社区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上级要求、群众反映及本地区情况,提出年度村居审计计划草案,报县政府批准并报上级审计机关备案后实施。

第十条  审计实施前,审计机关应制定审计工作方案,组成审计组。审计组要于实施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同时通知被审计单位限期完成自查工作,做好财产物资的清查盘点和债权债务的清理。

第十一条  审计组进点后,应召开被审计村(居)“两委”成员、村民代表等参加的进点会,讲明审计目的和内容,听取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自查情况汇报,了解被审计单位机构设置、人员、财务收支等基本情况。

第十二条  被审计单位及时、全面、如实地向审计组提供与审计相关的资料,如实写出工作总结。

第十三条  村(居)“两委”应向审计组提交下列材料:

1.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任期内财产清查,各年度财务收支的会计账册、报表、凭证及相关资料;

2.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任期内各年度的经济工作计划及执行结果资料;

3.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任期内作出重大经济决策的会议纪要、记录等相关资料;

4.村(居)“两委”内部机构设置、职责分工、人员状况及内控管理制度;

5.审计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十四条  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要求,写出自己负有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的财务收支事项的书面材料,内容包括:

1.本人职责范围,本人履行职责情况;

2.与本人工作相关的财务收支情况、任期经济工作活动目标、主要经济活动情况及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3.本人遵守财经法纪及廉政规定情况;

4.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十五条  被审计对象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作出书面承诺。

第五章  审计结果

第十六条  审计组结合审计有关情况向县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

第十七条  审计组撰写审计报告内容要完整,评价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第十八条  审计报告应首先征求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员的意见,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员应在收到审计报告后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无意见。

第十九条  县审计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审议并出具审计报告,对违反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的问题,由县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作出审计决定。

第二十条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或者提请本级人民政府裁决。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一条  审计报告应在审计结束一个月内送达被审计对象和所在镇、街道。审计结果由所在镇、街道及时向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村民代表、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反馈,接受村民监督。

第六章  审计整改

第二十二条  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审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执行审计决定,并将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以及审计报告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书面报告县审计机关。同时要将整改情况向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村民代表、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反馈,接受村民监督,并按照有关规定公开。

第二十三条  镇、街道应当建立审计整改机制。对村居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由镇、街道负责督促整改。村(居)“两委”具体负责审计整改。

第二十四条  县审计机关每年应将本年度村居审计工作情况向县政府报告,同时将工作报告报送市级审计机关。

第七章  审计处理及结果运用

第二十五条  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由各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和县审计机关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单位,依法依据作出处理。

第二十六条  审计结果作为村(居)“两委”干部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并纳入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内容,作为评价镇(街道)党(工)委落实抓基层党建直接责任的重要指标,与镇(街道)干部考核评价挂钩。

第二十七条  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要重视发挥村居审计在对村级主要负责人监督管理中的作用。要将审计结果,作为办理村(居)负责人免职、辞职等事项的参考依据;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要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或重用;对属于一般性问题的,要通报本人并给予批评教育;对问题较多但尚达不到党纪、政纪处分的,要予以诫勉;对不执行审计处理意见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不得评先树优。

第二十八条  县审计机关要建立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档案;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要把审计结果归入村级主要负责人管理档案,并把审计结果作为认定村级主要负责人工作实绩和经济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八章 组织领导

第二十九条  村居审计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要求高,县审计机关要加强管理、依法审计,强化指导、保证质量,实现审计目标,发挥审计效果。

第三十条  各镇(街道)、各村居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审计工作。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沂源县审计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7年5月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5月5日。

 

 

 

 

 

 

 

 

 

 

 

 

                                                                               中共沂源县委办公室                        20175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