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沂源县在全省基层法治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 ||
---|---|---|---|
索引号: | 11370323004223180P/2024-5455129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5-31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司法局 |
5月30日,全省基层法治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济南召开,我县就法治建设工作以《坚持品牌带动 强化法治赋能 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题作典型发言,是全省五个县(市)之一。
近年来,沂源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立足“四个坚持”,全力打造“四个品牌”,充分发挥品牌示范带动作用,以高质量法治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围绕中心
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
创新实施“一企一法务帮办”项目,21个帮办小组为42家小微企业提供法务帮办服务640余次,护航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事前预防指导、事中审慎监管、事后巩固提升”涉企合法合规经营指导机制,进一步强化柔性执法。今年,我县被省司法厅确定为行政执法领域涉企合法合规经营指导试点县。
推行“伴随式”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制度,对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进行全过程现场监督,率先开启“伴随式”执法监督新模式。
建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制度,设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5处、行政复议便企联系点3处,聘任20名企业负责人为社会监督员,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
坚持依法行政
全力打造法治政府建设品牌
在全省率先建立县镇村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贯通机制,获评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是山东省唯一获评的县级示范项目。
建立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机制,每年开展专题学习10次以上,实现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常态化、全覆盖。
开展法治政府建设跟进督察活动,印发《沂源县司法局重点工作跟进督察方案》,全面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目前完成全覆盖督察1次。
筹建全县行政争议化解中心,深化府院良性互动,推进行政争议多元化解。今年以来,常态化开展旁听法院庭审活动3次,办结行政复议案件32件、行政应诉案件9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
坚持法治为民
全力打造法治沂源建设品牌
作为全国唯一区县与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县委书记就“携手共促法治建设提质增效”主题在法治日报发表笔谈。签约以来,我县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97件,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万人受援比全市第一。
联合县法院推出全省首个AI数字化法律服务项目——“沂”问就答24小时“AI法律顾问”,开启了公共法律服务新篇章。目前累计服务300余小时,惠及群众1.5万余人次,经验做法被市委政法委工作简报刊发。
组建县级普法联盟,52个成员单位累计开展普法活动2600余场,涌现出一批“法传满坡”“齐悦普法”等优秀普法品牌,镇村法治文化阵地实现全覆盖。今年,社区矫正法治文化教育基地被评为“山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县司法局被评为“山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打造线上新媒体普法矩阵,制作推出全市首个县级普法广播节目——《沂源乡村普法广播》,累计播出13期;全市首创通过朋友圈广告方式推送法律知识,累计推送20万人次;《“智慧普法”搭建法治惠民新平台》案例获评2023年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图片图片
坚持依法治理
全力打造法治社会建设品牌
在全市率先开展社区矫正“队建制”改革,构建社区矫正“政社合力 智治协同”四维矩阵,打造全市首个“中心+基地+大队+中队”的一体化“智慧矫正中心”,形成了政府机构和社会力量为监管帮扶主体、线上管理和线下帮扶协同发力的监管体系。我县社区矫正管理局被评为“全省社区矫正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员名册制度,遴选108名调解员组建人才库,加强调解力量和质效;建立村周排查、镇街月排查、县季度排查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东里司法所推出“红嫂三步曲”巧解山区家庭矛盾工作法,获评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单位。
制定出台《沂源县律师事务所与律师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量化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考核管理和作用发挥,加强法律服务行业规范化建设。今年以来,全县律师为县委县政府提供法律服务60余次,参与领导接访陪访30余次;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1600余次;信源医学司法鉴定中心被评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