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严格规范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努力减少环境污染提案的答复(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委员第67号提案)
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67
建议人: 魏纪花、陈长海、王勤增、徐年明、吴建华、王飞、高丰明、韩纪强、蓝天
主办单位: 沂源县农业农村局
答复时间: 2024-09-19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关于严格规范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努力减少环境污染提案的答复(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委员第67号提案)

 

魏纪花、陈长海等9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严格规范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努力减少环境污染”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农业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的建议非常符合我县当前农业工作的实际,农用地膜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曾经掀起了农业生产的“白色革命”。我县自90年代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由于抗旱、增产效果明显,迅速在蔬菜、花生等作物种植上应用。近年来地膜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量也越来越大。生产上使用的地膜主要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材料制作,在土壤中难以分解,废弃地膜清理回收难度大,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居高不下,农户清理捡拾的废弃地膜大多堆积在田间地头,对农业生产、人居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

沂源山清水秀,生态优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加快地膜污染治理,促进我县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近年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

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农田地膜污染防治工作,自2016年开展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工作,成立了以生态农业和种植业管理科牵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信息科、农技中心配合的工作机制。印发了《沂源县农用地膜回收利用工作方案》、《沂源县废弃农膜回收处置办法(试行)》《沂源县农用薄膜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将地膜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农业农村局重点工作,确定一名分管局长负责,抓好协调,指导镇办开展地膜回收处置工作,将农业生产废弃物治理工作列入对镇办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内容,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开展检查、督导,推进工作落实,确保农业生产废弃物治理取得成效。

二、注重宣传引导,推进工作落实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印发《沂源县废弃农膜回收告知书》、《致全县农用地膜使用者一封信》,印制地膜污染防治系列挂图套件1000件,在各镇村发放张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通过宣传图片、明白纸、音频等形式,利用村级广播和宣传栏、微信、网络等工具,普及农膜科学使用技术、宣传地膜残留危害,加大村级农用薄膜回收利用宣传。依托农民培训工程进行了农膜回收政策、科学使用等专项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民参与回收积极性,切实提高农资经营者、使用者思想认识,积极参与回收处置。在全县营造农膜科学使用、加强农膜污染防治的工作氛围,提高农户地膜回收积极性,增强农户环保意识。

三、组织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助力人居环境整治

按照“谁使用,谁回收”的原则,利用春季整地播种期和秋季覆膜作物收获期等关键农时季节,指导组织农户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和回收清理专项行动,4月份,下发了《关于开展2024年春季地膜科学使用和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回收专项行动的通知》,发动各镇办开展废弃农膜专项清理行动,督促镇办探索依托废旧物资回收网点和全县垃圾回收系统回收农用薄膜。引导农户将清理回收的残膜及时放入瀚蓝公司设置的临时回收站点和农村生活垃圾回收点,并通过张贴公告、设置方向指引标识牌等方式,明确位置信息,便于清理、回收和科学处置。开展了沿河湖岸堤周边、支流沟渠周边农业生产废弃物专项清理,逐步清除田间地头、道路沟渠、村庄周边残留农膜。

四、强化技术服务支撑,促进地膜污染防治

一是推广农用地膜减量使用技术,开展地膜适宜性评价,逐步减少地膜覆盖面积,降低地膜覆盖依赖度,减少地膜用量。二是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2021—2023年,在大张庄镇开展了花生覆盖普通地膜、标准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与标准地膜相比产量略有下降,建议在进一步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进行推广,为全面推广降解地膜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开展地膜残留监测。2021—2023年,根据省市要求设立地膜监测点3处,秋季作物收获后,组织开展田间取样、检测,掌握农田地膜残留量,同步开展农户农膜使用情况调查,对全县农膜使用及清理回收情况进行评估。

五、构建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促进回收利用

制定了《沂源县废弃农膜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建设实施方案》,依托全县垃圾回收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为保障废弃农膜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长效运行,积极争取县财政资金支持,全链条抓好“回收—储运—处理”各个环节,最终实现“户(分类)清理—村(临时点收集)暂存—镇(固定点)集中—县处置”的废弃农膜回收机制。依托全县垃圾回收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与瀚蓝公司开展合作,采用“户交、村集、公司运”网络化无害处理模式,在全县行政村建立临时回收点400余个,,在镇办建立固定回收点11处,最终实现废弃农膜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全域覆盖目标。目前已与瀚蓝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完成采购程序,签订服务合同。

根据您的建议,今后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推广标准地膜和可降解生物地膜。配合执法部门监督检查,严禁使用厚度低于0.01毫米农用地膜。结合地膜科学使用,积极推广可降解生物地膜。

二是进一步完善废弃农膜回收体系。依托废弃农膜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建设试点,积极开展废弃农膜临时回收点与固定点建设,建立回收台帐,探索完善农膜回收利用系统。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县、镇、承保公司通过举办培训会、村村通广播等,承保公司通过宣传车、发放明白纸等,深入镇村、田间地头宣传引导废弃农膜回收,提高废弃农膜回收率。

四是继续开展专项清理行动。按照“谁使用、谁回收”的原则,在秋季开展农用薄膜专项清理,逐步清除田间地头、道路沟渠、村社周边残留农膜,减少环境污染。

 

 

                                                      沂源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9月19日

 

(联系单位:生态种植业科、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联系人:宋志奎、王志强;联系电话:7050850、3241728)

(可以公开)

抄  送: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提案室

关于严格规范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努力减少环境污染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