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农业农村局
标题: 沂源禽远:科技助力 数字赋能 禽远开启生态智慧养殖新篇章
索引号: 11370323MB286526XT/2024-5455284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6-24 发布机构: 沂源县农业农村局

沂源禽远:科技助力 数字赋能 禽远开启生态智慧养殖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4-06-24
  • 字号:
  • |
  • 打印

沂源县禽远生态规模养殖场占地18亩,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建设高标准蛋鸡养殖车间2座,采用了自动喂料、自动集蛋、自动清粪、自动控温控湿的全链路数字化养殖技术,实现了全程数字化管理,推动养殖效率提高养殖效率、资源优化利用、产品质量改善和生态环境提升。

 

图1  生产监控平台

一、数字化推动传统养殖业智慧化转型

利用信息化手段,创造有利于蛋鸡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减少了有害物质的侵蚀。发展蛋鸡全自动机械化养殖,有利于农业废弃物利用、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一是搭建大数据应用平台。养殖场建设集感知、分析、决策为一体的数字农业展示指挥中心,通过大屏展示,对蛋鸡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和监控,以提高养殖效率、动物健康状况和产品质量。接入了市农业农村智慧大脑综合服务平台,为政府监管提供有力支撑,为农业规范化管理提供可靠保障。二是建设基地数字农业大数据可视化智能控制中心,打造大数据监管驾驶舱,实现大数据应用分析和规模化数据监测,并对基地数字农业大数据应用平台,对数据进行汇总、储存、分析、显示,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实现精准化决策,精细化生产。通过物联网技术信息交互,促进融合发展,提高技术水平。通过展示、示范、培训,引导更多从业人员共同推动畜牧产品智慧化管理,畜牧产品标准化建立。三是一键式操作。支持PC、手机端等多平台操作,实现对基地各项基础信息的管理,包括基地单位、基地养殖管理、基地设备、基地产品出入库、基地农事操作、供应商及客户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加了农业的综合效益。

二、数字化引领传统养殖标准化转型

一是实现养殖环境精准监测。通过可视化展示,实时监控养殖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供水、气体、噪声,组合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器联动,对蛋鸡的生长情况实现实时跟踪、能够实时收集并记录EC值、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等信息数据,增加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远程查看蛋鸡长势。二是实现养殖过程全面追溯。平台融合硬件、数据、监控、养殖模型、溯源、产销对接等一站式应用,通过溯源系统,实现对整个蛋鸡养殖完整业务链的全程监控,消费者能够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来实现农产品的全程真实溯源。良好的品质和可视化的生产过程,为公司产品打开了销路,公司产品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05元的价格与销售企业签订包销合同,实现销路和效益同步改善。三是实现养殖管理精细调控。根据蛋鸡需求与设定值,随时、随地远程进行手动或自动处理,可扩展实现通风口、采光等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管理,为蛋鸡健康生长提供最适宜环境,推动蛋鸡健康生长和蛋品质量。数字化应用减少了人工应用,实现年节约人工成本20万元;标准化的温度、湿度、光照管理,减少了蛋鸡疾病、死亡率,产蛋量明显增加,年可实现增收70万元。

 

图2  物联网大数据平台

三、数字化推动传统养殖绿色化转型

一是实现禽粪自动收集。养殖场每天产湿鸡粪8立方米,年产湿粪3000立方米左右,通过安装自动清粪设施,采用传送带清粪方式,将粪污装入专用车辆转运至粪污无害化处理厂集中处理,避免粪污落地,减少污染,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二是实现禽粪科学处理。公司投资80万元安装大型粪污干湿分离设备,每天产生和收集的粪污干湿分离后采用阳光大棚和发酵菌相结合的方式发酵处理,可加工自产粪污也可收集其他养殖户的粪污进行处理,畜禽粪污用则利、弃则害,标准化粪污处理厂建成投产后可日处理粪污30立方米,满足专业合作社粪肥需求的同时解决了养殖户粪污处理的难题,消除了养殖环境污染。三是带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推广“畜禽粪便堆肥还田+果园生草+配方肥或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为重点,结合配方施肥,可供应周围700亩农用果园和本村农业合作社高标准果园施肥需求,能够逐步改良标准化果品产业园沙土地土壤结构,实现生态养殖实现废料零排放,有效地维护了环境的发展,保障生态平衡,提升社会生态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图3  蛋鸡数字化养殖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