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念好“新”字经 果业再振兴 | ||
---|---|---|---|
索引号: | 11370323MB286526XT/2022-5288846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2-09-26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农业农村局 |
金风送爽,瓜果飘香。记者跟随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农技专家组,来到沂源县历山街道黄家宅村的葡萄科研推广基地,查勘水果新品种试验种植情况。该村有300多年的葡萄种植经验,刚进入基地,农技专家们便拿起工具测量土壤、查看葡萄的长势情况。
记者看到,一串串果形各异的葡萄挂满了枝条,从北向南,不同品种的葡萄因成熟期不同,颜色也不同,深紫色、浅红色、绿色……葡萄粒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芒,晶莹剔透。
“这是我们试验的葡萄新品种,巨优现已经成熟,好处是极早熟、着色均匀、挂果时间能达20天左右,相对于市场上畅销的巨峰葡萄,口感好、不易脱粒、耐储藏、易运输。”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农技专家魏滨告诉记者,根据葡萄品种的特异性、抗逆性、颜色、口感、成熟期等,种植了7个品种的葡萄,采用单杆单臂的种植模式,通过品种试验,观察其生长结果表现、需肥水情况及抗逆表现,探索省力化修剪方法,减少人工成本,筛选出口感好、品质高、易管理、适合当地设施栽培的品种进行推广,推进品种多元化发展,解决果品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让百姓吃上安全、健康、品质优的水果。
淄博相天莲猕猴桃产业园作为我市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集成技术研究应用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基地,种植面积100亩。该园区实现了生态循环农业,采用一杆两蔓、宽行密植、起垄生草、塔型架、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等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尝试运用多芽少枝修剪、捏尖、病虫害绿色防治、增加授粉树等新技术管理,产量、品质、收益等明显提高。
“今年预计亩产量是5000斤,上面那块地使用生物菌肥和喷施水溶硅肥,今年亩产量能到6000斤左右。好品质,才能带来好收益,除了来园区采摘和线下销售,我们还利用各大电商平台,通过线上方式销往全国各地,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实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谐发展。”淄博相天莲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政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优质高效、绿色生态、彰显特色”的产业发展总方向,按照“区域化发展、规模化种植、集约化栽培、机械化管理、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果业产业,不断创新种植技术,引进新品种,引导农户在原有种植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壮大产业链,为农户开辟了一条产业致富的新路子。